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坂田永胜堂舞麒麟

项目编号:国Ⅲ(扩)-Ⅲ—43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坂田永胜堂舞麒麟


一、概述

  麒麟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吉祥仁兽,客家人视之为吉祥物,民间俗有“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的说法,舞麒麟被后人延续为在各种喜庆日子里的好时好运、百事兴旺、生意兴隆等吉祥恭贺的参拜。

  广东省深圳市坂田永胜堂麒麟舞是根据“麒麟永远胜利”的意义而命名的,由坂田永胜堂麒麟队创始人熬头四(花名)于1840年创编。随着永胜堂麒麟队的发展,至今已有169年的历史,传承至今已经有十一代。

  每逢春节拜年、娶妻迎亲、新宅落成等喜庆活动,坂田永胜堂麒麟队便被受邀前往表演舞麒麟。随着多年的不断出场表演,客家节日喜庆习俗的文化现象也逐渐深入到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中。舞麒麟也由原来单纯的节庆和民俗活动演变成群众业余文化活动和强身健体活动,并逐渐形成了坂田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氛围。




二、历史沿革

  坂田永胜堂麒麟队是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组建的,当时为了避免强盗及外村人的欺负,坂田村村民外请了一位花名为“敖头四”的教头回村,村民们希望从他身上学到一些拳脚功夫,用来防身。后来,“敖头四”在坂田村成了家,正式定居了下来。为了增加习武人的兴趣,同时增加收入,熬四头根据猫的动作创编了永胜堂麒麟舞,组织居民习练舞麒麟,创建了一支名为“永胜堂”的麒麟队。在岁时节庆期间,麒麟队到各村落进行舞麒麟表演。“坂田永胜堂麒麟舞”的名称蕴涵着人们对麒麟的尊崇,同时也代表当时人们对结束战争的期望。

  在组建麒麟队时,祖师爷“熬头四”定下一些必须遵守的规矩,一直沿袭至今,如新队员入行时要拜师,要在祖师爷的神位前上三柱香,并告诉祖师爷自己的姓名,还要在神位前接受堂主(负责人)的师训;新手学舞麒麟前要先学习武术,从扎马步开始,基础不牢,不准学习舞麒麟动作;队员学习到技术后,不能轻易传授给别人,要学习舞麒麟,就必须先拜师;学武之后不能欺负弱小、惹是生非;队员之间要相互团结,要以麒麟队为荣;两支麒麟队相遇时,一定要将自己的麒麟头按低,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等等。如今永胜堂里神位两侧仍保留着祖师爷的师训“学成武艺勿欺人,练就功夫须守己”。尽管随着时代变迁,社会的进步,人们不再需要以武力解决居民之间的矛盾,但通过舞麒麟传递的“施仁、守德、祥瑞、太平”的精神是不变的。




三、道具器材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表演的道具器材主要有麒麟头、麒麟身、乐器(锣、鼓、钹、滴鼓、唢呐)等。永胜堂的麒麟头高约70厘米,宽约45厘米,麒麟头的骨架是用竹篾扎成的,外面用白纸密封画上特定的花纹、图腾,绘成麒麟头的模样,最后用红纸贴上麒麟眼睛。麒麟身是由一块长布构成,一般长5-6米,最宽的地方有1.2至1.3米,布料没有特别的讲究,但是颈部一定要用黑、白、蓝、黄、红五色布料依序组成,白色布条上绣着“风调雨顺”四个字。麒麟舞表演时的伴奏乐器有锣、鼓、钹、滴鼓(双响筒,今以敲边鼓代替)、唢呐,其中敲鼓最为重要,通过鼓点来达到控制麒麟步伐的快慢。

  新买回来的麒麟头,双眼用红纸或红布蒙着,等到“开光”后才能用,开光过程十分讲究。首先要挑选吉日吉时,准备两份由白酒、茶水、糖果、水果组成的贡品和一只生公鸡。待到零点时分,将一份贡品摆在祖师爷的神台上,然后向祖师爷上香并告知祖师爷:“今日为麒麟开光,祈求祖师爷保佑全体队员身体健康,出门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一份贡品摆放着一棵大树下,用鸡血给麒麟点睛后,麒麟看到青青的树叶,视为吉祥的象征。开光过程中要保持安静肃穆,开光之后便可奏乐,锣鼓喧天,尽情热闹。




四、基本内容

  永胜堂麒麟舞的传统表演约1小时左右,主要包括舞麒麟和武术表演。每头麒麟由双人组成,一人舞头,一人舞尾。麒麟随着锣、鼓、唢呐的伴奏,伴着鞭炮中起舞,表现出传说中的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等动静神态,表达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 

  目前,坂田永胜堂麒麟舞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完全传统的套路,主要用于训练时采用。还有一种是为了适应表演需要,而进行部分变化创新,但仍然保留了传统套路最核心的动作和组合。

  永胜堂麒麟舞主要是通过舞动麒麟头,模仿猫、虎等动物摇头、摆尾、嬉戏、玩耍的动作和情景,并融合武术的一些基本步伐,以及伏、卧、弯、腾、跃、跳等动作来表演,以此为观众传递麒麟送福,传递吉祥喜庆之意。其中麒麟舞表演套路动作包括:麒麟出洞、嚼脚、弄麒麟尾、打瞌睡、摆青、踢青、采青、水仙花、十字清、鹩花园、麒麟翻王等套路环节。

  舞麒麟结束后,紧接着是武术表演。武术套路表演则有护卫麒麟寓意,同时也丰富了永胜堂麒麟舞的内容。

  武术套路表演内容主要有:单打拳(南拳)、单棍、双棍对打、白手对双刀、小刀对藤遮、双节棍、红缨枪、内针对铁叉、内针对凳、内针对藤遮、大刀、快耙、长棍。

  永胜堂舞麒麟的器械有的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器械沉重,没有一定的力量是拿不起来的,更别说要舞动了。




五、传承与发展

  坂田永胜堂舞麒麟第一代堂主是熬头四(原名陈雍达),然后依次为张宜平、张运、张贵、张宜生、张秤生、张有、张皇、马金、张朝良、张宜瑚(即张玉)、张添喜、刘兆光、苏桂香。目前,坂田永胜堂舞麒麟传承人是张志明,1959年出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1岁开始学习舞麒麟,个子矮小,学习动作快,深受师父喜爱。后来参加广东省的舞麒麟或武术比赛,每次比赛都获奖。1998年,张志明自己出钱组织了坂田永胜堂麒麟队,置办器材、道具,并为麒麟队支付日常训练、比赛、演出的费用。

  目前,坂田永胜堂麒麟队拥有队员50余人,最大的队员89岁,最小的只有四五岁,只要村里人愿意学都可以参加训练,年龄小可以先学武术,等年龄合适再学习舞麒麟的技巧。

  坂田永胜堂麒麟队拥有价值十万元的器材设备,是一支有着悠久传统、思想纯朴、和谐团结的民间文化活动团体。永胜堂麒麟队每周的周五、周六、周日都会进行训练,不定期参加一些比赛和商业性演出,以维持麒麟队的日常开支和增加队员的收入。

  2007年坂田永胜堂麒麟舞被列入深圳市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深圳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23日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成为深圳市龙岗区目前唯一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

  坂田永胜堂麒麟队继承前辈们自强不息、勤奋团结的优良传统,舞技越来越精湛,队伍逐渐壮大。麒麟队曾多次代表宝安县参加广东省大型麒麟舞比赛,并取得了好成绩,在2004年参加深圳市举办的大型舞龙、舞狮、舞麒麟比赛中获第二名;2008年11月,参加广东省第二届麒麟舞比赛,以高分夺得了比赛前三名。2008年12月,队员张振扬受邀到马来西亚东马的根地咬地区与当地麒麟队进行交流。

目前,坂田永胜堂麒麟队在坂田小学组建了小学生麒麟队,一共有20多个小学生,每天坚持训练。

  自2009年开始,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办便着手制定一系列保护永胜堂麒麟舞工作规划,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麒麟舞传承基地工作。在坂田小学建立麒麟文艺团,每周定期传承技艺工作。积极做好麒麟馆建设工作,提升永胜堂麒麟馆的整体环境,做好传统道具的整理和保存工作。继续加强永胜堂麒麟队伍建设,积极做好永胜堂麒麟舞保护经费的申报工作。此外,在加强保护工作、培养新生力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队伍整体形象、乐器道具、文化交流等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并加大了支持力度。

  

  本章图片均由代表性传承人张志明先生提供。


相关视频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