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西华门舞狮

项目编号:省Ⅱ-Ⅲ-16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西华门舞狮


一、概述

  “庙前街铁匠巷踩跷子,西华门的狮子下崽子”这是20世纪20至30年代太原城内家喻户晓的一句民谣。从这首民谣中,我们可以得知西华门舞狮曾经是太原市内闹社火时的重要项目,并且深受太原民众的喜爱。旧时,西华门舞狮活动的主要发展与传承区域,即现在太原市杏花岭区一带。舞狮活动的举行一般是在每年闹社火的时候,西华门舞狮曾经是流行于太原地区的汉族民俗表演艺术,它属于北狮中的文狮一类。



二、历史沿革

  据考证,西华门舞狮这项汉族民俗活动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每逢节庆之日,舞狮班子就上街表演舞狮,总能获得群众的喝彩,就这样西华门舞狮逐渐被大家熟悉起来。上个世纪30年代末,西华门舞狮开始崭露头角。因此,西华门舞狮便是当时老百姓心中对美好生活憧憬的集中体现,老百姓期盼盛世太平,物阜年丰。在当年的舞狮表演中,艺人张壁是舞珠表演者,带领着狮子做着各种各样的表演,丰富了当时太原人民的精神生活。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华门舞狮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时光,每年春节、元宵节及太原市内的重要庆典活动,人们总是能看到它的身影。可惜的是,在上世纪60年代,随着“文革”的开始,西华门舞狮渐渐地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三、道具器材

  旧时,西华门舞狮道具都是创始人张璧自己制作的。制作狮子的程序,第一道工序是塑模,张璧从汾河岸边将胶泥背回自家的院子内,经过仔细观察院子内的石狮子,便照着石狮子的样子用泥巴捏出来个狮子头,然后晾干。第二道工序是裱壳,首先他先将废纸用水进行浸泡,然后打成纸浆,再加入一定量的矾水糨糊,这样做既可以增加纸浆的粘合性又可以防止虫蛀。然后,他将纸浆拍成约1~2厘米厚的纸饼,再将它们严丝合缝地贴在胶泥狮头模子上,拍打整形之后,待狮头的眼耳鼻嘴各部位大致成形之后,用刀将狮头的下巴部位切开后晒干。晒干后,便可以将纸泥狮头壳从模具上轻松地脱褪下来,再用铁丝再将狮头与下巴部位连为一体,以便狮子嘴能上下开合。第三道工序是彩绘,用彩漆给狮头的眉眼耳鼻等部位上色,待描绘完毕后,狮子头便制作完毕。接下来就是制作狮子衣服,张璧将染绿的麻丝织成皮衣,再用白布在中间部位缝制一道脊梁,这样舞狮道具就做好了。



四、基本内容

  西华门舞狮只有一头大狮子和一头小狮子,绿色的狮子皮显得文绉绉的,而舞动狮子的演员则是健壮而灵巧的壮汉。他们敢于从三张高桌叠加架起来的天台上纵身跳下,还能踩着宽约33厘米、长约3米的跷跷板上表演,而这个跷跷板则是用来为直径约1米的绣球滚动穿过的。因此,北狮雄健惊险、憨实质朴的共性在他们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西华门舞狮在开始的时候,一般先“跑场子”,随后进行“狮子抖毛”和“游走四方”的亮相表演。之后,还有翻上桌子的“狮子打滚”与板凳上的“狮子过桥”表演,登上天台的“狮子咬尾”与滚绣球的“狮子直立”等精彩技艺展示,更是让周围观众频频叫好。

  在抗日战争年代,张璧看到了舞狮表演者中的光棍汉比较多,为了满足当时人们的生活愿望,便创造出了“母狮下崽”这么一个独特而喜庆的节目。那时张壁的次子张吉祥不满十岁,因身体瘦小,动作灵活,便套上小狮子皮,扮演“小狮崽”。开演后,“小狮崽”通常先躲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大狮子被张璧引到后场,他自己则到前场表演扫堂腿和旋风脚,以吸引观众的视线。这时,张吉祥迅速钻到大狮子腹下,用双臂环抱住玩狮头者的腰间,其双腿被后面扮狮身者一手搂起来,张璧将其称之为钻腹。之后,他便领着“怀孕母狮”登场表演后面的压轴戏——“母狮下崽”。这只“怀孕母狮”装出产前的疼痛挣扎,身子颤抖前后曲腿俯卧于地,“小狮崽”最后从母狮两后腿间爬了出来,“小狮崽”便诞生了!母狮用嘴舔着“小狮崽”的毛,“小狮崽”踉踉跄跄地起身吸乳,母子之亲情被演绎地淋漓尽致,这便是西华门舞狮的看家绝活“母狮下崽”。



五、传承与发展

  张壁是西华门舞狮的第一代传人,他自幼酷爱民间传统艺术,不仅会打锣鼓、踩高跷,而且还会舞龙舞狮,自幼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张壁平时不仅勤奋好学,还爱琢磨,为西华门舞狮的创新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西华门舞狮的名声越来越大,张壁及其西华门狮子会的演员也越来越受欢迎。每到过年正月闹社火的时候,张壁和他的舞狮表演就会走街串巷进行拜年贺喜,不仅当地百姓喜欢,连一些商会字号和官方机构也都欢迎他们。西华门舞狮的第二代传人是张壁之子张吉祥,张吉祥从不满10岁起,就跟随其父张壁学习了舞狮表演。第三代传人是康保唐,特别喜欢舞狮,从42岁起拜张吉祥为师学习舞狮表演,是现今西华门舞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西华门舞狮的第四代传承人是山西长治人岳成云。2009年,张吉祥和康宝堂将舞狮技艺传授给了岳云成。出于对舞狮表演的热爱,岳成云平时注意观察各处的舞狮表演,并虚心请教,久而久之,便对各地舞狮表演都有了一定的研究。他认为,舞狮表演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对舞狮演员的身体素质(包括力气、体重和身体灵活度)有一定的要求,更需要有一定的悟性和团队精神。2008年,岳成云与几个朋友成立了自己的企业——“华夏醒狮团”,经过几年打拼,现在已是小有名气,在太原市的小窑头建立了省级非遗西华门舞狮传习基地。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西华门舞狮的发展会越来越好。2009年,西华门舞狮被正式批准列为第二批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章图片由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传承人岳成云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