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沧县狮舞

项目编号:国Ⅰ扩-Ⅲ-5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沧县狮舞


一、概述

  沧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北接京津,古运河贯穿沧县境内,地理位置优越。此外,沧县还是历史文化深厚的全国“武术之乡”,沧县狮舞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种传统舞狮技艺,沧县狮舞于2008年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沧县狮舞发展至今已经拥有500多年的传承历史,沧县狮舞主要是以同乐会的社团形式存在,早期多在庙会和春节花会期间组织活动。沧县狮舞可分为“文狮”和“武狮”两类,在早期,沧县狮舞被称为狮戏,并且是以“文狮”为主,无论“文狮”还是“武狮”,沧县狮舞的引狮人和舞狮人均需具有深厚的武术功底。




二、历史沿革

  中国的传统狮舞历史悠久,早在汉代便已流行,在《汉书·礼乐志》中便已对狮舞有了较为详尽的记录。据沧县志及有关资料的记载,沧县的狮舞在明朝时期便已广泛流行,沧县狮舞以民间花会的形式存在,在民间多为自发组织,完全是老百姓自娱自乐一种文化活动,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参加狮舞活动的民众根据各人的喜好不同或习鼓乐、或学舞狮。其中,参加狮舞活动的民众多为当地的习武者。由于沧县狮舞传承的自发性较强,在近百年的传承中并没有形成固定的传承谱系,有据可考的舞狮队仅有兴济和北张两支。

  沧县狮舞传承至20世纪40年代,经过艺人的创新改进而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当时,“狮子爬杆”等狮舞绝技曾轰动一时,之后沧县狮舞在20世纪50年代时,又因在天津金钢桥倒挂桥梁的狮子戏水动作而声震津门。沧县狮舞传承至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达到了最为辉煌的时期。当时在沧县各乡、镇、村中都有着舞狮活动的身影,与此同时,沧县舞狮的多名艺人也到全国多地进行了舞狮教演。但由于在80年代末受到实行农村责任制的影响,沧县各村的舞狮活动开始逐渐减少。时至今日,沧县现存的几支舞狮队多由北张传承而来,其中黄铺乡北张、纸房头乡南小营、刘吉等几支狮队便是其中的代表。近年来,由于国家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当地政府积极地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沧县狮舞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民间又有了赵码头、海码头、刘码头等狮队,沧县民众狮舞活动又相继活跃起来。




三、道具器材

  沧县狮舞的狮队通常是由引狮人、2-3头大狮、1-2头小狮以及鼓乐队组成。大狮需由两人舞动,其中一人手持狮头,另一人弓腰紧抓前者的腰部,将狮身麻披缚搭在背上,舞狮人的双腿则以短绒麻捆绑装饰扮成狮腿。小狮则只需要一人舞动,小狮的舞狮人头顶狮头,身披狮皮毛,手足均着地。引狮人为一般戏曲中的武生打扮,头戴英雄巾或红包头,身着彩衣裤。

  传统的沧县狮头是用纸浆粘制而成。制作过程中首先以泥做胎,随后再用糊纸浆粘制作成型,待晾干后,最后再染上不同的颜料即可。狮头的内部是用木架支撑,便于舞狮人两手操动,狮头外部一般配有串铃及彩绸。与传统狮头相比,现代的沧县狮头则多用塑钢制成以增强狮头的强度。

  传统的沧县狮舞所使用的狮皮是用青麻制成的。首先需要把青麻搓成细绳,然后分别染成红绿黄三色,再以绳线贯穿其中,最后固定于黄披布上即可。在狮背上通常会配有绒球装饰,狮尾则用青麻扎制成上翘的样式。现如今的狮皮多用更为逼真的人造毛或牛毛制作。

  沧县狮舞中所使用的传统绣球是通过竹编与扎架而成型,再用布艺进行装饰制成的。现代的狮舞绣球则是用布艺制作,共有12个绣花瓣,每个绣花瓣上分别缀有小铜玲。与此同时,在沧县狮舞的表演中所使用的道具还有高凳、八仙桌、旗杆等。其中高凳一般高2米,长1.5米,宽1米;八仙桌通常长0.9米,宽0.9米,高0.9米;旗杆高约4米。鼓乐队所使用的民间传统乐器有大鼓、大镲、小镲、小镗锣等。其中,大鼓是整个鼓乐队表演的核心,击鼓分快、中、慢三种节奏,其余的器乐则以大鼓的节奏为依托。其中,大镲雄壮而有力,用于激发狮子威武、凶猛的个性;小镲主要以引逗为主;小镗锣则用于配合狮尾扭摆的动作。大鼓的敲击方式按狮舞出场、表演、结束三个部分,可分为剪子鼓、四平斗、闷鼓等。




四、基本内容

  组织一场沧县狮舞的表演活动,通常需要舞狮人、引狮人和鼓乐队员的紧密配合。狮子在场中需要默契的配合引狮人的哨声、手式以及绣球的动作,舞狮人在平时训练时便要与引狮人相互心领神会,精心配合。

  在沧县狮舞中,“文狮”以引逗为主,其中鼓、镲、锣互相配合,并以大鼓为中心,鼓点有动有静、有紧有慢。引狮人可根据鼓点的变化而引逗狮子,狮子随着鼓点节奏的快慢变化可做出跳跃、争球、啃球、叼球、挠痒痒、打吹欠、咬架、滚绣球等动作。“文狮”以模仿猫科类动物的戏耍动作为主,表演时的狮子动作根据鼓乐的轻重快慢而变化,舞狮人要在引狮人的引逗下做出各种生动形象的动作。狮子在见到绣球时要表现出既想吃又不敢吃,不敢吃又想吃的谨慎神态。当狮子抢到球时,要做出用脚踩球、踢球、狮身转动等一系列保护绣球,防止绣球被其它狮子抢去护球动作。没抢到绣球的狮子,则要表现出急切、躁动的神态,有的狮子可做出忽蹲、忽站、忽进、忽退的焦急动作,也有的狮子做出滑稽示好的耍赖、啃痒的亲昵动作。在整个争抢绣球的过程中,引狮人需要灵活地引导狮子争抢绣球,引狮人的各种动作均应根据鼓点的不同而变化,鼓点的变化实际上也是在引逗引狮人,让引狮人能够更加投入其中,引领狮子做出更加精彩的表演。

  “武狮”最初是由“文狮”演化而来,因为黄铺一带历来多有习武之风,故当地杂技团颇多。“文狮”在长期的发展中受此影响不知不觉地融合了武术、杂技中的表演动作。在“武狮”表演中,除了已有的“文狮”的动作之外,“武狮”的表演动作增加了叠立、走钢丝、上高凳、爬杆、高台翻滚、水中望月、荷花怒放等融合了武术、杂技动作的表演套路。同时,“武狮”的鼓乐也变得更为热烈欢快,整个演奏以快节奏见长,鼓催狮动,狮随鼓动,时而让人惊心动魄,时而让人欢呼喝彩。沧县狮舞中无论是“文狮”表演还是“武狮”表演,对于引狮人和舞狮人的要求都很高,引狮人和舞狮人必须都是具有一定武术功底的习武者。沧县狮舞的传统狮头通常重约70—80斤,狮皮也重约20—30斤,要舞动如此重量的狮头非具有超常的大力气不可,所以对舞狮人的基本素质要求较高。




五、传承与发展

  沧县狮舞以民间花会的形式传承至今,因其表演多为自发性参与结社,故参与者多为当地民众。当地狮舞社团根据参与者的兴趣喜好不同,安排个人或习鼓乐、或学舞狮,因此很少有正式的传承谱系。由于缺乏传承谱系的历史记载,目前有据可考的沧县狮舞队仅有兴济和北张两支。

  兴济太师老会狮舞具有5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鼓乐将和舞狮人己无详细记载。有据可考的打鼓将有崔金德(1877-1962年)、姜祥平(1890-1973年)、訾正言(1908-1978年)、邱德明(1916-1985年)。现存打鼓将有李忠才(65岁)、刘金声(58岁)、孙家顺(60岁)等。舞狮人有崔凤林(1855-1950年)、代文泉(1870-1962年)、张美祥(1892-1970年)等。现存的舞狮人有陈金祥(70岁)、尤四通(64岁)、张小岭(58岁)等。据当地老艺人口述,太师老会和风云老会曾在清朝时进京演出。

  北张狮舞也是传承悠久的沧县狮舞队伍之一。北张狮舞队最早进行“文狮”表演,在淸朝道光年间,杂技艺人张广管(生卒不详)率先将杂技、武术动作融合于舞狮之中形成了“武狮”的动作体系。张广管之后,北张狮舞的表演技艺传于张植岭(生卒不详),张植岭之后又传于张西安(生卒不详),再传于张培林(1856-1950年)、张致魁(1867-1969年)、张熙山(1886-1975年)、张巨发(68岁)、张培峰(65岁)、张凤祥(55岁)等数代传人。

  同时,除兴济和北张两支历史悠久的舞狮队伍之外,目前仍然较为活跃的沧县舞狮队还有黄铺乡的刘吉舞狮队。刘吉舞狮队是近十几年兴起的新舞狮队,在队长尹少山的带领下,狮队开展商业化运作,发展迅速,并积极组织并参加各类比赛和大型演出活动,获得了诸多的荣誉。

  近年来,由于沧县政府、文体旅游局、文化馆联合保护与抢救,为沧县舞狮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对沧县狮舞的振兴、传承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沧县文化馆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