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永登硬狮子舞

项目编号:省Ⅲ-Ⅲ-2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永登硬狮子舞


一、概述

   舞狮,又称“狮子舞”,是一种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古老民间艺术,多在节日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瑞兽,寓意吉祥如意。在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中,舞狮可以驱邪避鬼,消灾除害,并且可以达到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在中国,舞狮可分为南狮和北狮两大类别,其中甘肃省兰州市的永登硬狮子便是我国北狮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舞狮。

  永登硬狮子传承久远,同时还带有独特的异域风格。由于永登地处古丝绸之路要道,在古时,永登是中原汉族与其它中亚民族文化的交融之地,是东西方文化的重要汇集地,永登留有众多古代遗风和西亚习俗。因此,在永登硬狮子中也处处透着异域的特色,其中引狮人的白眉毛、高鼻子、红胡子和尖帽子的独特胡人装扮就颇具异国风情。与我们常见的舞狮表演相比较,永登硬狮子体型高大威武,整个狮子重量极重,舞狮者需要有强壮的臂力与耐力才能舞动硬狮。其表演起来威猛、凶悍,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是我国西北地区舞狮表演的独特代表之一。



二、历史沿革

  据永登硬狮子的传承人冯德培老先生介绍,永登早在明朝就有了大型舞狮表演,在当时主要是少数民族在玩舞狮,方圆三十里的舞狮都是由永登传出的。据说当时的狮子头便是由印度传入的硬狮头,在永登硬狮子引狮人的服饰中也融合有古印度的元素。到目前为止,永登硬狮子仍流传于永登县城关以及中堡镇何家营村和金嘴乡兰草村等地方。



三、道具器材

   永登硬狮子体型雄伟,狮头硕大,占据着整个狮子大部分重量,在永登当地就有着“九斤狮子十斤头”的说法。以前永登硬狮子的主要制作材料是用泥土制成,整个狮子可重达二百余斤,因而对舞狮者的力量有着严格的要求。目前,永登硬狮子的制作材料有所改进,但永登硬狮子的整体重量还是不可小觑,在传承人冯德培的家中仍然保存有重达48斤的永登硬狮头。

  永登硬狮子头的制作过程非常精细。首先要制作好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贴上一层层的布和纸,大约六层后,再用黏土、石膏粉与胶水调和后涂抹在模型上,最后再涂抹颜料。制作好的硬狮子头嘴巴和眼睛都可以活动,其脑门宽且隆起,天庭饱满,下颌裂开。狮子的眼窝很深,眼球鼓,鼻根深陷,毛发呈卷曲状。整个狮头色彩鲜艳,体积庞大,给人以威猛之感。

  与一般软狮子不同,永登硬狮子的狮身也是“硬的”。硬狮子的体态高大,制作难度较高。现代的制作材料有所变化,狮身硬架子的自作材料,以前采用柳木制作,现在用竹片替代。为了减轻重量,狮皮的自作材料也由原来的羊毛毡替换成了红布,并在上面粘上毛发。在在狮毛的使用上,以前硬狮子毛用的是牦牛毛,由于牦牛毛稀少难寻,后来采用马毛,但是马毛容易着火,于是现在改用纤维材料替代马毛,制作好的整个狮身显的高大而有形。

  以代表性传承人冯德培家中的硬狮子为例,永登硬狮子总长为3.9米,狮子头长0.8米,宽1.2米,脖子长1米;身长2.1米,身高约1.7米,支架长0.8米,高约0.78米,尾巴长0.6米;头上有2个角,直径大约0.15米,还有7团头发;眼睛长0.26米,宽0.15米;鼻子长0.25米,宽0.40米;眉毛长0.55米;嘴长0.4米,宽0.8米。狮子整体高大、威武庄严。永登硬狮子把狮子的威武、强健、凶猛之势展露的淋漓尽致。



四、基本内容

   永登硬狮子的表演会伴随着震天的鞭炮声入场,随后鼓、锣、钹等演奏乐器也会一起齐鸣,随着铿锵有力的乐器节奏。在永登硬狮子的表演中,都会有一位头戴尖角帽,挂有红胡须,身着胡人服饰,手拿绣球的引狮人与硬狮子共舞,引狮人是整个表演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引狮人具有一定的武术功底,采用各种招式挥舞着绣球,一会藏其身左,一会藏其身右,将狮子引诱做出各种寻找和抢夺绣球的动作,并在整个表演中不停的与狮子互动,在引狮人与狮子的各种互动表演中,把狮子的各种神情,心态,展现的栩栩如生,颇具神韵。 

  永登硬狮子的整个表演过程中并非是即兴发挥、随意走动,而是在整个表演过程中贯穿了八卦图形来引导舞狮走位的。在表演开始时,狮子入场要先从八卦的西北艮位沿场地外围舞转一圈,这一圈代表着八卦内的三百六十度周天,其中狮头必须始终对着场地中心;之后再从起点进场,左右各行数步后,向正东方向两拜首,要在场中表演“两皮煞”,这其中代表了八卦的阴阳两相;随后再表演“三多”,象征着天地人三合;接着是跑八门,即八卦的乾、坤、坎、离、巽、震、艮、兑八个方位,其中正四门即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斜四门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位。整个舞狮的表演时间将因场地的大小而不一,在小场中表演舞狮全程一般需要5到6分钟,大场则是需要10分钟左右。表演中,狮子做出腾、卧、跃、扑等各种动作,在这些动作中意蕴着天地人的三合,通过狮子在八卦图中的舞动达到拜天拜地拜人的效果,表达出了对狮子辟邪、祛灾、降福、图吉的原始信仰与图腾崇拜。



五、传承与发展

   永登硬狮子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冯德培老先生现居住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的城关镇。冯德培老先生的太爷爷本是山东平邑县人,是在清朝中叶从军西戍才来到永登的,那时永登还叫平番县。冯德培的太爷爷在家乡就以武艺高超而闻名,因此在军中很快就被提拔为军官,退役后就留在永登成家立业。当时永登硬狮子的狮子头是泥做的,重达二百余斤,轻则八九十斤重,没有一定武功根底的人根本举不起狮子,更何况舞狮过程中还要做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传承人冯德培的太爷爷、爷爷和父亲都是练武之人,受家族习武之风的影响,冯德培五、六岁便开始习武,早晚练武,干活之余就练拳。到现在为止,冯德培有家传四套拳法分别为:九龙环子拳、太祖上殿、海底捞月和燕青单拳。同时冯德培还习得刀枪棍剑,如无首棍、九龙排子棍、水仙排子棍、扑刀和单刀等。扎实的武术功底也为冯德培舞硬狮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若从冯德培的太爷爷算起,到冯德培这一代已是永登硬狮的第四代了,可谓是武术世家和舞狮世家。

  目前,永登硬狮子的传承是秉着自愿性的原则,愿学就教。冯老先生自家的院子就是永登硬狮子舞的传习所,冯德培在家中置办了150斤的杠铃,平日就会和徒弟们一起练习,增加臂力。目前在冯德培老先生一家三代的努力下,已招有60多名学生。在平日里便先教习学生们武术的各种基本功,其中冯德培的孙子孙女也在其中,但喜爱舞狮的年轻人越来越少。目前,冯德培老先生年事已高,传承活动主要由其女儿冯建香、冯建雯和外孙宝玺负责。

  2007年,永登硬狮子被列入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还被兰州市列入兰州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甘肃省省级第三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永登县文化馆也对这一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帮助冯德培对硬狮子进行保护、挖掘、传承、制作、组织表演等工作。2008年永登硬狮子参加了当地安宁区举办的《中国狮王、鼓王大赛》,并获得了“狮王”的称号。甘肃电视台、兰州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在近年来也曾先后来到冯德培老先生的家中进行参观与采访。借助现代传媒工具,永登硬狮子逐渐跨入了更广阔的天地。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代表性传承人冯德培先生提供。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