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县迈陈镇东莞村阵式藤牌功班舞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朝廷军队,植根于民间百姓,集武术、打击乐之大成,表演仪式、形式、套路、技艺精湛且丰富多彩,文化内涵深厚,承载了徐闻人敬畏自然、抗争外侮的历史。由于该舞表演是在特定时间内举行的天妃祭祀活动,其区域性、独创性、连续性和凝聚性是独具一格的,同时此项目也被录入了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挖掘、研究、保护、传承与发展藤牌功班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徐闻县自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县,曾经以中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而饮誉中外史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从而造就了独特的人文环境,孕育了别具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阵式藤牌功班舞。
阵式藤牌功班舞集军事训练、武术对抗、打击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武术表演艺术形式,是古代军事布防、战场实战技击项目。随着岁月的流逝, 阵式藤牌功班舞渐渐演变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 阵式藤牌功班舞可以健骨强身,抵抗外侮,又可自娱自乐,酬神娱神,祈求平安、康泰、欢乐和祥和;它作为特定节日活动的文艺形式,已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传统民间民俗的文化艺术品牌。功班舞除了是中原文化、江浙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和本土文化交融汇集的结晶,也是“历史见证者”,同时它还反映了雷州半岛徐闻人民的民俗心态和宗教信仰,满足了群众祈求安康和谐的心理愿望与精神寄托,加强了民间交流,是难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闻县位于中国大陆雷州半岛最南端,明洪武廿七(公元1394年),明朝廷委派安乐候吴杰在徐闻一县沿海建成海安、锦囊守御千户所城,尔后又在东关村附近的东场港设置了巡检司,以作为抵御倭寇及海盗的侵凌骚扰的军事要塞。明代天顺六年(1462年),由于西寇(安南和葡萄牙海盗)的骚扰作乱,徐闻县土城被破,迁徙海安所城,至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才迁回故地,历时达39年之久。这段时期,东莞墟也深受其害,百姓惨遭荼毒。面对强敌,乡民奋起练功习武,强身壮胆,团结一致,共同抗击敌寇,当时朝廷的地方驻军也派出将官授藤牌舞(又称盾牌舞),操演乡民用于两军对垒破阵,从而狠狠地打击了敌寇嚣张气焰,保卫了家乡的安宁。
东莞村居钟、郑、黄、招等姓,钟郑两姓的起始祖公都来自福建莆田,钟姓始祖钟宸湖,其后裔钟震国,是位武略骑尉(正六品),还有武举人钟铭泰(曾任江西婺源知县),武秀才钟汝材、钟山楼、郑承贤、郑承洁等,以及明代郑姓的郑昊(黎源知县)、郑敬(乐安知县)、郑时宾(徽州通判)、郑时贤(隆安知县),他们的祖籍都来自福建莆田。这些历史名人崇文尚武,并开馆授徒形成武功帮派,利用农闲时操练,且在每年元宵节时集结巡回表演并成为惯例,这才使得阵式藤牌功班舞以代代相传。
阵式藤牌功班舞由军事布阵、对抗演练逐渐变为民间祭祀的民俗舞蹈活动,突出了它的舞蹈表演风格。反映了人民群众自强不息,热爱乡土的精神情操和祈求、平安、和谐、欢乐、富足的纯朴愿望。
阵式藤牌功班舞在表演时主要采用以下道具和器材:藤牌320个,每个直径约120cm,厚2cm,材质为海南白藤。其余器械还有:单刀、关刀、双刀、皇刀、洋刀、铁尺、长链球、手戟、标枪、月铲、铁铲、缨枪、双铰子、钩镰、铰棍、圆鼓、锣、钹等。此外还有阵旗,以三面旗构成整体,正中主旗为长方形,长1.8cm*1.3cm,由红、黄缎布绣成,旗中绣有多种吉祥图案,两侧为二面副旗,由黄、红缎布制作。
每逢春节元宵或其他一些大型的庆典活动,徐闻县都将表演阵式藤牌功班舞,这是当地一项独特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阵式藤牌功班舞以藤牌为主,进行不同类型的阵势转换。阵式藤牌功班舞由双龙(龙母与龙子)组成,其中龙母长32米,舞者15人,龙子长22米,舞者10人,且龙母龙子各配龙珠一枚,并均由一人掌舞龙珠,以引领长龙随着鼓点、鞭炮快、慢、轻、重起舞。该舞同时还配备锣鼓(两棚)、彩旗、彩帘、罗骨牌、绣伞(大罗伞)和公轿。
表演前,功班舞总指挥手执令旗,口哨吹响,全体表演者开始呈东南西北纵向分裂摆成四支分队(头叉、二叉、三叉和四叉),每叉领队将官带16人,并配有8面藤牌与8件兵器,且1面藤牌配1件兵器,由两人配对合作。于是一方士兵左手扣藤棚,右手执狼刀半蹲等待号令。其中,头叉士兵手执兵器有:头钗、关刀、月铲、双刀、铁尺、长连环、双手钣、串仔;二叉队手执兵器有:皇刀、洋刀、缨枪、双铰子、钩镰、串仔、绞棍;三叉队手执兵器有:关刀、月铲、双刀、铁尺、长连环、双手钹、串仔;四叉队手执兵器有:皇刀、洋刀、缨枪、双铰子、钩镰串仔、铰棍。
表演时,鼓点一击,哨令一吹,队伍跃起,各分队兵士紧跟大叉开始列阵走形。整个阵式变化由1人执指挥旗指挥,3人持锣鼓以各种狮舞鼓点配合操演。阵式藤牌功班舞共分为6种阵式表演:
一为双龙阵,由攻方手执各种兵器,防方手执藤牌、短刀上场,面对面各排成斜一字长队对阵、开打、走场,布阵时需走三个过场阵,从小过场阵到大过场阵变回小过场阵式;
二为圆山阵,由攻防双方列队走圆场,且防方在外围执藤牌面向内对阵乃小过场阵,防方转回内围向外布防对阵乃大过场阵,防方转回外围面向内布阵、对面开打走圆场乃又一小过场阵;
三为四象阵,以铁钗带头,双方集中场中列成8条纵队操演,对打、走大过场阵式、变回两个个排山阵,再变为蛇吞象阵形,双方组成四条长队形,交叉走场、对打;
四为八卦阵,其中由藤牌组成两个墩牌墙、兵士围绕牌墙走场乃牌墩阵式,由藤牌组成三个墩牌墙(三角型布置),分两队兵绕牌墙走八字形过场,交叉走场、相互切割、边走边对打乃葫芦阵式;
五为剪刀阵,先由攻、防双方分两队排十字形(剪刀形)布阵对打,然后转大过场阵式,其中藤牌组形成四个墩墙(圆形布置)布阵,士兵围绕牌墙走场,边走边对打,接着转成八字围鼓阵,交叉走场,尔后又变回拆墩阵,牌墙散开,转蛇吞象阵形,最后双方组成两条长队交叉走场开打,并走大圆场;
六为环龙阵,队伍由双龙起舞出海,然后变为圆山阵式,并集中场中列队演练功夫,最后结束。
阵式藤牌功班舞自明代万历年间起,迄今为止已有郑旻、郑敬、郑时宾、郑时坚、钟震国、钟汝材、钟山楼、郑承坚、郑承吉、钟铭泰、黄统明、郑钧章、郑庆龙、黄爱、许堪明、钟凯、郑安贤、钟陈贵、郑均爵、钟霞、黄长明、钟茂松、钟开玉、黄长利、郑庆荣、钟伍仔、郑平奋和沈赵等28位传承人,且为家族式传承。现其代表性传承人为郑庆荣,男,1936年生,2009年被评为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阵式藤牌功班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小随父辈在功班里练习武艺。由于他热情好学,勤奋努力,善于熟记各种阵式套路,后被推荐为该舞演练的总指挥,并多次组织团体到县城演出。
如今,阵式藤牌功班舞由于表演内容复杂、人口流动大、资金扶持欠缺和多元文化冲击等问题正面临着难以为继的危机,因此为了更好的保护、开发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徐闻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成立了专门机构以加强管理和资金支持,徐闻当地政府也利用各重大节日将阵式藤牌功班舞作为重点民俗文化活动来抓,并呼吁更多群众参与其中,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弘扬功班舞文化。未来的阵式藤牌功班舞也只有充分利用政府、社会和群众的三方支持与传播,才能将其无与伦比的特色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并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长河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独特一笔。
本章图片均由徐闻县文化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