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尔罗斯的“蒙古族扔砣”源于扔砣子,“扔驼子”的蒙古语原为投掷的意思。大约在13世纪左右就已经出现,曾是牧民们在闲暇时扔石块进行竞赛的活动,后来在蒙古族士兵们中推广,用于训练体能、游戏娱乐以及放牧生活。扔砣游戏主要在查干花镇一带流传,尤其是在达尔罕屯世代传承,因而也被称作“达尔罕扔砣”。在信息不发达,物质生活较为落后,娱乐文化生活缺乏的年代,每到农闲,蒙古族村屯居民们就聚在一起玩扔砣游戏。
游戏时人数在两人以上,不设上限,虽然简单,但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和娱乐性。扔砣反映了草原游牧和狩猎的传统民族特征和实用功能价值取向,能够锻炼人们力量、速度等素质、手眼配合的协调以及准确的目测能力,体现了蒙古族原生态的生活习俗,具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对了解和体验蒙古族传统的生产、生活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
“扔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地为前郭县地区(与“蒙古族打唠唠”为同一申报地,其地理位置与人口和民族的分布情况参阅“蒙古族打唠唠”)。以查干花镇达尔罕为重点传承地,包括周边的昂格赉、哈日道宝等蒙古族村屯。
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记载,13世纪蒙古族人民闲暇时扔石块的民间活动为扔砣子的雏形,随着蒙古族民众的世代沿袭,在人口密集的半农半牧地区广泛流传,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扔砣游戏。据传承人口述,扔砣游戏出现在清朝末年,人们主要利用农闲、节日等休闲时间进行,游戏者一般为男性。
长期以来,扔砣子游戏在半农半牧的蒙古族地区比较常见,由于这些地区人口稀少、地域空阔,便于活动,为该游戏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如,在前郭尔罗斯西部的蒙古族村屯,扔砣子曾一度是家喻户晓的游戏,用于游戏、比赛和健身,甚至在节庆时还进行一些竞赛表演。在查干花镇达尔罕屯,一直保留“扔驼子”的民间游戏活动。每逢冬季农闲时,村屯内的空地上经常聚集着几十位、甚至数百位民众,由青壮年男子进行的扔“砣子”比赛,场面十分热闹。近年来,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随着现代中国城镇化变迁,参与扔砣游戏的人越来越少,“扔驼”活动濒临失传。
游戏用的砣子一般是以铅为主要材料,由村民自己制作而成,形状成半饼状。达尔罕扔砣的砣子多为牧民自行制作,据传承人口述。“砣子”一般由铅制成。铅砣为圆饼形,直径大约7、8公分,厚度约半公分,约重0.5公斤左右。上面略凸。底面略向内凹,以保持“飞砣”落地的稳定性。儿童玩“扔砣”游戏时,如果没有铅砣,就直接拿瓦片、铁片等物代替。铅砣的制作体现出个性化的特点,很多人在上面刻上字或画上画,以区分于其他人的砣子,成为艺术品和收藏品。“扔砣”代表性传承人家中珍藏了祖辈遗存的铜质砣子一件和四件铁质砣子。在郭尔罗斯博物馆存有珍藏的铅制砣子,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时整理出一些相关的图文资料。
扔砣游戏是一项群体性项目,至今已有四代传承人,第一代传承人:陈满达(1897~1951)男,蒙古族。第二代传承人:丹巴(1920~1982)男,蒙古族。第三代传承人:陈乌恩(1942~)男,蒙古族。第四代传承人:陈广昌(1969~)男,蒙古族,包文生(1948~),蒙古族,也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由于传统游戏受地域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加之受现代娱乐项目发展的冲击,使此项游戏只限于前郭尔罗斯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流行。近年来,管辖达尔罕村的查干花镇在举办那达慕大会时,将其设为比赛项目,但因为参赛人员相对较少,有时只能列为表演项目。目前,扔砣游戏比赛的参加人数少,竞技水平相对滑坡,有着较高比赛技能的选手年事偏高,青少年的传承意识淡薄,兴趣不高,使扔砣游戏越来越处于濒危状况。为了保护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前郭县文化部门在挖掘、整理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过程中,已经制定了保护计划,并在采取有力措施,主要包括:(1)进一步全面深入细致地开展普查工作,彻底摸清该项目的历史渊源、发展阶段、文化传承以及研究价值等全部状况;(2)将普查所获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并进行理论研究等;(3)加大培训力度,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扩大扔砣子传承队伍等。
本章图片均由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非遗管理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