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唠唠”的参加者多为青壮年男子,分为庄家和玩家,他们每人手持一根齐胸长棍,通过“挑”、“打”、“拨”等技法在“打唠唠”过程中进行“守坑”、“夺坑”。所谓的“唠唠”即牛髌骨,俗称“牛嘎拉哈”或“牛拐”。游戏参与者每人占据一个小土坑,将庄家的土坑围在中间。游戏人数没有严格的规定,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游戏前先清理一片场地,游戏者每人挖一个一拳深的土坑,土坑的分布需呈梅花阵式(以一个土坑为中心),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选出庄家。游戏准备时,庄家占据中间位置的土坑,将牛嘎拉哈(即“唠唠”)放置坑内,随后用长棍抵住“唠唠”,准备挑唠唠,发动游戏。其余人则各自占据梅花阵周围的土坑,并将长棍扶立于自己的坑中。待庄家用长棍用力将唠唠挑出后,游戏开始。其余玩家既要守住自己的土坑,还要将庄家打出的唠唠打回庄家的土坑。在众人击打唠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土坑也可以被其他人抢占,而庄家不仅要将其他人员打来的唠唠再击打出去,还要力争占据其他人的土坑作为自己的据点。游戏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制,直到筋疲力尽,游戏不能继续进行为止。庄家在游戏的过程中,是“以一对多”,无论在智力上,还是在体力上,还是在心理上,都要求具有较高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