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蹴鞠

项目编号:国Ⅰ-Ⅵ-17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蹴鞠


一、概述

    蹴鞠是中国古代特有的足球运动,“蹴”即用脚踢,“鞠”是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的意思。蹴鞠所用之“鞠”,可上溯到石球。石球在约十万年前的丁村文化遗址首先出土,四万年前的许家窑文化遗址大量出现。蹴鞠传说为黄帝所作:“蹴鞠,传言黄帝所作(刘向《别录》)”。《战国策》和《史记》是最早记录蹴鞠的文献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齐国都城临淄流行蹴鞠活动,后者则记载,蹴鞠是当时训练士兵、考察兵将体格的方式(“蹹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随后,蹴踘由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二、历史沿革

    《战国策·齐策》中记载齐国首都临淄人的生活时说:“临淄之中七万户……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
“蹴鞠”一词,最早载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游说齐宣王时形容临淄: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蹋”即“蹴”,踢的意思。“鞠”,球,即古代的足球。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西汉时身为“安陵阪里公乘”的项处,因迷恋“蹴鞠”,虽患重病仍不遵医嘱继续外出蹴鞠,结果不治身亡。其后蹴鞠一词在《汉书》中多次出现。汉代的《西京杂记》、《盐铁论》、《蹴鞠新书》、《刘向别录》中都有关于蹴鞠的记载。两汉三国时期,蹴鞠发展较快。首先,娱乐性蹴鞠得以继承。有“康庄驰逐,穷巷踏鞠”,“上以弓马为务,家以蹴鞠为学”的记载。其次,出现了表演性蹴鞠。从汉画像石上图4所描绘的蹴鞠表演来看,有单人蹴1鞠、单人蹴2鞠、双人边击鼓边蹴鞠等形式,有足踢、膝顶、双腿齐飞、单足停鞠、跃起后勾等技术动作,且出现了女子蹴鞠,有人称之为“蹴鞠舞”,是百戏中的重要节目。其次,还出现了竞赛性蹴鞠。这种蹴鞠一般设有鞠场,鞠场呈长方形,一般为东西走向,设有坐南面北供观赏的大殿,四周有围墙,称为“鞠城”。具体的蹴鞠方法在东汉李尤的《鞠城铭》有所说明:“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法月冲对,二六相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端心平意,莫怨其非。鞠政犹然,况乎执机”!
    唐代时,蹴鞠仍是一项很普遍的运动,杜甫有诗曰:“十年瞰鞠将雏远,万里秋千风俗同”。但是,却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三:一是有了充气的球:《宋朝事实类苑》中载:“颜师古注,霍去病芽域踢鞠云:‘鞠以皮为之,实以毛,蹴蹋而戏也。’颜谓鞠乃如此,至晚唐己不同矣。”徐坚《初学记》:“今蹴鞠曰戏毬。古用毛纤结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二是设立了球门:《文献通考》“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岂非时鞠之变欤?”三是踢法多样:双球门踢法:唐人仲无颜《气球赋》中有记载。单球门踢法:从《蹴鞠图谱》中可窥一斑。无球门踢法:一人或几个人单独踢,称为打鞠;二人对踢叫白打;三人以上共踢称为场户,如三人场户、四人场户。
    到宋代蹴鞠活动更为普及。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为乐。元代钱选所绘《宋太祖蹴鞠图》,便是描绘宋太祖赵匡胤与赵炅、赵普等人踢球的场面。市民也常常在御街和横街玩蹴鞠:“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女子中也有蹴鞠活动,不少宋代铜镜中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宋代陶枕也描绘了民间少女踢球的情景。不用球门的踢法逐渐规范。这种踢法叫做白打。从一人场到十人场。“一人场”由参加者逐一轮流表演,称为“井轮”。除用足踢外,头、肩、臀、胸、腹、膝等部位均可接球。使球高起落下称为“飞弄”,使球起伏于身上称为“滚弄”。它以表演花样多少和技艺高低决定胜负。二人以上至10人分别称为二人场、转花枝、流星赶月、小出尖、大出尖、落花流水、八仙过海、踢花心和全场,各有规定的踢球路线。用上身触球称为上截解数,膝以上部位触球称为中截解数,用小腿和脚踢称为下截解数。出现蹴鞠组织并有社规,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蹴鞠艺人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宋人谈到蹴鞠的价值,称赞“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本来遵演神仙法,此妙千金不易传”。又说:“巧匠圆缝异样花,智轻体健实堪夸。能令公子精神爽,善诱王孙礼义加”。不但能令人健身、愉快,还有助于领悟礼义,体现了蹴鞠观念的发展与变化。
    辽金元时蹴鞠是朝廷节庆的节目之一,“皇帝生辰,乐次。……酒六行,筝独弹,筑球”。金元时大戏曲家关汉卿在《不伏老》的散曲中,自述平生喜爱地说:“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元代无名的氏散曲说:“见游人车马闹,王孙争蹴鞠”。说明蹴鞠在当时十分普及。男女对踢在宋元时也屡见不鲜。元曲中说:“似这般女校尉从来较少,随圆社常将蹴鞠抱抛,占场儿陪伴了些英豪。那丰标,体态妖娆……”。这种情景在文物中也有反映。现藏历史博物馆和湖南博物馆有两块足球纹铜镜,镜背面的浮雕就是一对男女对踢。但这些女性是专门陪人踢球的艺妓而不是普通妇女。
    明朝,蹴鞠仍在广泛流行,明代出现了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业作坊,出售各式各样的鞠(时名为“健色”)。在《蹴鞠图谱》中著录“健色名”有24种(有人称为“有品牌的商品鞠”),在《蹴鞠谱》中著录“健色名”有40种。明初时期《蹴鞠图谱》中圆社锦语有45个,到明朝中后期,在《蹴鞠谱》中圆社锦语发展到130个。
    到了清代,史籍上有关足球活动的记载就寥寥无几了。满族人曾将其与滑冰结合起来,出现了“冰上蹙鞠”的运动形式。清初每年冬天在太液池(今北京北海公园)举行冰嬉典礼,“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每年农历十月,“每旗照定数各选善走冰者二百名,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弓箭、球架”。冬至后九日,皇帝“驾幸瀛台等处,陈设冰嬉及较射天球等伎……”。冰嬉的内容还有冰上蹙鞠、打滑挞、冰上杂戏、冰床(凌床)、速滑等。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基本上被欧洲的现代足球所取代,而踢毽子作为“蹴鞠之遗事”(宋高承《事物纪原》),而得以继承与发展。



三、道具器材

    1.直接对抗
    有球门的蹴鞠比赛又可分为双球门的直接竞赛和单球门的间接比赛。双球门的直接竞赛是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蹴鞠的主要方式,被用于军事练兵。进行直接对抗比赛时,设鞠城即球场,周围有短墙。比赛双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门;场上队员各12名,双方进行身体直接接触的对抗,就像打仗一样,踢鞠入对方球门多者胜。
   2.间接对抗
   在专门的竞赛场地--鞠城,球门两厢对应,两边队员相对进攻,进球为胜由双球门竞赛演变而来的单球门间接比赛是唐(公元618年-907年)宋(公元960年-1279年)时期蹴鞠的主要方式,主要用于为朝廷宴乐和外交礼仪竞赛表演。进行间接对抗比赛时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在球不落地的情况下,能使之穿过风流眼多者胜。
   3.白打
   无球门的散踢方式称作白打,历时最久,开展得最为广泛,有一人到十人场户等多种形式。白打则主要是比赛花样和技巧,亦称比赛“解数”,每一套解数都有多种踢球动作,如拐、蹑、搭、蹬、捻等。古人还给一些动作取了名字,如转乾坤、燕归巢、斜插花、风摆荷、佛顶珠、旱地拾鱼、金佛推磨、双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中国古代的蹴鞠特别重视技巧,蹴鞠时的花样和动作叫解数,用肩、胸、背、头控球的解数叫上截解数,用膝盖、腰部、腹部控球的解数叫中截解数,用小腿、脚面、脚踝、脚尖、脚跟等部位控球的解数叫下截解数。三种解数可以根据球的落点和位置的不同,临时组合而成为成套的解数。在唐宋时期的蹴鞠比赛中,蹴鞠队员要巧妙地使用各种解数将球踢至对方球门,我们今天常说的“使出浑身的解数”就是从这里来的。



四、基本内容

    2006年,蹴鞠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做好蹴鞠的传承与保护,临淄建立了足球博物馆,向观众展示作为足球起源地的灿烂的中国蹴鞠文化。经过十多年来的努力,为蹴鞠的保护、传承、传播作了大量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传播活动。

    近年来每逢清明节,在淄博市临淄足球博物馆都会举办仿宋蹴鞠比赛。仿宋蹴鞠队员从入场、行礼到分组对抗比赛,都按照古代蹴鞠比赛的规则进行。比赛中,大家身着古风古韵的服饰,保持流畅的动作,颠球、传球、渡球。鞠被队员们一次次地渡过风流眼。双肩背月、旱地捞鱼、峰回路转,虽然比赛规则和表演形式不同,但队员们精湛的表演都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马国庆是蹴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马国庆在回顾十多年蹴鞠伴随他走过的岁月后,他说:“蹴鞠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经过2000多年的风雨变幻,今天,它又充满了活力。它也是我们淄博的名片,它给我们淄博市打开了一扇对外交流的窗口,当年齐国的强大源于它开放包容的胸襟,今天,我们生活在齐文化发祥地淄博,有责任传承、践行这种开放包容的精神。”


   本章所用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传承人马国庆先生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