歘嘎拉哈是满族的一项民族传统游戏,所属地为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歘”为动词,是指玩嘎啦哈的动作或行为。“嘎啦哈”又称“噶什哈”、“喀赤哈”,源于满语“嘎出哈”。《五体清文鉴》将“嘎拉哈”称作“背式骨”,列入“戏具类”中。《清文汇》书则称“嘎拉哈”是小孩子的一种玩具。成六面形,其中上下左右四面分别称作“坑儿”、“真儿或珍儿”、“背儿”、“轮儿或驴儿”。最开始多以鹿、獐、狍、糜等野生动物的蹄腕关节部的距骨做成,用以象征游猎民族的勇敢和财富,财富多的人家甚至把“嘎啦哈”作为女儿出嫁的嫁妆,显示出满族尚勇武,重视荣誉的民族精神。现在的嘎拉哈多以猪羊等家畜的蹄腕关节部的距骨制成。嘎拉哈的玩法多样,对于提高人的手脑协调能力、灵敏能力、培养专注力、促进人际交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嘎拉哈的活动方式十分灵活,对场地设施的没有较高的要求,炕上、桌上、地上、场院都可以进行,参加人数不限,老少皆宜,是满族喜闻乐见的一种竞技活动,也是传承悠久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游戏,是满族原生态狩猎文化的宝贵遗存。
歘嘎拉哈的非遗所属地为吉林省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地区,吉林市北三十公里。《吉林外纪》称乌拉街为“峰呈东岭,屏列一方,水漾松花,带环三面,是布特哈乌拉之形胜也。”全镇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0公里,幅员面积188平方公里。乌拉街镇是满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吉林乌拉为满语,意为沿江的城。乌拉街镇曾是明朝海西女真乌拉部所在地,清王朝尊乌拉街为“本朝发祥之地”,有“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有考证认为歘嘎拉哈自女真人时代就开始出现了,女真人属游牧民族,把鹿、獐、狍、糜等猎物宰杀后取下“背封骨”,把附着在骨上的筋肉去掉,晾干,就制成了“嘎啦哈”。人们喜欢把“嘎啦哈”积攒成堆,以炫耀武力和财富,妇女儿童喜欢把玩嘎啦哈,逐渐形成了游戏的形式,流传数百年,经久不衰,后经过满清不断传播和发展,成为深受东北地区人们所喜爱的一项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游戏。
清初,徐兰在《塞上杂记》中对“弹嘎拉哈”游戏有下述的记载:“为此戏者,各记一骨为马儿,以二骨卜地,分甲乙,珍先于鬼,背先于梢。甲以骨若干对抛于地,珍、鬼、背、梢从其类以弹之。间有竖立者,愁必负,因其类之,难得也。中则取,若弹此而击彼,则前之所取,皆罚出。不中,乙检余骨复抛而弹。终计所得之多寡为胜负。马儿为人得去,倍其数以续。”景爱在《满族人的嘎拉哈游戏》一文中,将“马儿”解释为类似于打麻将时投掷的骰子。杨宾在《柳边纪略》记载:“宁古塔童子相戏,多剔璋糜鹿腿前骨,以锡灌其窍,名噶什哈,或三或五堆在地上击之。中者尽取所堆,不中者与堆者一枚。多者千,少者百,各盛于囊,岁时闲暇,虽壮者亦为之。”(宁古塔,满语地名,今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长汀镇古城村。)可见清代,人们对玩欻嘎拉哈的喜爱和流行程度。
到民国以后,“弹嘎拉哈”游戏的方法又有了一些改变。例如掷“马儿”的方法通常是:如五人游戏,则取出五个“马儿”,每人各掷一次,以“珍儿”出现的多少区分先后,如果两人“拼珍儿”数量相同,则再取“马儿”,以别先后。这种以“珍儿”出现的多少来区分先后的方法,称作“撂珍儿”。游戏时,每人要投入数量相同的“嘎拉哈”,称作“入子”。然后将大家的“入子”集合在一起,按着先后次序依次游戏。第一人将“嘎拉哈”掷之于坑,是“珍儿”者尽取之,然后按着“驴儿”、“坑儿”、“牛儿”的类别同类相弹,击中者任取其一,如果弹“驴儿”而误中“坑儿,或“牛儿”,则属于犯规,这时就要让给下一个人去玩。按着“撂珍儿”所定的顺序,轮流游戏,直到全部“嘎拉哈”取尽为止。最后以每个人所得“嘎拉哈”数量的多少决定胜负。室内游戏除“弹嘎拉哈”以外,还有“撂嘎拉哈”、“拉珍儿”、“拉牛儿”、“搬珍儿”、“检因儿”、“砸大锅”等多种方式,主要是未成年的男孩子参加,成年人参加者甚少。在上世纪70、80年代成为东北地区少年儿童流行的游戏。
歘嘎啦哈活动场所较为灵活,有相对平稳的平面即可,对于参加人数没有固定的限制,玩法变异性较大,亦可随时创编。现在流传下来的主要玩法可以分弹,抓、搬、赶和泼等几种,即弹珍儿、抓背儿、打嘎拉哈、抡暴子、赶羊等。例如,抓法:玩者多为年轻妇女或女孩,将嘎啦哈撒于炕上,手执鸡毛毽或内装石子或谷粒的小布口袋,上抛,按规则抓起若干嘎啦哈,再将毽子或口袋接住,以抓接迅速准确为胜。搬法:将嘎啦哈撒于桌面,视其“真儿”、“轮儿”、“坑儿”、“背儿”的分布情况,在将小口袋抛起的空隙里,将嘎啦哈按照某种顺序,依次搬成同样的面。弹法:多为全家人或小伙伴们共同玩耍,冬闲时节,将嘎啦哈撒于炕上或院内,分伙弹,每伙若干人,分头上场,弹中对方嘎啦哈可归为己有,直到将对方嘎啦哈弹完为止等等,是在休闲时间里很受欢迎的一种传统游戏活动。
主要传承谱系:第一代:张百春(女)1865——1930;第二代:石玉秀,1895—1970,张百春之女;第三代:张荣波,1945年出生,石玉秀之女;第四代:王月英(女)1953年出生,张荣波侄女。
歘嘎啦哈在上世纪70年代在东北地区广泛流行,不仅是民间在闲暇时间休闲娱乐的主要手段,也在广大中小学中广泛流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成为“七零后”、“八零后”的历史记忆。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歘嘎啦哈也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国家提倡和落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后,嘎啦哈又重新回到了历史的舞台。2009年,吉林市开始加大宣传和挖掘力度,广泛传播嘎拉哈的故事,并于2010年将故事编成剧本立戏上演。2011年开展嘎拉哈的大型模展。2012年,将嘎拉哈列入学校体育教学内容。2013年开展全民比赛活动,并将嘎拉哈列入本地区莫勒真大会比赛项目。近年来,吉林市龙潭区满族学校在每年的春秋两届运动会上,都将嘎拉哈列入正式比赛项目,并在平时进行培训,总投资60000余元。同时,还将这种游戏的传说故事编入书里,准备编成剧本演出。此外,还定期举办嘎拉哈培训班,使广大青少年对这项活动有更多的了解。
本章图片均由吉林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非遗管理处非遗管理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