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头城抢孤

项目编号: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头城抢孤


一、概述

  头城抢孤是台湾宜兰县头城镇一项融合祭祀与体育竞技的民俗活动,已有约两百余年历史。因其兼具传统文化传承、缅怀先人、攀登竞技等多重意义功能,不仅被视为台湾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更被誉为世界三大最惊险的宗教民俗活动。2006年,头城抢孤被确定为宜兰县县级节庆类的文化资产。

  抢孤并非头城独有,其在海峡两岸均有分布,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台湾屏东的恒春抢孤和福建漳州的大社抢孤,各地抢孤特色各异。头城抢孤的特色在于其造型设计的独特性和举办时间的差异性,是已知抢孤比赛中高度最高,难度最大的抢孤典型。作为头城中元节普渡的一部分,头城抢孤是整个中元节祭祀活动的最后一个压轴大项,也是最引人瞩目且受当地民众欢迎的活动。每年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头城镇迎来各方好手,他们组队攀登挑战抢孤极限,为率先夺取孤棚栈尾的顺风旗而拼尽全力。抢孤背后感人的先贤故事,浓郁的宗教信仰与地域文化氛围,以及抢孤本身的艰险刺激,都让头城抢孤活动声名远扬,并成为宜兰县一张重要的文化名片。



二、历史沿革

  历史上,源自福建闽南地区的抢孤习俗,曾在台湾披靡一时,但因活动危险性等原因,历来都受到政府一定的压制,故现已不多见,头城抢孤即保存至今的杰出代表。现存史料中对于头城抢孤最早的记载,见于《台湾府噶玛兰厅志·八卷》,由清道光年间时任台湾府噶玛兰厅通判的乌竹芳《兰城中元》注释,“兰每年七月十五夜,火炬烛天,笙歌喧市,沿溪放㗖,家家门首各搭高台,排列供果。无赖之徒争相夺食,名为抢孤”。由此可看见,头城抢孤早期形式并非集中一地举办,而是在各家门前进行,与当代存在差异。

  据考,头城抢孤起源,与头城最初的建城与发展密切相关。头城位于台湾东北部,即兰阳平原北端,早年为平埔族噶玛兰人活动区域,直至1796年吴沙率领垦荒民众入垦兰阳平原后,头城筑城方始,成为兰阳平原最早开发的城镇。相传,当初拓垦头城之路非常艰难,垦荒民众来此需要先乘船穿过黑水沟,限于当时的航海技术,很多人在途中就丢掉了性命,达到头城后又有噶玛兰人相阻,为求生存空间,械斗不可避免,加上环境的恶劣,死伤者众多。在这些为开辟头城而死难的人中,有很多人孤身一人的“罗汉脚”,客死他乡后便成了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由于参与入垦的民众多为福建闽南人,故头城建立后大家依旧遵循包括中元普渡在内的闽南习俗,而抢孤作为中元普渡中对无主孤魂进行普渡的祭典,可以达到消灾解厄的目的,头城抢孤由此诞生。在历经两百余年的演变发展后,现已成为当地民俗。

  清朝末,官府以安全为由,头城抢孤被要求停办多年。日据时期,又由于受二战和皇民化运动影响,头城抢孤停办多年。台湾光复后,于公元1946年复办,后因在抢孤中连续发生意外死伤,于1949年再度停办。1991年,为配合宜兰县文化立县建设需要,同时纪念吴沙开垦宜兰195周年,再度复办,三年后再度停办。1991年复办后又停办数年。直到2004年复办并延续至今,其间仍有因天气、政治等因素停办个别年份。

  近年来,孤柱的数量和举办的地点都有发生变化。孤柱由8根变为12根、16根,举办的地点先由开成寺变为乌石港北侧广场,再变为如今的头城抢孤民俗文化教育园区。同样,也有一些东西未曾改变,比如作为祭祀仪式最核心的对于先贤的纪念与祭祀的信仰,哪怕没有举办抢孤活动的时候,民众也会将祭品挑到开成寺、头城抢孤民俗文化教育园区,进行一年一次的祭拜,可见民众的普渡信仰之虔诚与热忱。



三、道具器材

  头城抢孤的饭棚和孤棚在结构上大抵一致,均由孤柱、倒塌棚、孤栈三个主体结构组成,但在其结构的大小尺寸上则略有差异。

  1.孤柱。又称棚柱,位于整个孤棚的下半截,由16根直径约50厘米的台湾杉木制成,每根长约14米,其中埋入地下部分约2米。除最外围的4根不涂牛油供好兄弟(孤魂野鬼)攀爬外,其余12根每根在比赛前均将涂抹约70公斤的牛油。

  2.倒塌棚。位于整个孤棚中间的木制平台,长约10米,宽约7.3米,上面建立了孤栈。

  3.孤栈。位于整个孤棚的上半截,共有13座,每个均高达13米左右。孤栈由当地各社区分工完成,每个孤栈均由16根至少三年生,长达25米的竹尾东向的老刺竹配合其他竹子、铁箍、藤绳、碎木等编制搭建而成,完成框架编制后还会绑上当地八大庄及屠宰商等提供的祭品,包括猪肉、鸡肉、鸭肉、肉粽等祭品。

  4.七星灯。安放在竹栈上方的灯,其目的是招唤孤魂野鬼并使之得到祭祀。七星灯要尽可能地高挂,但具体高度要由道士根据祭品数量而定。

  5.顺风旗。又称“栈旗”,位于整个孤棚的最顶端,在当地传统文化寓意中,它被赋予了保佑平安顺利的含意。因此,在物质并不匮乏的年代,顺风旗成为抢孤者的最高追求。在抢孤过程中,率先被砍下的旗帜被称为“头旗”,也是抢孤冠军的判断依据,其后砍下的旗帜被称为“二旗”、“三旗”等。

  6.麻绳。即抢孤选手在攀爬牛油孤柱过程中防滑的辅助工具,由大会提供,每名攀爬选手两根,不得拆开或连结使用,不得改变绳索原状,手脚分开使用,不得交替使用,到达“倒翻棚”。



四、基本内容

  从1991年复办以来,头城抢孤的主办单位都是宜兰县头城镇中元祭典协会。在赛前数月,该协会即公告当年头城抢孤的计划书,对报名要求、报名方式、举办地点等基本信息进行说明。由于遵循祭典仪式,头城抢孤在比赛报名上都要求有队伍、人数、条件限制,如抢孤棚比赛仅限12支队伍参赛,除种子选手、赞助商冠军署名队伍等参赛名额被锁定外,剩余参与名单的确认将通过预赛形式产生,并要求参赛者均须年龄须满20周岁男性,家中近一年内未有丧事、怀孕、坐月子等,赛前三天需斋戒沐浴净身,不得接近女色等条件。

  头城抢孤比赛在活动当晚相关祭典仪式结束后举行,前后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抢饭棚和抢孤棚,原则上是以2小时为限,必要时可延长或缩短。

  在祭典仪式结束后,第一阶段为抢饭棚的个人赛。大约晚上11点开始,10名选手各占一根棚柱,在听到大会主持人的锣声后准备就绪,当听到裁判员的“各就各位”哨声响起时,即以徒手攀爬的方式,争取率先登顶并砍下顺风旗,后续登上的选手则负责将饭棚上的祭品抛撒到人群中,由大家分享。由于饭棚的棚柱较低矮且未涂抹牛油,攀爬难度较低,只能算作下一步抢孤棚的热身活动,十分钟左右即可完成。

  第二阶段的抢孤棚是最刺激的团队赛,大约晚上11点一刻开始,5人一队,共12队同场竞技。吹哨开始后,各队以叠罗汉的方式在涂满牛油且光滑无比的孤柱上,将负责登顶的选手推至到最高处,再由此选手辅以两根麻绳向上攀爬至“倒塌棚”之下,扣上安全绳(未扣者则取消比赛资格),然后以倒挂金钩的方式翻上“倒塌棚”。登上孤棚的第一位选手需先将孤棚上的猪头转向,再将麻荖、冥纸往下撒,完成仪式(未执行此仪式者名次递减)后,再取下孤栈底部之红布条,绑在身上,继续攀爬至孤栈顶端。若率先将“顺风旗”砍下者即为冠军,第二、三名也以砍旗先后为判断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选手在取下红布条后,在栈下10分钟不爬栈或在孤栈上停留5分钟者,则被认为是体力不支,无法取栈,须下栈由他人取栈,名次和奖金都归后来取栈者所有,每位选手可以连砍两栈。抢孤棚的结束以放鞭炮为准,燃放鞭炮的判断依据以孤栈上供品被全部抢光,或参加队员全部返回孤棚下为准。



五、传承与发展

  举办抢孤,耗资巨大,对于头城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小城,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相关保护和传承工作。1991年,头城抢孤因“文化立县”而复办,由头城镇镇民代表会成立的中元祭典协会负责头城抢孤的筹备与执行管理。2003年,正式注册成立了宜兰县头城镇中元祭典协会,将包括头城抢孤在内的中元祭祀活动进行统筹管理,既有助于提升地方政府参与度,又有利于争取民间各方的赞助支持。

  当地对于抢孤的传承与保护还体现在更多方面。首先,是对活动举办的保护,由于抢孤本身的危险程度很高,从清朝后期到台湾光复至今,就有多次因为安全问题让抢孤停办多次多年,从而影响了抢孤的传承。为此,当地就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做了不断努力,其目的就是为了确保每次活动的安全设施都能滴水不漏,降低人为原因导致抢孤再次停办。其次,抢孤所涉及的传统技艺也得到了认真重视。以头城抢孤所用的孤栈为例,目前传统孤栈仅剩下下埔里的耆老能够制作,为了不让这项技艺失传,当地正在进行组织规划,让头城抢孤孤栈小组的召集人同时兼任该项技艺传习的召集人,与掌握技艺的耆老共同进行技艺的传承工作,以避免技艺的失传。再次,由于头城终年多雨,为了延长孤柱和孤栈等器材的使用寿命,每次活动结束后就会将孤棚拆掉,以实现妥善保管。最后,当地还积极组织参加台湾岛内及与大陆抢孤习俗的民间交流,积极推动与配合学术研究,并在当地的兰阳博物馆设立模型展示板块,让游客在非抢孤的日子也能了解头城抢孤的盛况。

  头城抢孤活动复办二十多年来,头城抢孤已经得到民众广泛地欢迎与赞扬,人们既可以通过其“敬神犹神在”的抢孤追念,回忆先人筚路蓝缕的创业史,感受其作为中元祭典悲天悯人的文化情怀,也可以通过古老民俗体育竞技感受其中蕴藏的智慧、毅力与技能,从而使头城抢孤活动成为游览美丽宜兰的一项极富文化价值的观光项目。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