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潼南区民间狮舞

项目编号:市Ⅰ-Ⅲ—6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潼南区民间狮舞


一、概述

   潼南区位于重庆市西北角,建县于东汉年间,文化底蕴深厚。潼南狮舞与当地的人民群众节庆生活息息相关,红白喜事、开业庆典,尤其是春节、清明节,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潼南狮舞分布于潼南区全境,辐射周边区县,遂宁、合川、安岳都有零星分布。重点区域为:梓潼镇、龙形镇、崇龛镇、柏梓镇、卧佛镇、小渡镇、上和镇、双江镇、玉溪镇等。区内规模较大的狮舞队伍有龙形周家狮舞队和梓潼谢家狮舞队,其传承历史都在100年以上。潼南狮舞以“摆阵”和“破阵”为显著特征,演员与观众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形成了演员与观众共同参与的鲜明特征。

    潼南狮舞至今已保存下来近70个阵法。狮子技艺高超、动作协调。笑和尚欢乐亲切、滑稽幽默,猴子顽皮活泼、变化多端,其间还融进了趣味知识、小魔术等。音乐对比性强,摆阵讲究,破阵惊险,融舞蹈、杂技、魔术、气功、武术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舞蹈性和观赏性,地域文化色彩鲜明。



二、历史沿革

    潼南狮舞产生于何时不详。据《潼南县志》载:现在的潼南人大多是湖南湖北两省入川移民的后代,潼南民间狮舞系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期间,由各省移民入川时带来,应为湖广狮舞的缩影。据不少传承人自述,自家的狮舞属“南北派”(湖南入川的是南派,湖北入川的是北派)。根据“非遗”普查到的狮舞活动情况看,1949年以前较普遍,人们认为:“狮子进了门,这一年里人丁才平安,家畜才兴旺。”故此狮舞很受群众欢迎。解放初期,尤其以土改时狮舞特别兴盛。1957年后,稍有减退。“文革”十年及稍后几年,民间传统艺术被视为“四旧”几乎全部绝迹,狮舞也不例外。八十年代始,狮舞开始复苏。



三、道具器材

    乐器:鼓、锣、钹、唢呐、二胡;

    狮子头:长:0.6米,宽:0.6米;

    狮子皮一张:长:1.8米,宽1米;

    狮尾:长;0.4米,尾直径:0.06米;

    狮子嘴里的含宝:用竹子编成直径0.07米的圆球,染成红色缝在嘴里;

    笑和尚面具:长:0.3m,宽:0.2m,用桐子树木头雕成;

    绑腿:用黄布制成长:2m,宽:0.7m,共两付;

    文刷:用山牛毛尾巴制成;

    掌盘:盘底用木头,盘沿用竹子做,大小不限;

    其他:八仙桌、长条凳(根据表演需要确定数量),香蜡纸烛、大米、筷子、镜子、碗盆、玻璃杯、红绸对联等。



四、基本内容

    潼南狮舞的表演内容涉及到民间传说、历史典故、民俗风情、传统道德、宗教礼仪等诸多方面,呈现的动作套路中蕴含了舞蹈、杂技、传说故事、游戏、武术等多种元素。狮舞的角色主要有:和尚一个,猴子一个,狮子一只。

    舞狮的过程主要分两部分,即“破阵”和“探祖”。

    (一)破阵:破阵是狮舞最主要的部分。它由请玩狮子的主人摆设某一个阵式,然后舞狮者用相应的表演完成该阵式所要求的任务。阵式的布设和破阵方法都是约定俗成的,有长期以来公认的标准和破阵程序。在各个阵法的表演中,既有摆阵人的才智,又有破阵人的智慧。

    潼南狮舞阵法繁多,共有108个,包括36大阵和72小阵,大阵多在高台表演,难度较大,小阵多在地面表演,难度相对较小。现在经常表演的阵法有:

大阵(26个):《天门阵》、《万仙阵》、《天波府》、《十王朝地藏》、《打雁回朝》、《壁上挂灯》、《翻天印》、《阉狮子》、《破血河》、《五龙归位》、《蛤蟆下枯井》、《乌云遮天》、《盗扇》、《上天梯》、《二龙抢宝》、《过奈河桥》、《八阵图》、《火焰山》、《十八罗汉》、《太公钓鱼》、《空中取宝》、《干神仙下凡》、《美女梳头》、《犀牛望月》、《长蛇阵》、《拜吞口》。

    小阵(29个):《九连环》、《梦中哭竹》、《乌龟抱蛋》、《开四门》、《春鼠耕地》、《团鱼抱蛋》、《月下攻书》、《太子攻书》、《海底捞针》、《魁星点斗》、《天鹅下蛋》、《火烧摇钱树》、《猛虎跳埂》、《王强卧冰》、《天下一人》、《一品当朝》、《点太字》、《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上上大吉》、《双门神》、《唐王叫化为天子》、《石龙过江》、《狮子辗青》、《拜佛爷》、《独桩取宝》、《朝南海》、《鲤鱼跳龙门》、《阴钱换阳钱》、《倒挂金钩》。

    (二)探祖:破阵之后,狮子进入主人的家中,进行一系列的驱邪祈福的仪式称为探祖。

    潼南狮舞气势宏大、技艺高超、难度较大、音乐对比强烈、破阵惊险、十分好看,且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在不同的场合表演的内容也有所不同。例如,正月初一至十五春节期间的表演和平时的红白喜事、庆典礼仪等各种活动所使用的音乐曲牌各不相同。音乐与狮舞结合紧密,既有耍狮的风格,又有舞狮人韵味,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五、传承与发展

    潼南民间狮舞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影响深远,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现在潼南区虽有大小民间狮舞队16支活跃于区域内,但是愿意学舞狮的青年人却越来越少,其传承面临着较大困难。近年来。潼南区已加强了对这一传统艺术的保护,建立了非遗传承基地——舞狮进校园(潼南区梓潼中学),力争将潼南民间狮舞发扬光大。


  本章图片均由潼南县文化馆提供。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