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锡伯族歘嘎拉哈

项目编号:省Ⅳ-Ⅵ-7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锡伯族歘嘎拉哈


一、概述

  抓嘎拉哈(即是抓羊后腿的膝盖骨,每只羊仅有两枚),是锡伯族民间流传的一项传统的游戏活动。历史久远,至今不衰。目前,这项活动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

  抓嘎拉哈不受年龄限制,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玩,不受场地时间限制,室内、野外均可进行,充分表现出了它的灵活性,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2011年被辽宁省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历史沿革

  锡伯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东北三省,以沈阳市新城子区为中心。

  锡伯族是鲜卑的后裔。当拓跋鲜卑(亦称北部鲜卑)的主体,不断南迁,并入主中原时,其中一部分仍居留原地,在大兴安岭嘎仙洞一带看守祖庙,这一部分守庙的拓跋鲜卑人,便是今天锡伯族的来源。

  古时候,居住在大兴安岭的锡伯族人,过着游牧生活,他们为了寻求水草丰盛的地方,便赶着马群、羊群开始了向东迁移,住扎到一个山清水秀的肥沃土地上。

  每当游牧归来,锡伯男女集会嬉戏,杀羊餐饮,唯见啃完的羊膝盖骨小巧别致,形状各异,甚是有趣,便传递把玩,直至以兽皮铺于地下,集中数百个羊膝盖骨,争着抓抢,多者为胜,演变至今。

  清代,当锡伯族第一次大迁移,由大兴安岭南迁到盛京等地后,锡伯族的抓嘎拉哈游戏也随之在辽河一带扎根开花,特别是在辽宁省沈阳市新城子区锡伯族人高度集中的地方特别盛行。现在锡伯人的抓嘎拉哈游戏,在玩法上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进。




三、道具器材

  锡伯族的抓嘎拉哈游戏的主要相关器具制品主要有钢球一个,羊嘎拉哈(160--240)个、毡子等。




四、基本内容

  锡伯族的抓嘎拉哈游戏,是以二百个左右的羊嘎拉哈(一般从160—240枚)做为“子儿”。比赛时,把子儿都撒摆在炕毡上,抓“子儿”时,选手先将一个比元宵略小一点的钢球高高抛起,然后迅速从炕毡上抓起一大把嘎拉哈,等钢球从空中落到炕毡上反弹起,再往下落时,用抓“子儿”的手把它接住(钢球蹦起几下都可以,但必须在球未落下时把它接住),抓“子儿”时,手及全身各部位都不准碰动其它的“子儿”,已抓到手里的“子儿”也不许掉出。当然,接不到钢球也算失误。比赛场地是在火炕上,炕头、炕稍各一队。每队四人。他(她)们或坐或跪,两个代表队的运动员轮流抓“子儿”,直至抓光为止。最后,哪个队抓到的“子儿”数量多则算赢一局。每场比赛,一般以五战三胜为结局。

  比赛开始之前,各队选出大把(首席选手)坐在每队的首位。比赛开始时,由各队的大把争夺开始权,也就是哪个队先抓的权力。一般采取出手势,即由石头、剪子、布来决定。第一把抓完再交换对方第一把抓。然后,第二把、三把、四把,两队互相交换着抓,直到“子儿”抓完为止。第二轮是接第一轮,轮到哪位选手,哪位选手先抓,依次往下轮转,第三轮、四轮到五轮比赛全部结束为止。




五、传承与发展

  抓嘎拉哈游戏,是锡伯族的一项古老的民间文化娱乐活动,其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不可忽视,它丰富了锡伯族的文化生活,是一种益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传承与发展抓嘎拉哈游戏对于稳定社会,弘扬民族文化,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虽然抓嘎拉哈游戏由于受现代文化娱乐的冲击,传承发展遇到困难,有兴趣玩这个游戏的人日渐减少。但通过传承人、社会组织及政府的多方努力,目前传承与发展状况有所好转。

  上世纪80年代初,由乡、镇组织,大约二、三年举办一次抓嘎拉哈比赛。90年代以来,每年由沈北新区文化部门组织参予抓嘎拉哈比赛。至今,沈北新区每年搞抓嗄拉哈比赛,由乡、镇、村组织代表队参赛,市民委也组织各区、县选手来沈北新区比赛,来参加的选手每人都有奖品、纪念品,以鼓励和推动抓嘎拉哈活动在民间的发展。


  本章图片均由何贵文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