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棋是在我国西北藏民族地区流行着的一种棋类游戏。根据藏棋的布局、着法以及棋盘线路、形状等规格大致可以分为:藏族“夹棋”、“密芒”两大棋种。藏族“夹棋”在安多地区民间都称谓为“久”,汉文的表述为“夹棋”,还有的地区藏语音译为“哲”。“久”,“哲”安多藏语的意思是对奕、拼图的之意,一般是对藏民族传统棋类的通称。“夹”就是造成两枚己棋在同线夹住一枚敌棋,就可把敌棋移除。
藏族“夹棋”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在我国西北安多地区非常盛行。相传藏族夹棋的起源产生于神秘的古代占扑仪式,曾是藏族王室决定重大国事活动的占卜用具,对弈者用输赢来决定重大国事。它经历了由宫廷御用向民间转化的发展历程,保留和积淀的文化元素异常厚重,即同中国围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饱含着藏族文化的神秘。夹棋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等地藏区,至今仍在这些地区流行。
据有关资料记载,藏族夹棋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流传发展中,它既保留了其古老的棋艺形态,又保留了许多古老的思维传统,因此,具有极高的民族学和民俗学研究价值。藏族夹棋以其便捷、简易好学、益智有趣的特点,代代相传,形成了一套多元多形的藏棋体系,充分展现出藏民族富于想象力,使藏民族的生活情趣生动地跃然小小棋盘上。藏族夹棋和“密芒”不一样,“久”的棋盘种类较多,如:鱼棋、狼和羊棋、皇帝和大臣棋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整理出来的各类各式藏棋种类有八十种之多。
有关藏棋的起源在汉、藏史料中尚无明确记载。从大量的史实及考古发掘可知,藏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以下四种说法为我国藏棋学术界较为认同:一是认为在汉代,由居住在四川、青海一带的羌族同胞传入西藏;二是认为围式围棋是从汉地传入西藏的,并保留了古代汉族围棋的规则;三是认为起源于西藏苯教时期,用于卜算和念咒语用途;四是认为在三国时期,由诸葛亮带入云南;又从云南传入西藏”。
据文献记载,在《唐书》和《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中记载有吐蕃大相下棋的故事,说明在吐蕃时期,藏棋就已经开始流行了。近年来,有学者依据汉藏历史资料、民间传说及棋技习惯分析,认为棋艺自古就盛行于中国的内地和藏地。吐蕃曾在唐初,长期占领敦煌长达半个多世纪,在敦煌莫高窟454窟发现有一幅《弈棋图》(960—1036年);据藏文献记载:松赞干布的父亲朗日伦赞的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琼布•苏孜色擅长下“密芒”,且棋艺高超,他能边处理公事边下棋。此外,藏族诗史《格萨尔王传一贵德分章本》,共分五章,其中在“降服霍尔”一章中,记载有格萨尔与霍尔的亲王梅乳孜下棋,一负后三胜的故事。又有旅居意大利著名藏学家南喀诺布先生认为,藏族的棋艺是源于藏族原始宗教的“德周”占卜仪式,巫师用黑白两种石子进行占卜,来卜测旦夕祸福,后来这种宗教仪式逐渐演变成民间的棋艺等等。
我们归结其交集点,可以认为:一是围棋界人士倾向于藏式围棋很可能是中国古代围棋的一种变种。二是在新石器时代,西藏地区就出现藏围棋雏形。在吐蕃王朝东扩的过程中,不断与中原文化频繁互动碰撞,借鉴吸收了汉围棋的有关理论与着法,完善于实践中并延续至今。
棋盘:正方形盘面有纵横各十四条、十三条等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在藏区考古发现有羊皮棋盘、石质棋盘,还发现有画在一块绸缎上画的棋盘等。一般情况下,还可随便用树枝、黑炭、尖石、白粉笔等画在地上、石板上、木板上。
棋子:主要分黑白两色,多为扁圆形,较为珍贵的棋子材料有玛瑙、贝壳等。更有独特的棋子是一个个的小宝塔形。棋子儿也是随便用石子儿、羊粪蛋、各类果实等代替,只要双方可以区分就行。
夹棋是在平面物体上划上棋盘,用与棋盘上经纬线交叉点数目相等的棋子进行比赛,在西藏地区的久棋主要以14×14路为主,而在安多地区,特别是青海的藏族夹棋,棋盘种类有三种图形,名为“九线棋”、“七线棋”、“五线棋”。三者的着棋与下法的规则相同。因下棋的时间局限,平时多采用简易的“五线棋”。所以,我们往往在藏族夹棋棋盘上看到的是一块棋盘上有三种线路的棋盘
藏族夹棋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与趣味性。在安多地区民间“夹棋”有着自己着棋的规则规定,有打枪、裕裢、三碧、四碧、转拉萨、转棍、卡子、哈木等八十多种阵型,形成了一整套智慧较量的棋艺。“夹棋”着法由布棋和吃子两个部分组成,开局主要是从棋盘的中心点上开始布局,然后逐步展开。
行棋规则上有围棋走法、摆图走法和跳吃走法三种。对弈人数上有2人、4人、6人对弈等多种形态。“久”棋的棋盘除了有横竖直线,还有斜线,因此,“久”棋走棋要兼顾横竖斜线排列。另外,在安多地区夹棋又分为牧民“久”棋和农 民“久”棋,农村和牧区藏族的棋盘路数不尽相同,着棋走法亦各有特点。其中这一地区的独有的“长枪、短枪”等藏族传统技法令游戏紧张刺激,风格独特。
基本下法是先将棋盘填满棋子,再以跳棋的方式吃子,有些地区在下久棋时需要用4个子或4个以上棋子围城一个方形时就可以任意吃掉对方的一个棋子,在中盘阶段是以吃子为主,末盘飞子的方式进行,最后谁的棋子被吃完了谁就为输方,而有些地区则只需要本方的两个棋子夹住对方的棋子就可以吃子等。
“夹棋”的棋盘种类较多,例如有与密芒类似的棋盘、挤棋、鱼棋、狼和羊棋等,有关这些独特类型的棋盘都属于“久”的范围。“夹棋”的阵形名称和打久的过程包含藏族文化的信息,例如“夹棋”的阵形中的“吉祥八结久”、“母牛项圈”、“牦牛砺角”、“杰布杰曾”、“益岗柱久”、“周久”、“甲波得雪”、“达多”等,这些名称都是藏族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名称。
“久”棋胜负的结果不在于吃掉了多少子,占了多少地,而是黑棋要赢,必须在棋盘上摆出一些固定的棋形才行,比如下十三路棋盘,则黑方在白方不少于13个子之前,摆出“枪”、“鞋”和“三排军队”等各种图形,才可以成为胜利一方。
夹棋的简易下法与技法:
首先是置子。开始置子时,往往是把先放子的权利让给对方,因为,夹棋的行棋是先置子后走,后置子先走棋。先走棋者有利。
其二,当双方在棋盘上所有十字格放完棋子后,在双方都没有成为“方”的情况下,要任意地拔掉对方的一个子,必须由先置子者先拔,后置子者后拔,然后由后置子者开始行棋。(如在布棋已出现了“方”,对方不能拔其方子)。
其三、“枪”。行棋中,在棋盘上任意一条直线上的每个点,都置成或走成自己的子就叫“打枪”。打枪分有“长枪”、“短枪”,顾名思义,在线条上点多点长,叫“长枪”,点少点短的就叫“短枪”。打长枪可以去掉对方2个子,打短枪取1个子。
其四、吃子。当双方的两个子在一起时,前方有空点,走的一方能从对方这个棋子上面越过去而有地方落子,即可以去掉刚才被越过去的“子”,就叫“吃子”。
其五、飞子。行棋到最后阶段,棋盘上的棋子只剩下与所下棋的线条数同等的时候,就可以飞子了。
其六、围子。在飞子阶段,不让对方完成最基本的阵型时,采用围住对方棋子的方法。
其七、胜负。当一方不能形成战斗力了,无法组织攻击时,就告负了。
藏棋夹棋从始至今,一直保留着原始的传承延续方式。据文献载述,唐初年,藏棋棋艺得以发展,藏棋一词就出现在藏文经典之中,此时藏棋是在统治阶层中流行的。9世纪末,由于吐蕃王朝式微,藏棋自然也受到严重影响。直至15世后西藏确立了稳固的政权,藏棋开始在西藏的寺院中流传开来。19世纪中叶,藏棋普遍流行。1846年初,到达西藏拉萨的法国神父古伯察在其著作中有:“鞑靼人和藏族人也会下棋,令人奇怪的是他们的棋盘与我们几乎完全相似”。不仅如此,当时还出现了藏棋理论书籍。据说在日喀则大竹卡的西藏本教(也有译为钵教)热拉雍仲林寺里,至今还保存着一部密芒阿即藏棋咒语经。进入21世纪后,藏棋活动蓬勃开展,2011年首次藏围棋软件在青海民族大学研发成功并正式投入使用,开创了藏族传统体育娱乐项目的开发使用先河。
2006年“夹棋”被青海省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给予财力和人力对藏族夹棋进行抢救与保护。近年来确立了青海海南州达娃太为藏族夹棋传承人,达娃太,男,1952年出生,藏族,农民,小学文化,其家族三代人在青海切磋棋艺。其祖父洛哇多太(1893--1967)的棋艺曾获得拉萨、拉卜楞、果洛等地上层贵族的称赞与嘉奖。父亲旦正加(1930--2004)的棋艺水平在青海贵南地区享有盛名。达娃太本人受家庭的影响,从小学习各式夹棋,2000年开始研习藏族夹棋至今,名望较高。
近年来,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藏族地区大力推广藏棋文化,在一些中小学了开展了藏棋兴趣普及活动,加大了这项活动的普及面。藏棋文化保护的一个重要措施是组建了西藏自治区藏棋协会。该协会获得西藏自治区政府、民政厅批准成立,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阿沛·晋源担任名誉主席,西藏多位专家学者在协会担任职务,有力地支撑了这项事业的发展与传承。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其余由青海省文化厅王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