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西藏拉萨当雄草原的“当吉仁”赛马会是一项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在藏语里“当”是指当雄,“吉仁”是指祈愿法会,“当吉仁”是当雄的祈愿法会。 “当吉仁”赛马会是当雄牧民世代相传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2008年,“当吉仁”赛马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雄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时,也成为拉萨市传统节日雪顿节的重要品牌。同时在赛马会期间,也是各地商人前来进行各类农牧特产的物资交流盛会。
如今的“当吉仁”赛马会与时俱进,散发着新的活力,已发展成为集体育竞技、文艺、贸易、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盛会。这对继承和发扬当雄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以及开发旅游产业、丰富文化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白朗斗牛节最早出现于吐蕃松赞干布时期,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最开始为一种“数羊头”活动,即为牧人之间的劳动成果展示活动。“者下斗牛节”在历史上原称为“果孜”,它的藏语意思就“数羊头”。
“数羊头”活动开始,参赛牧民将自家的羊群赶进传统的羊圈里,向大伙儿展示他家如何养出一群又肥又大的好羊。当羊群进入羊圈后,主人身着节日盛装的牧人,身背着装有羊腿、糌粑、盐、茶等食物的皮口袋,在人们呼喊着“曲谐”的吉祥祝词中,一边向空中抛洒着糌粑,一边以极富文学色彩的语言夸奖自己的羊群。
随着时间的推移,“数羊头”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慢慢形成了今天以赛牦牛为主的民族传统体育节日一斗牛节。
说到“当吉仁”赛马会不得不提的是它独树一帜的会徽标志。(图19)当雄县“当吉仁”赛马会“会徽”是由2011年丹增曲培设计并首次使用。徽标主题突出,设计优雅,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会徽由三种颜色组成,即;蓝、绿、淡黄色。其中,蓝色象征蔚蓝的天空;绿色象征着绿油油的草原;淡黄色象征着精于马术的英雄格萨尔王,
会徽当中马的上身部分和“当吉仁”的英文字母(D、J、R)组合形成出来的一匹奔驰的骏马,同时图案中骏马的下半身所含三个英文字母组成藏语“马”字,表示预祝赛马节马到成功,朝气蓬勃的骏马以飞快的脚步奔向终点,体现敢于挑战的勇气。
“当吉仁”赛马会以赛马为主,重要的道具是马匹。每年参加赛马比赛选手与赛马约有300余人和300匹马。不同项目使用的数量也不尽相同,长跑马100匹、短跑马21匹、走马43匹、马术表演39匹,余下约100匹是其他赛马项目所使用马匹数量。
当吉仁赛马会是一项群众性活动,参与人数多,比赛项目众多,比如锅庄舞表演就有160人,8个乡(镇)各选派20名表演人员(男女各10名),人们身着当雄民族服饰或传统藏服进行舞蹈表演。拔河144人,8个乡(镇)各组织18名运动员(男10名、 女8名),使用一根长约4米的麻绳进行角力。藏式举重16人,又称“抱石头”,8个乡(镇)各选派2名运动员,共计16人,参赛者抱起约100至150公斤石头。赛牦牛比赛8个乡(镇)各选派2头以上牦牛,共计18名骑手和18头牦牛,两两分组进行比赛。而服饰表演则是80人(男女各一半),身着各式各样美丽的藏服或当雄的传统民族服饰,进行表演走秀。
“当吉仁”赛马会在每年藏历七月举行。该盛会主要举行三天,旧时将延续一个月,现今改为七天。“当吉仁”赛马会没有一个整体表演,只有分项表演。比如马术表演、文艺表演、篝火表演等。主要内容是赛马,而赛马会期间赛马比赛项目主要有(1)马长跑:10000米、(2)马中跑:5000米、(3)马短跑:3000米、(4)走马:5000米、(5)马术表演、(6)跑马射箭、(7)马上捡哈达。
21世纪开始,“当吉仁”赛马会还增加了独特的藏北锅庄、赛牦牛、拔河、抱石头、传统服饰表演、田径比赛、拉歌会等多种丰富的民间文体活动。使“当吉仁”赛马会既传承着历史,又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锅庄舞表演舞蹈:一般为男女各排成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并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为“龙摆尾”图案。
拔河:藏式拔河又称“押加”,即双方各执绳一端进行角力。先选出一块平地,并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作为河界,中央又划一条中界,准备一条长约4米的麻绳并用布带两端打结。比赛由两人进行,双方各自把绳子套在脖子上,两人相背,将赛绳经过腹胸部从裆下穿过,然后趴下,双手着地,赛绳拉直,绳子中间系一红布为标志,垂直于中界。听到比赛开始的口令后,两人用力互拉前爬(爬拉动作模拟大象)。用腿腰肩颈的力量拖动布带奋力向前爬,以将红布标志拉过河界者为胜。
藏式举重:分为 “朵加”与“角乎”两类形式。藏语“朵加”意即抱石头,“角乎”意指举皮袋。参加者用双手先将石头抱至胸前,然后将石头从腋下移放背上,能背石头绕规定范围走一圈而石头不落下者为胜。亦有将石抱起后向前或从肩部向后抛者,以投掷出的距离远近决定胜负。
赛牦牛:牦牛两两分组,参加500米长跑比赛,先到达终点者获胜。
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当吉仁”赛马会实际上也是一次盛大的物资交流会,来自各地区的商人在一周的时间里搭起许多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帐篷,一方面体验着牧区的生活,另一方面进行农畜产品的交换。帐篷星罗棋布,商品琳琅满目,交易的货品主要是生产工具、家具、日常生活用品等各种独具特色的产品。
“当吉仁”赛马会作为一个群体性较强的活动,它没有指定的代表性传承人,属于群众传承,传承对象为全县8各乡镇村民,传承热情很高,也很积极,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政府为它设立了专项保护经费,成立“当吉仁”赛马会文体组,专门负责“当吉仁”赛马会各项文化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每年8月都由当雄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新建赛马场并举办赛马活动。
由于政府的重视和群众的热情支持,“当吉仁”赛马会保护和传承工作一直在有序进行中,从未间断过。2007年,“当吉仁”赛马会成为了拉萨市传统节日雪顿节的重要品牌。2008年,“当吉仁”赛马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当雄县人民政府投入2536.73万元,建设当雄“当吉仁”新赛马会场。2011年,国家投入80万保护经费,用于“当吉仁”赛马会展示宣传与传承工作。此外,为鼓励村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文体活动的各项奖金也在逐年增加。每年文体活动比赛奖金达到16.6530元,其中比赛最高奖金达10000元,体现了政府对“当吉仁”赛马会保护和传承工作的重视。
但和许多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当前“当吉仁”赛马会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例如随着汽车、摩托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普遍使用,骑马的人越来越少,甚至有些地方基本看不到骑马人。由于马匹使用率下降了,意味着人们对马的接触机会也就减少了,对于骑手来说,则会影响到他的马术成绩。因此,如何加强养马驯马、如何提高马匹在当雄人民生活中的使用率、如何加强传统赛马培训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值得大家关心与考虑的问题。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其余图片由自治区非遗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