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少林武术”是中国少林武术的分支和组成部分,因形成于地处蓟县盘山的北少林寺而得名。该寺始建于魏晋时期,元延右二年(1315)元宗皇帝赐额“北少林寺”。元中统年间,嵩山少林寺雪廷福裕禅师在此住持期间,曾传授寺僧习练少林武术。后经明代圆成禅师、明空长老的完善,逐步形成现在的北少林武术,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北少林武术在继承少林武术的基础之上,又发展出自己的特色——以人体的攻防格斗动作为核心,以中国古代人体医学知识为基础,将一系列合乎人体运动规律的动作组合成套路,体系完善,由简入繁。其风格古朴无华,刚猛而沉静,强悍而技巧;内可强气血,外可实筋骨。其器械的外在形制设计以及使用方法,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特定环境下逐步形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北少林武术历史悠久,元代之后逐渐兴盛起来。清代后期,在严峻的社会形势面前,北少林寺的习武活动由公开转入地下,北少林寺日渐衰微。《蓟县县志》记载:“民国初年,县内僧尼及居家修行者日减,日军进驻县内后,僧尼居家修行者更少。”本就一派萧条派的北少林寺在此后数遭劫难。1939年,一群盗匪强行进入寺内,将寺内珍贵物品洗劫一空。1942年,日军清乡围剿抗日武装时将北少林寺焚毁,寺内僧人无以为继,只好离寺自谋生计。而这正是北少林武术散落民间的契机。
据蓟县当地人讲,明清时期,公乐亭一带环境优美、山水明秀,常有慕名游览的才俊。一天,商仕芝的父亲见一人流连顾盼于公乐亭的水榭台上,此人往来纵跃于数丈高的水面而神态自如。商父见此情景十分惊异,设宴恳求对方传授武艺于子商仕芝。客人答应了要求,商仕芝苦练数年而武功进步很快。后来,师傅留信离去,信中透露他是胜英之后脉,避难至此。此时商仕芝虽然学得武艺,但自觉不足。为此,商仕芝又到盘山北少林寺拜武僧景礼为师,系统学习少林武艺,将北少林武术不断发扬光大,京津、河北、山东、山西等地区均有习练者。商仕芝之后,北少林武术主要在天津蓟县公乐亭的商氏家族传承。
商仕芝所传少林武术,系统完善,由基本功开始,套路由简到繁,由单练到对练,加上散手技击,拳谱用语文辞雅俗得宜,理论体系完整。
基本理论基本功及功法:
骨功,桩功,养生功,抗击打功,击打功,轻功等。
基本拳脚套路:
1.十二躺弹腿,为习拳的基础,是基本招法的组合。据传当初为十趟,后来根据商仕芝自己创编加上两趟。
2.炮腿:计十二趟,是商仕芝按少林武术风格创编的,同弹腿并称二十四趟弹炮腿,是为学习本门北少林武术的入门必修,也是入门基础精粹。
3.徒手套路:梅花拳,太租拳,五封炮,洪拳,乾坤拳,日月拳,太和拳,同备连手,飞虎拳,六甲式等。
4.散手:同备散手,原为一百一使招,商仕芝老师自创两招计为 112 招。拳脚徒手对打:金刚八招,靠打,六合对打等。
5.器械套路:风魔棍,夜叉棍,乌龙枪,花枪,八卦枪,陆口枪(其中多棍法),梅花枪,青云刀,连环刀,陆口刀,五虎断门刀,春秋大刀等,其他长短双软器械多种等。器械合手(器械对练):单刀进枪,大刀进枪,双刀进枪,三节棍进枪,单刀拐子进枪,对扎闪枪等。
6.功法类:铁砂掌,阴泉功,点石功,术桩功,足射功,排打功,沙包功等。药功分为口服壮药,洗药等。养生功法多种,如轮睛功,扣齿弹耳等。另有九忌十八伤之说。
据现在传承人商绵辉师傅介绍,现今所传习的北少林武术完全是按照前人所传的内容在进行,没有技术上的创新与改进,保留了完整的技术体系。
北少林武术历经几百年的传承与发展,自元代嵩山少林寺雪庭福裕大师,明代僧圆成禅师、明空长老(普照禅师)等高僧,先后住持蓟县盘山北少林寺,率僧众习练少林武术。至清代,北少林寺武僧景礼禅师接受蓟州公乐亭商仕芝为俗家弟子,沿袭八代,形成了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北少林商门武术。起初是家族式传承,参与对象多为商姓人。
现在,北少林武术广开门庭,积极面向社会招收学员,追随者遍布天津、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地,亦有外国友人慕名前来。为了保护并更好地传承北少林武术,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及商绵辉师傅的带领下,建立了多处传习基地如蓟县北少林传习基地、天津中医药大学传习基地等,定期传承北少林武术。同时还积极参加武术赛事和表演活动。
商绵辉,男,1975年6月10日出生于天津市蓟县城关镇公乐亭村,国家武术五段,师承其父商保良,为有籍可考的第七代传承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传承人。他自幼随父习武,继承家学,博采众家之长,为第七代传人中的佼佼者。现任某中学体育教师,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负责人。
商绵辉7岁开始习练商家少林武术,十分精通几十种持械、赤手套路。商绵辉视传承北少林武术为己任,始终铭记其父商保良先生之教诲——“北少林武术是商氏几代人的心血,商氏后人都有传承的责任”——这种家族的责任和使命感激励他勤加练习、刻苦钻研,为北少林武术的传承与发展不懈努力。在其父的严格教导和个人的坚持下,尚绵辉的武术水平不断进步,逐渐成长为商氏北少林武术第七代传人中的领军人物。他为人正派,从不恃强凌弱;技艺高超,常怀谦逊之心。他常年坚持进行义务教学,对前来求教或切磋的武术爱好者,不论年龄大小,一视同仁,思想开放,从不保守。在历年的少林会活动和当地的武术文化活动中,商绵辉都是骨干成员。他为商氏北少林武术在蓟县的实践传承和发展,做了大量的普及工作。
除此之外,尚绵辉还与天津体育学院高文山教授、杨祥全教授等知名专家一同致力于商氏北少林武术的理论研究工作,代表作品有《北少林寺的恢复与武术市场开发》、《北少林寺考》、《北少林武术考》。
经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确认,商氏北少林武术与少林武术一脉相承,遂决心重建北少林寺。释永信亲赴蓟县考察寺院遗址和传承情况期间,商绵辉作为商氏北少林武术在蓟县的传承人代表全程陪同。2004年4月,商绵辉以蓟县商氏北少林武术的传人身份成为嵩山少林方丈释永信大师少林入室弟子,法名延岸。
2013年,商保良先生逝世,传承商氏北少林武术的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商绵辉的肩上。他秉承先父遗志,传拳授艺,其中佼佼者有商阳锋、商阳玉、商燕虎、商启涛、刘鑫璐、耿子桐、耿子硕、李贺阳等人。
本章图片均由传承人商绵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