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程派高式八卦掌是中国传统武术八卦掌的重要分支,蕴含着深邃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博采众长,不断创新,2017年被列入第四批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程派高式八卦掌技术区别于其他八卦掌分支的最显著特征是:先天掌和后天掌分而练之,强调“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之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八卦掌健身强体功效和技击作用。
先天掌完整保留了“程派”八卦掌的基本特点:掌为龙爪掌,步为扣摆趟泥步,劲以柔为主,用意不用力,含而不露,势不间断,一动无不动,在“裹开穿拧”中体会二争力,在绕圆走转中变换招式,以圈为法,从圈边向圈心进攻等。先天掌演练要领以二十四要即内功成式法为纲,在运动中“逆中求顺”,炼内培本,并在强身健体过程中自然而然增长武功内力。
天津自古就是北方漕运要冲,作为中转码头的人们为保护漕运商品,习武成了重要手段之一,各地武术名师纷纷来津献技传艺。
程派高式八卦掌创始于1909年,创始人为高义盛。1894年,29岁的高义盛赴北京学艺,在师承八卦掌第二代宗师程庭华所传的基础上,创编了后天八卦六十四掌,创造性地将八卦掌分为先天掌和后天掌分而练之。从而创立了独具特色、自成一式练法新的八卦掌技术体系,最初称“八卦揉身连环掌”。
高师在其编著的《八卦掌.•自序》(手抄原本)中称自己学练八卦掌十五年后,于1909年返回原籍(山东无棣县大山镇)设场授拳。“适有一形同乞丐者来访,叩之姓名坚不肯言,惟歌云:别问家乡处,咱是一家人,练艺无有尾,我是宋異人,学会完全套,普传天下君,传艺别畄手,才祘提倡人”。“因以宋異人呼之,后与余渐洽,过从甚密。”“遂曲意求教数年,始豁然。”并称前从程师所习者“乃八卦先天之术,而宋異人所习者盖后天之道耳。”
在无法考证确认是否存在“宋異人”其人的情况下,目前,武界专家学者以及高义盛八卦掌众传人大都认同:宋异人者,实为“送艺人”之谐音,其实就是高义盛依据众多“送艺人”传授给他的多种拳技,包括程师所传八卦掌、李存义大师所传的形意拳,其师兄周玉祥所传八卦掌散手、单操式以及高师家传红拳等拳技精华,博采众长,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创编、演化出八卦揉身连环掌。这是高义盛对程庭华所传“程派”八卦掌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为纪念缅怀高义盛对八卦掌继承发展的历史功绩,系统承传高义盛对八卦掌的创新成果,确保八卦掌体系传承有序,1980年刘凤彩与刘树行等众传人在武学专家康戈武先生的建议下,将高义盛所传八卦掌定名为:程派高式八卦掌。
程派高式八卦掌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子系统,即桩功(静桩和行桩)、先天八大掌、后天六十四掌、八趟形拳和五种器械。其技术体系的核心内容为先天八大掌和后天六十四掌,并强调“先天掌为后天掌之本,后天掌为先天掌之用。”先天掌主要功效为“练内培本、增气长力”,并在强身健体过程中增强“武功内力”。后天掌由六十四个单操式构成,主要用于技击。
后天八卦六十四掌乃高义盛广博采众长,取传统武技之精华创编出的六十四个单操式,包括掌法、肘法和腿法。动作攻防特征鲜明,怎么练就怎么用。其动作以搏击为目的,步法以擦拉步和三角步为主,劲力以刚为主,强调“避正打斜,顺中求巧”。特别是“本、卸、拆、变”的搏击训练顺序,十分接近于实战。将先天掌练出的武功内力与后天掌练出的搏击技巧相结合,具有显著的技击功效。
由“练艺树”和“二十四要领”是程派高式八卦掌的总纲。
“练艺树”歌曰:练艺比树意相连,太极八卦内里含。九宫十法生变化,阴阳动静妙无边。树生枝杈艺增长,树根盘旋步眼全。根深叶茂招法广,精益揣摩艺叶宽。
“二十四要领”又为“内功成式法”,谓:心意静、气要平、头要顶、舌要抵、项要横、眼要随、田要实、肛要提、肩要沉、肘要坠、胸要含、腰要拧、胯要坐、膝要抱、臂要伸、腿要屈、腕要塌、指要乍、指对肘、肘掩心、足要绷、趾要抠、步要趟、行要稳。
程派高式八卦掌在近百年的传承和发展中,虽然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受到了现代竞技体育和各种娱乐项目及流行文化的强烈冲击,但在几代传承人努力下,程派高式八卦掌不仅日益受到国人的认知和研习,且已推广到海外许多国家和地区。
刘凤彩(1908年-1987年)字俊臣,男,汉族,祖籍山东无棣县大山乡刘家黄龙湾村,与高义盛同乡且系近亲。其八岁习武且承家传。1926年正式拜在高义盛门下,在祖籍家中承高义盛亲传九年。全面系统继承了高师所传。乃天津承传高义盛所创新的八卦掌技术体系第一人。刘凤彩为八卦掌四世“山”字辈传人,程派高式八卦掌第二代宗师。1936年应高义盛之约到天津谋生,成为高师授拳得力助手。刘师客居天津五十年,八卦掌弟子百千,尤以天津传人最众,知名者如王书声、刘树行等。
1980年,在八卦掌专家康戈武先生指导下,在刘树行主笔整理协助下,刘师根据高义盛亲传八卦掌及手抄《八卦掌谱》,主编《程派高式八卦掌谱》,1991年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确立了程派高式八卦掌学术地位。
1987年,刘师病故,葬于山东祖籍刘家黄龙湾村北祖茔;1995年清明,海内外程派高式八卦掌众传人捐资为先生立碑;著名中国武术学者、专家(曾任中国武术协会秘书长)康戈武先生撰写碑文,高度赞扬了先生的习武一生:“妙悟技理,掌艺精绝,尚德重义,处事谦恭,益中外同好,为后世流芳。”
刘树行,男,汉族。字永德、法号德永。1947年11月初一生于山东省无捸县大山乡刘家黄龙湾村,为程派高式八卦掌代表性传承人,1952年在天津市定居。现为中国武术八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曾任天津市武协副主席、现任天津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62年春节始,师从亲叔祖(三爷)刘凤彩学练八卦掌二十余年,至今研习八卦掌已有五十余年,是刘凤彩唯一家传弟子,颇得真传。为八卦掌第五世“永”字辈传人,程派高式八卦掌嫡传第三代。全面系统继承了刘凤彩先师所传程派高式八卦掌技术体系。
刘令杰,男,汉族。1975年12月12日生于天津市。现为中国武术六段,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983年开始随父亲刘树行习练八卦掌,并得到刘凤彩大师的亲自指教。至今已研习三十余年,为八卦掌第六代“强”字辈传人,程派高式八卦掌第四代传人。2006—2010年,刘令杰曾作为重修副主编协助刘树行重修出版《程派高式八卦掌谱》。2011年以来,刘令杰每年都随父亲赴美传授程派高式八卦掌,是刘树行的英文翻译和得力助教。2012年被“北美唐手道协会”聘为程派高式八卦掌教授。图10
程派高式八卦掌经过百余年的传承发展,门人弟子甚众。开始仅传于天津、山东,继而又流传到祖国大陆四方,乃至港台地区;还传入了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天津程派高式八卦掌研究会与北美唐手道协会建立了长久的友好交流关系,为程派高式八卦掌在海外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本章图片均由传承人刘树行和刘令杰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