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霸王鞭”是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的民间传统民俗项目之一,俗称“浑声响”,表演形式独特,乡土气息浓郁。定边“霸王鞭”有双人表演和群场表演。表演时,配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唢呐鼓乐,加之舞者手中的“鞭”,磕打时有节奏的声响,舞态优美,情绪高昂,场面极其壮观。近年来,定边“霸王鞭”是当地民间各种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表演项目,逢节庆假日各种吉庆活动,都能看到“霸王鞭”的表演,受到当地民众的欢迎。
霸王鞭历史悠久,在清代许多文献中都有记述,如毛奇龄的《西河词话》记载:“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名连厢词者,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笙、笛各一人,列坐唱词,……此人至今谓之连厢,亦曰打连厢。”康熙年间李振声的《百戏竹枝词》记载:“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这些说的就是霸王鞭。
此外,关于霸王鞭的起源来历,民间众说纷纭,大抵可分为3类。第一种说法是“霸王鞭”源于姜子牙的“护身霸”,主要用于驱邪降恶。民众用霸王鞭舞来祭奠姜子牙神威,铲除人间妖魔,寄求于国泰民安。第二种说法是“霸王鞭”产生于当地民众中,原属乞丐讨饭的“打狗棍”,后来讨饭者在木棍上镶上“铜钱”,在讨要时打出有节奏的声响,再说上几句“顺口溜”或唱几段“吉利歌”讨主人的欢喜,己达到讨食目的。在此基础上,后来演变为传统民俗歌舞的形式。第二种说法是“霸王鞭”是由山西和陕西神府一带的跑场二人台《对花》发展演变而来的。事实上,目前关于霸王鞭的起源仍限于民间传说,“霸王鞭”究竟何时形成,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考证。
据第三代传人李雪峰(男,1949年生)回忆,小时他爷爷李运(1880年生)就会耍“霸王鞭”,逢年过节,村子里闹“社火”,都有“霸王鞭”表演,此种形式表演一直流传至今,从未间断过。目前,定边“霸王鞭”已成为当地民间文化生活中重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
道具:分为两种:一种是单鞭,一般用竹或木制成,长约80厘米,分5节眼,每节挂三五枚铜钱或铁环。另一种是双鞭,一般用竹或木制成,长约50厘米,分6节眼,每节挂三五枚铜钱或铁环,鞭身画有十厘米红、黄对称的“螺丝”状花纹。
服饰:通常为传统服饰。男子头扎红布缠的圆圈帽,身着古装,腰扎“绣花云子”的武士“腰箍”,脚穿薄底鞋。女子头扎彩绸带,头带上方镶一小圆镜,扎长辫,身穿彩衣,脚穿彩鞋,手拿彩扇。
乐器:鼓、镲、锣、钹、唢呐等
“霸王鞭”是定边地方民俗文化的精华,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舞蹈。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演变,“霸王鞭”在表演的内容和形式上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它已由最初的娱神祭祀向娱人表演的功能转变,从依附于各种民族的生产劳动、岁时节令、婚丧嫁娶、信仰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大众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并以其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的表演内容和朴实欢快的地方特色成为人们强健体魄、自娱自乐、美化生活的活动方式。
定边“霸王鞭”舞在表演内容上多为“男女双人表演”和“群场舞”形式出现。双人表演时,两人相对而立,对称击打,击打中变换位置,做出一连串的跌、翻、滚、打技巧。男女表演则为男子执鞭击打、女子执彩扇对舞,舞时伴有男女抛眉逗乐,洋相百出,深受群众欢迎。群场舞表演时男女对半,舞时动作整齐,变换多种场景,在激昂的鼓乐声中,威武雄壮,场面极其壮观。
“霸王鞭”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下,参加了多次大型演出。在两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上,“霸王鞭”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并参加了2010年榆林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观众对威武壮观的“霸王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定边专门成立了舞蹈艺术团体,当地文化馆曾先后多次给其配置了服装、道具、乐器等。
近年来,由于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影响,“霸王鞭”表演活动日渐衰落,虽然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是一件光荣的历史任务,但也是一项投入大、回报小的传统民俗项目,加之各种现代娱乐游戏项目的冲击,造成目前年轻人从事此项活动的很少,使“霸王鞭”传承呈现青黄不接,濒临断代的状况,从而严重影响了“霸王鞭”传承与发展。
定边霸王鞭的传承谱系简表:
第一代:李运,男(1880—1962),从艺50年,堆子梁西关村人。
第二代:李芳春,男(1925—2008),从艺50年,堆子梁西关村人。李秀春,男(1927—2009),从艺50年,堆子梁西关村人。李成义,男,生于1936年,从艺 45年,安边安寺村人。
第三代:冯志雄,男,(1939—),从艺50年,堆子梁西关村人。李雪峰,男,(1949—),从艺45年,堆子梁西关村人。付永水,男,(1957—),从艺31年,安边镇人。
第四代:冯志斌,男,(1957—),从艺36年,堆子梁西关村人。冯福宏,男,(1970—),从艺32年,安边镇人。冯建忠,男,(1963—),从艺30年,堆子梁西关村人。
本章图片与资料均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