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相传,燕青拳源于宋代武术大师周侗,周侗传卢俊义,卢俊义传燕青,由燕青整理发展而成,一直在燕氏家族和少林寺内秘密流传。明万历八年,燕青拳第十二世燕林因外出访友,出手致命,遭官府缉拿,被迫躲进嵩山少林寺避难,后将此拳传于少林寺,成为少林秘传武功之一。

  清乾隆年间,山东泰安人孙通在嵩山少林寺苦习燕青拳数年,拳艺炉火纯青,被人尊为“万能手”。孙通因犯命案去东北避难,一路传播燕青拳。从此,燕青拳得以在民间传播开来,形成了陈善派、霍家派和张耀庭派。沈阳燕青拳属张耀庭派,张耀庭传郭正堂(生卒年不详),郭正堂传授潘永宏、李守贵、李振明、李守玉等燕青拳。其中,潘永宏在沈阳的南市场、李守贵在大西菜行、李振明在铁西区十马路、李守玉在铁西区贵和街分别开设拳坊,传授燕青拳。他们培养弟子数千人,其中佼佼者近百人。20世纪初,李守贵在大西菜行开拳坊(奉天第31武术传习所)教徒为生,五十年代改为南市武术社。其弟子均为沈阳市武林名宿,弟子刘秉义凭借一身燕青拳功夫参加抗日战争,解放后任东海舰队某部政委,为国家培养优秀武术人才,在武术技艺和武德修养方面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长期以来,沈阳的燕青拳都是口传身授,无文字记载。李守贵、李振明等都是近现代沈阳燕青拳的主要传播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燕青拳被列为全国武术表演和比赛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的研究》、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