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琼中咚铃伽

项目编号:省Ⅲ-2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琼中咚铃伽


一、概述

   咚铃伽是流传于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一项黎族传统舞蹈。舞蹈的主要内容是两名分别使用钱铃和双刀的舞者在木臼簸箕之上,按照一定招数套路,踩着配乐节奏进行惊险激烈对打,谁将对方逼出簸箕外,便是赢家。

   据资料考证,咚铃伽起源于古代黎族特有的生产组织形式“合亩制”,盛行于清末民初。主要流行于海南省琼中县吊罗、上安、长征一带,是海南省“三月三”活动中最受欢迎的舞蹈表演之一。



二、历史沿革

   在黎族的传说中,两个优秀的黎族青年同时爱上了一位秀美的黎族女孩,面对两个优秀的男子,姑娘一时难以抉择,于是她便决定通过在簸箕上比武的方式来选定自己最终的意中人。此后,在簸箕上比武招亲便成为了当地姑娘选择意中人的方式,最后逐渐演变成了“咚铃伽”这一黎族的传统舞蹈。舞蹈在展现黎族青年勇猛、强悍的性格特点的同时,体现了黎族女子对于英雄的爱慕与认同,也反映了自古以来黎族人的自由婚姻价值观念。

   咚铃伽作为黎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之一,经过黎族先民的不断改进而完善。人们可以在其古老、奇特、惊险的表演方式中感受到黎族最传统的、最贴近生活的传统文化。咚铃伽传承至今,不仅丰富了黎族的传统体育活动内容,同时也充实了黎族的传统民俗活动内容,给世人展示了黎族人生活的原生态场景。



三、道具器材

   咚铃伽的主要表演道具有咚、铃、咖和传统配奏乐器。其中“咚”是一个1米见方的簸箕,安置在一个直径约0.6米左右的木臼上(现已改为八脚圆桌)进行表演。“铃”是表演中使用的钱铃棍,“咖”则是表演中使用的双刀。

   八脚圆桌,顾名思义是由八个桌脚所支撑的圆桌。其八脚均为铁制(为了保持足够的强度支撑两位表演者的体重),并用红布包裹桌脚。桌面则是由圆木板制成,其中圆木板的直径约为1.5米,圆桌距离地面的高度约有60厘米。

   钱铃棍是选取当地的竹子为制作材料。首先需要截取适当长度的竹子,并在竹子的两端各挖两个孔洞,每个孔洞均用铁丝系2组铜钱,每组各2个铜钱,两端共有8个铜钱,最后再将棍的两端系上红绸即可,其长度约为1.2米。

   双刀的材料为木质,长约30cm,刀柄为黑色,刀柄尾端系有红绸。

   舞蹈伴奏乐器,制作材料主要是当地的金榕木,长度约为1.6米,金榕木的木质较为坚硬,击打时所发出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表演时在两边各固定三只交叉竹竿,并横架一根竹竿,两根金榕木则一上一下的悬挂在竹竿之上,伴奏者使用两根简易的木棍击打即可。



四、基本内容

   咚铃伽的舞蹈表演形式主要是使用钱铃棍与双刀的两位舞者之间的精彩切磋。在表演过程中,两位舞者在八角圆桌上,按照传统的对打套路见招拆招,直到将其一方逼出圆桌即为表演结束。

   咚铃伽的舞蹈表演蕴含着古老、惊险、独绝的特征,表演伴随着乐器的敲击节奏而进行击腿、攻头、撞脚板等一系列对打套路动作,表演中舞者需踏稳脚步、拿好力度、同时注意使用眼力,舞步的力度也要强劲有力。在咚铃伽的表演中,伴奏乐器的击打节奏与节拍从古代延续至今未有改变。



五、传承与发展

   2005年,海南省琼中县开始了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普查队走访了了当地个乡镇10个自然村,最后在上安乡的什况村找到了王忠信、王兴真两位70多岁的咚铃伽传承艺人。同年,“咚铃伽”于2005年入选了第一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琼中县对咚铃伽舞蹈进行了整理与改编,并在同年海南省《东南西北中广场文艺汇演》中获得二等奖。

   2012年,王取平与王大从被评为“咚铃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目前他们已经有8个学生在学习咚铃伽技艺,其中最小学生的7岁,最大的11岁。同时,他们也到学校里积极地传授咚铃伽舞蹈技艺,为咚铃伽的传承与保护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化馆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