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炭导引养生功,来源于中国道家龙门派内丹功法,由于武火修炼时需燃烧银炭而得名。银炭导引养生功入手简单,功法实用,有着极高的养生作用和技击功效。养生方面,通过静功的修炼,可以通八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技击方面,经常操练此功,可练成金钟罩、铁布衫功夫。
银炭导引养生功在天津传承已有百余年历史,传承四代。清朝光绪年间,天津的黄七爷得道家龙门派内功真传,并结合家传武功,发展出了二十一口气和十六个功架,初步确立了银炭导引养生功的完整体系。民国时期,黄七爷将此功法传给黄万金。
第二代传承人黄万金生于1918年,1992年无疾而终。黄万金不仅医术精湛,而且是位出类拔萃的武林高手。银炭导引养生功除了有御敌技击之效用,还能治疗怪病,强身健体。黄万金对此功法造诣极深,曾以此功法为天津人民治病健身,有“一代侠医”之美誉。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黄万金单传该功法于葛书贤。葛书贤传徒王驰、邓增波。
火盆、银炭(山崖上生出的一种硬杂木烧制)。银炭导引养生功在修炼时分为文火修炼和武火修炼。文火是指在不烧银炭的情况下在室内外练习功法,文火吸入的是空气,从春分到秋分节气练文火。从秋分到春分练武火。武火是指练功前在室内先烧一炉银炭,在炉旁练功。其中银炭是由山崖上生出的一种硬杂木烧制而成,俗称“银炭”。银炭与黑炭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燃烧时没有烟尘。当把银炭放入炉中,燃烧至炉火纯青时,此时练功,增阳气、壮骨髓,吸入的是一种纯养之气,空气与炭气乃是阴阳平衡之本。
银炭导引养生功功法共分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调息导引
调息的具体练法是:(立姿)
双手分开自然下垂,放于左右,双脚与肩同宽,手心向前。共呼吸二十一口气。呼吸方法是顺势呼吸,鼻息鼻呼。一吸顺势直贯下丹田。二十一口气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二步:操身
习练者先用绿豆装一杯口粗细的布袋,抽打全身上下、四肢、前胸、后背、三关、尾闾、夹脊、玉枕,操三关时,在袋子接触到身体时要大口将气咳出。
如此循序渐进,逐渐增加力量,练到一定功夫时,绿豆袋子发轻了,换铁砂袋,由十斤重渐渐增加到十五斤。操身后,用竹板刮身、前后心、四肢,将身体内所有废气从毛孔眼刮出。此功法能达到抗击打、金钟罩、铁布衫之功效。
第三步:练架子
在该步骤中,包括十六个姿势,其中每个不同姿势都有其不同的功效,例如流星赶月。走心兼小肠经,胃兼膀胱经,所以治疗肠胃疾病及腰、背、肩疾病。得以水火既济。此功气通指尖。末梢神经得以锻炼。
第四步:整理还原。
深吸五口气,仰面将任脉拉长,张口哈出一口气。将身体内残余之气,全部哈出。
银炭导引养生功法还有一个入门的功法:即“气通八脉导引术”,此术可作为一个过渡功法。气通八脉导引术站、坐、卧习练均可。如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双臂微曲,手心向前,十指张开。此时,身心入静,排除一切杂念,意守丹田。共分五口气依次进行锻炼。习练的时间每天四次:卯时、午时、酉时、子时。每次半小时即可。此术的主要作用是扶正祛邪,填精补髓,强筋健骨,延缓衰老。
葛书贤(1953年-至今),道号复睿,自七岁开始习武至今已有五十多年,国家武术七段。现为天津市武术运动协会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会副会长。
作为银炭导引养生功代表性传承人,葛书贤一直致力于银炭导引养生功的传承。在天津、山东、上海一带已收徒十余名。2007年,在葛书贤的积极配合下,中国老年杂志社的长寿刊以《强身健体气通八脉导引术》为题介绍了银炭导引养生功,并有多家新闻媒体对银炭导引养生功给予了报道。葛书贤先生还制作《银炭导引养生功功法》录像供广大爱好者习练,使之传承更加广泛。为了使银炭导引养生功走向世界,葛书贤还应邀赴美国讲授中国银碳导引养生功,获国际友人高度评价,被聘为北美唐手道协会高级顾问。
随着王驰(1980年-至今)、邓增波(1983年-至今)师从葛书贤学习银炭导引养生功,打破了银炭导引养生功的单传局面。如今,银炭导引养生功已传承四代。邓增波在上海开办“道风堂武学社”传授此功法,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欢迎。
2013年,银炭导引养生功被列入第三批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启了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由传承人葛书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