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马,哈萨克语称为“拜革”,是一项深受哈萨克族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一般在婚礼、割礼等人生礼仪或阿肯阿依特斯大会、开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期间举办。由于哈萨克人长年过着游牧生活,因此不论男女从五岁起就跟大人学骑马,到十岁左右便成了骑手,能在马上做起立背、盘旋、俯身拾起地上的东西等动作,并掌握了纵马疾驰的本领。哈萨克人从小就练就了健壮的体魄和高超的骑术,因而赛马成为了哈萨克族娱乐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赛马大多数在节日、喜庆日子或者在著名历史人物的大型祭祀活动上举行。举行赛马活动时,一般要提前公布比赛时间和地点。参加比赛的马匹要在比赛前的二、三个月进行特别训练。哈萨克族中有专门相马和驯马的人,由他们负责挑选训练得最好的马参加比赛。
哈萨克族赛马是集相马、驯马、马术于一体的科学知识体系,是哈萨克人在劳动中总结出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规律后形成的一整套的科学知识。赛马活动展现了骑手高超的骑术,因而吸引了方圆几百里的牧民赶来观看比赛。观众在无人组织下自觉维护赛场秩序,爱护草场上的植被,这体现了当地牧民良好的道德修养,说明哈萨克族赛马活动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获得奖励的参赛者会将奖品中的一部分分享给邻居和亲友,这就延续了哈萨克族邻里之间相互帮助的传统,说明哈萨克族赛马活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据国内外一些历史学家研究,富蕴县当地的哈萨克族与某些古代部族(即公元前和公元初活动于现今中亚地区和西域的赛人、大月氏、匈奴、乌孙、康居和阿兰等部族)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以游牧为主,主要从事牧马和放羊。据考古发掘的资料显示,哈萨克族先民从事游牧业之前,就已经开始从事野生动物的饲养。同时期的大月氏、匈奴、乌孙、康居和阿兰等民族部落则已经开始发展大规模的游牧业,牧马相当盛行。公元前119年,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的乌孙马极负盛名。据《史记》记载:“乌孙多马,其富人致四五千匹。”可见饲马业的繁荣和游牧规模巨大。哈萨克人非常珍惜和敬重马,他们自幼骑马射箭,进行赛马、马上角力和角斗等运动,与马相关的活动丰富多彩,延续千百年而不衰。
赛马等骑赛类活动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战乱的影响有关,民间谚语就有“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一说。据《突厥文化史》记载,在公元5-6世纪时,突厥马的用途就有比赛、坐骑、军马之分。《唐书·西域传》记载:“岁朔牛马羊囊驼七日,官胜负以卜岁盈耗,或亦有之。”说明赛马在唐朝时期已形成当地的一种习俗。据《新疆图志·礼俗篇》记载,游牧民族每年4-5月祭鄂博,“祀毕,年壮男子与贯跤驰马。以角胜负”。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古代西域各民族历来与马不分离,从而发展出众多的骑赛项目。
器具一般包括马、马笼套、花毯、马鞭等。
举办一场赛马比赛,组织者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在本区域及附近区域选拔12-18岁的身体健康、骑术精湛的少年骑手,征得少年父母的同意后,再经过组织者的筛选,就可成为本次参赛的骑手。选手名单在比赛前一个星期公布。
骑手需提前准备一至二匹良好体格的马作为备马。备马的饲养一定要科学,为了保证马匹的健康,参赛期间除了喂草料外,还要适当喂一些燕麦、玉米和豌豆等。骑手要提前一个星期在野外场地上对马匹作准确、持续、充分的训练,同时确保参赛的马匹不能负重,以便赛时马匹能够调整到最佳状态,发挥其最好水平。比赛时需要将马装饰一新,跑马要扎起马的脑鬃毛,鬃尾梳辫,马尾上要插上猫头鹰羽毛。
赛马时需要特制的轻便马具——花毯做成的马衣,花毯既可以保持赛马的体温,又十分轻便,有利于马发挥最好的状态。骑手通常配有带手帕的马鞭,因为手帕可以擦去马奔跑时流下的汗水,以免遮盖马的视线。
基本形式分为赛走马和赛跑马两种。
赛走马是比马的速度、耐力、稳健和美观,骑手一般是成年人,比赛要求骑手有高超的骑术,能够驯服马匹,能够使马走得稳、健、美的同时,又不能让马疾跑。
赛跑马,是比马的速度和耐力,以先达到终点的一方为胜。除此之外,新疆哈萨克民族还有一种超小型的赛马,一般在节庆期间、家里来了远客、孩子割礼或老人生日时举行。
哈萨克族根据赛马举办的特征、组织范围、举办目的和意义将比赛项目分为“塔依恰布斯”(赛马驹)、“库南拜革”(三岁马比赛)、“阿特拜革”(赛马)和“阿拉曼拜革”(大型远距离赛马)等。
赛马驹:赛马驹是一项经常在各种集会、婚礼及节日庆典上举办的赛事,也是发现、挑选和检验千里马、飞天马等各种良驹的初级赛事,深受儿童喜爱。它分为“哈拉加热斯”(预赛)和“阿拉曼”(远距离赛马)两种。预赛主要是为正式的“阿拉曼拜革”(远距离赛马)选拔马驹而进行,凡是认为自己的马驹满足比赛资格的人均可参加。赛马驹比赛的距离通常在10—15公里之间。
库南拜革(三岁马比赛):“库南拜革”(三岁马比赛)大多在婚礼、节庆集会庆典和各种群众性集会上举行。“库南拜革”是一种非常隆重、有趣的马上游戏。因为它深受年轻人喜爱。比“赛马驹”参加人数更多。“库南拜革”的比赛距离大约为15—20公里。
阿特拜革(赛马):“阿特拜革”一般在节日、庆典、婚礼、节庆集会以及周年祭祀时举办,任何人都可以将任何马作为参赛马去参加比赛,没有限制。此外,比赛距离比“阿拉曼拜革”的距离稍短,奖品也相应少一些。“阿特拜革”的比赛距离大约为25—30公里。
阿拉曼拜革(大型远距离赛马):“阿拉曼拜革”是哈萨克民族人民在大型胜利庆典、集会、纳吾热孜节或在著名历史人物的大型祭祀上,由部落头领、领袖人物和全体公众共同参与的大型远距离赛马活动。它的组织范围和涉及区域非常广泛,参加人数众多,影响力巨大。
“阿拉曼拜革”大多由百里挑一、千里夺魁的良驹参加。参加“阿拉曼拜革”的选手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荣誉而战,更是为了一个部落、一个“阿吾勒”(乡,村)的荣誉争夺冠军和名次而战,因此比赛竞争激烈且艰苦。“阿拉曼拜革”规则比较严格,安排也非常细致、全面,所给的奖品也非常丰厚,因此人们的关注程度也较高。
赛马规则科学严谨,组织者在出发地用一个明显的标记作为起跑点,起点有数名裁判,骑手在起跑线后排成“一”字形,马的前蹄不准踏到起跑线,否则被视为犯规,裁判将鸣哨警告。发号令响后,万马奔腾,如果在途中发生二马相碰事件导致骑手坠于马下,骑手仍然可以翻身跃起骑上马继续比赛。参赛骑手在马背上根据自己的骑术自由发挥,可使用单手或双手紧握缰绳,甚至可以双手不握缰绳,仅抓住马项鬃毛任马向前方奔驰。
赛马会的获奖名额要根据参加比赛的马匹多少来决定,首先一只前蹄踏过终点线的赛马将获得冠军。一般评出优胜者1—25名,如果参加的马匹数较少,则只评出1—5名或1—15名。获得的奖品数量以名次先后而定。第一名的奖品十分丰厚,可以获得一匹马和几十只羊。骑手们会将赛马会上获得的奖品拿出一部分,分给亲人和邻居。在有些赛马会上,冠军可获得九个元宝、九峰骆驼(1岁骆驼)、11匹马和100只羊等。这时人们潮水般地涌向获奖者,给获奖的骏马披红戴花。在赛马中得到的奖品,骑手会将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分给亲人和同部落的人。
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巴界·阿布力马金,男,哈萨克族,1966年11月生,为富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哈萨克族杂技与技艺赛马的第七代传承人。巴界·阿布力马金自小就喜爱骑马,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掌握了对良种马的驯养方法。他所调养的赛马,多次在本地赛马会和地区级赛马会上表现突出并获得名次,成为赛马比赛中的佼佼者。巴界本人也被参赛者公认为“驯马大师”,在富蕴地区乃至阿勒泰地区都很有名气,巴界•阿布力马金现已将自己的技艺传承给儿子杰恩思•巴界。另外,他还组织培训了近50个学徒,遍布富蕴县县各乡。他还曾在县文化馆的组织下,召开了两次项目培训班,为更多的人传授哈萨克族赛马技艺。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其余均由富蕴县文化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