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周至牛斗虎

项目编号:省Ⅰ-Ⅲ-2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周至牛斗虎


一、概述

  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位于关中西部的秦岭渭水之间,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县。周至县楼观镇八家庄村,位于道教圣地楼观台脚下,依山傍水,气候湿润,土地肥沃,主要盛产小麦、玉米、猕猴桃、李子、杏、桃、梨。八家庄交通方便,信息灵快,民众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水平较高。周至民间舞蹈牛斗虎起源于八家庄,现已成为当地社火中的精品节目,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牛斗虎舞蹈由5人组成,其中一人演牧童,牛头、虎头、牛尾、虎尾各一人。牛斗虎舞蹈语汇非常丰富,也很讲究。该舞蹈虽然表现的是动物之间的争斗,抒发的却是劳动人民托物言志、借物寄情的思想情怀,表达的是邪不压正、弱不惧强、勇于拼搏的人文内涵。该舞蹈以小见大,语汇明确、层次清晰、内涵丰富,是集民间舞蹈、武术、民间美术工艺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活动。



二、历史沿革

  民间舞蹈《牛斗虎》是周至县楼观镇八家庄村的传统保留节目,源远流长,早年庄东什字的井庙内的木匾上就记载有“乾隆年间八家庄耍牛斗虎”的字样。相传,当地有位叫杜困的画匠,一天进山打柴,在田峪沟一个叫白龙洞的山坡发现一只双眼圆睁的花豹,正弓背弯腰向山下张望,又惊见山下有一牧童正在放牛,不等杜困呼喊出口,花豹便向牧童扑去。顷刻之间,牧童旁边正在吃草的牛后脚一蹬,顺势而下,把凶猛的豹子顶了个跟头。翻倒至坡下的花豹勃然大怒,便与不示弱的牛斗了起来。经过几个回合,牛的眼睛都斗红了,越斗越猛,花豹见匹敌不过,只得落荒逃跑。因杜困是画匠,想象丰富,便根据这一素材和庄里的一众民间艺人创编了舞蹈《牛斗虎》,并把花豹改成了老虎。



三、道具器材

  老虎和牛的道具制作材料有竹子、麻纸、油布等,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乐器有鼓、锣、钹等。



四、基本内容

  八家庄的“牛斗虎”发展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牛斗虎舞蹈经过历史的沿革和演变,在承传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其它艺术形式的精华,不断丰富和完善,并保留了其粗犷、彪悍、勇猛、敏捷和智慧的基本特征。现在的牛斗虎舞蹈由5人组成,其中4人分别扮牛头虎头,牛尾虎尾,1人扮牧童。牛斗虎的舞蹈语汇很丰富也很讲究,虎势有四大势八小势,二十四个平阳势。四大势有“趔虎势、搜山势、望山势、捕食势”。八小势有“立、卧、坐、缩、滚、上山、下山、跳涧”。二十四个平阳势贯穿于每个动作之中,还有“猫儿轮神,怀中抱日,金鸡独立”等。牛势有“犀牛望月,趔叉挖耳”等动作。舞时,紧张激烈,虎有虎势,牛有牛劲,互不相让,各逞威风,最后牛取得了胜利。

  “牛斗虎”演出多在夜间的室外场地,灯笼环绕四周,气氛冷清森肃,加上音乐以打击乐为主,锣鼓敲击,激越昂扬,配以松香之烟火开场。猛虎下山其势如迅雷不及掩耳,张扬拔扈,顿时把观众的情绪带入一个紧张严峻的氛围之中。牛虎争斗,动作优美,刚柔并济,情节逼真,情感细腻,栩栩如生,扣人心弦,使原始朴素的民间艺术得到了较高的舞台升华,具有浓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传承与发展

  赵明,男,1940年生,小学文化,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从事《牛斗虎》舞蹈表演已有40多年,主要扮演老虎头,同时参与打击乐伴奏。此外,还是“老虎”和“牛”道具的主要制作者。他从小随祖父学习表演和道具制作工艺,曾参加宝鸡地区民间文艺汇演、西安焰火节和古文化艺术节的演出活动,多次参加楼观台祭拜老子庆典活动及市、县各种演出活动。他制作的“老虎”和“牛”外形鲜活逼真,栩栩如生。

  2003年,周至县县文化馆聘请专家对《牛斗虎》舞蹈进行了加工、编排。2004年,周至县县政府拨款、县文化馆向社会筹集资金用于普查、加工《牛斗虎》项目。2004年7月,周至县文化体育局召开“挖掘保护周至县民间艺术工作会议”并下发文件,把“牛斗虎”作为周至县民间文化保护重点项目。成立了“周至县民间艺术表演团”,并将《牛斗虎》作为重点节目向外推介,为《牛斗虎》创造了较多的展示平台。从2003年开始,周至县政府每年拨付经费用于“牛斗虎”传承与保护。同时,还拨出一定经费,用于《牛斗虎》老艺人的生活补助。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