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诺日布

项目编号:区Ⅰ-NMVI-15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诺日布


一、概述

  在阿拉善地区,牧民的日常娱乐活动多种多样,其中,诺日布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在诺日布的棋牌文化中包含着蒙古族的民族特色,无处不洋溢着浓厚的草原文化气息。诺日布是蒙古族在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棋牌游戏,是蒙古族游牧狩猎文化的体现。

  诺日布又称“十二属相牌”,是蒙古族古老的传统棋牌项目。诺日布的棋子由布尔罕(佛)、浩日劳(法轮)、僧格(狮子)或者乌力吉乌塔素等三大力士与汉族十二属相组成,每种棋子各有四张,共六十张棋牌。诺日布的棋牌使用木材制作,工匠的雕刻手法十分精美,各种棋子的图案栩栩如生。诺日布不仅是蒙古族的一项古老棋牌游戏,同时也是蒙古族精美的民族手工艺制品。

目前,诺日布棋牌的流传区域主要集中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呼伦贝尔市以及锡林郭勒盟等盟市,其中,在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北部部分苏木地区,诺日布游戏的发展十分普及,在这些地区内牧民都将诺日布当成了闲暇之余娱乐益智活动的一种。与此同时,在蒙古国的东南部分省区中也有着诺日布游戏流传的身影。




二、历史沿革

  蒙古族诺日布棋牌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但是没有具体的文字记载,相传诺日布棋牌是在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后流行起来的。经过元明清三代,佛教进入蒙古高原后,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地区中,牧民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不断积累知识、观察自然规律,总结生产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并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早期诺日布棋牌游戏的雏形。之后,随着蒙古族的不断发展,诺日布游戏也逐渐成为了深受牧民喜爱的活动项目。同时,诺日布在当时也成为了蒙古族模拟士兵训练的一种方式,是极具北方少数民族特色的棋牌游戏之一。



三、道具器材

  蒙古族诺日布的棋牌制作材料有金属、石、木等材料,其中民间多用木质制作,木材则多选用不易裂缝的细丝木材。在阿拉善地区生长着一种名为“霸王”的灌木,其木质便是制作诺日布棋牌的优质之选。诺日布棋牌由制作工匠精心雕刻而成,棋牌的原型分别由布尔罕(佛)、浩日劳(法轮)、僧格(狮子)或者乌力吉乌塔素等三大力士与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组成,每种棋牌共雕刻四张,全套棋牌共有60张。诺日布的棋牌的形状多为小四方形,各自的图形分别雕刻在小四方形木块的正面,雕刻好的棋牌牌面栩栩如生,犹如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动物图画,呼之欲出。



四、基本内容

  诺日布的棋牌规则并不复杂,在开始之前,需要根据参与的人数把棋牌分成若干份数,这时由开头的人选择其中的任意一摞棋牌。为了表示敬意,一般先让年长者、妇女或客人先拿牌,随后剩余的参与者按顺序把牌拿完。此时若第一个人的手牌中持有“鼠”,则须将这张牌放下,这时这张牌为最大的一张,其他人则要把自己手中最没有用处的一张牌拿出跟在其后,最后第一个人再把这些拿出的牌按人数叠在自己前面,这叫做“盖房子”。在诺日布规则中,棋牌的大小顺序分别是布尔罕、豪尔劳、僧格或者乌力吉乌塔素、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虎、兔。

  在诺日布中轮到自己出头牌时,若手中除了一张“佛祖”外没有什么好牌时,则可以先抛出单张“佛祖”叫牌,抢先盖上一间“房子”。在诺日布棋牌规则中,吃了对方的棋牌叫做“盖房子”。最后,谁盖的房子最多谁就获胜,没有盖到“房子”的玩家,大家则会笑话他“露宿野外”。在诺日布棋牌中如果自己持有四张“马”,在出头牌时虽然没有轮到自己出牌,也可抢先出牌,这叫做“幸运四马”、“抢局”。蒙古人不仅在羊拐游戏中用使用此项规则,同样也用在诺日布。在诺日布中还有一种规则叫“吃对子”,其中有按十二属相的排列依次吃对子和不按排列任意吃对子等两种“吃对子”玩法。若第一个人没有对子牌,第二个人则可以先出牌。按十二属相排列出对子玩法比较难一些,若第一个人出了两张“兔”,第二个人必须用两张“龙”来吃,如果没有,则由第三个人接着出,以此类推。如果后面的人都没有“双龙”,那么“兔”就为大。这种情况下“兔”、“虎”、“牛”、“鼠”等小牌就能变大,叫做“以小欺大”或“臭豆腐涨价”。

  除此之外,诺日布还有一种适合少年儿童的益智玩法“五十两”。这种玩法中分别给15种棋牌赋予数值,其中“佛祖”价值十五两,“法轮”价值十四两,“狮子”价值十三两,之后依此类推到“兔”时只剩一两。游戏一般有2-3人参加,在游戏时先将60张牌平分为两份,再将每份牌以五张牌为一堆码在一起,共12摞。庄家可任意挑选一摞,其余人依次抓取并按顺序抓完,此时每人将手中的棋牌分门别类,把相同的棋牌放在一起,然后根据所剩单牌的大小分出赢“五十两”的输赢。如果你抛出的牌总积分超过了“五十两”,则称为“流局”或“淹死”,此时等于零分。

  诺日布的名称和规则在内蒙古各地区都有所区别,但大体一致。例如在额济纳旗和蒙古国“诺日布”叫做“曾大”;在呼伦贝尔新巴如虎地带,“诺日布”又叫做“巴依尔巴依胡楞”,汉语的意思是“喜笑”。



五、传承与发展

  关于诺日布的相关文字记载保存很少,诺日布主要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头传承延续至今。诺日布的第一代传承人西日布,1919年出生于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西日布老先生掌握的诺日布规则与传说都是从自己的先辈口中学习到的,西日布老先生是如今少数掌握着“诺日布”的各种玩法和起源传说等相关信息的诺日布专家,但由于西日布年事已高,现已不能清晰的描述诺日布的许多规则了。

  诺日布的第二代传承人是生于1967年的铁木尔萨那,目前任职于阿左旗乌力吉苏木文化体育工作中心。铁木尔萨那长期在最基层的文化站,从事辅导牧民群众的文化工作。铁木尔萨那向牧民学习了多种蒙古族传统棋牌游戏技法,同时铁木尔萨那还会对民族中小学的学生传授诺日布游戏的相关知识与技法,是目前能较为完整掌握“诺日布”游戏的传承人之一。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其余均由阿拉善左旗文化馆提供。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