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鸳鸯螳螂拳

项目编号:国扩Ⅳ-Ⅵ-33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鸳鸯螳螂拳


一、概述

    鸳鸯螳螂拳是鸳鸯门派六大精髓之一,鸳鸯螳螂拳非常完整的保留了门派的传统特色与韵味,阴阳结合、内外双修,拳法动作左右对称,如同鸳鸯成双入对、如影相随一般,故冠以“鸳鸯”之名,成为独具特色的武术拳种,具有很高的价值,堪称武林之瑰宝。鸳鸯螳螂拳非常完整的保留了门派的传统特色与韵味,传承的套路技法体系完备,具有很高的价值,一直秘传于民间,有着“只闻其名,



二、历史沿革

    鸳鸯门派马过师祖出生于清朝约1736年左右,曾经在北京八大王府任武术总教头,他在鸳鸯门派两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作为一代宗师,马师祖确立了掌门人制度。

    第一代掌门人----李之箭,创始人马师祖年近70岁时收李之箭为徒,并将李之箭定为鸳鸯门派第一代掌门人。李之箭四十多岁时收贺顺昌为徒,贺顺昌成名后,李之箭便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第二代掌门人----贺顺昌,贺顺昌(1838—1926),八岁时拜李之箭为师,尽得李之箭真传,其功夫精湛,尤以挂腿绝技独步武林,因没有人能躲得过他的连环挂腿,一辈子没遇到过对手,江湖人称“挂腿贺老师”和“贺三挂”。

    第三代掌门人----毛丽泉,毛丽泉(1883—1967),原名毛镇修,14岁时拜贺顺昌为师,成为其关门弟子,毛丽泉以行医为生,收徒6人,其大弟子孙连云又名孙步青,到青岛后改名张培武,七岁时跟随毛丽泉先生习武,尽得真传。

    第四代掌门人----孙丛宅,毛丽泉六十三岁时收孙丛宅为入室关门弟子和义子。毛丽泉先生临终前将孙丛宅先生定为鸳鸯门派的继承人,将鸳鸯门派拳论、拳谱、兵器等典籍全部传给孙丛宅先生。孙丛宅从师20年,全面继承和掌握了鸳鸯门派功夫。孙丛宅自1964年开始开场授徒至今,历经50余年,逐渐将鸳鸯门派武学发扬光大。他虽身怀绝技,却不事张扬,以继承和发扬本门武学为己任,潜心钻研,认真授徒,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不仅走进学校开展非遗公益传习班,还走入机关、事业单位、军营、社区、大中院校等,在不同的人群中开设鸳鸯螳螂拳与鸳鸯内家功公益传习班,对发扬本派武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诸多弟子在历年的省市武术比赛中皆名列前茅。在传授武艺的同时,孙丛宅先生还以鸳鸯内家功独特技法治疗偏瘫、半身不遂等症,颇见奇效,远近闻名。                              

    第五代掌门人----孙日成,孙日成是第四代掌门人孙丛宅之子,生于1967年,自幼随父习练鸳鸯门派功夫。国家武术七段,现任青岛市武术协会副会长。



四、基本内容

    鸳鸯螳螂拳以阴阳结合、内外双修为哲学底蕴,以左右对称拳法为标志,如同鸳鸯成双入对、形影相随一般,故冠以“鸳鸯”之名。合于“螳螂“者,不在象形,而重在取其迅猛和手法精妙多变之意。鸳鸯螳螂拳有独特的动作和套路,是内外结合的拳法,动作古朴浑厚,技法丰富,无任何虚招,讲究一招一式皆克敌制胜,技击性很强。其主要特征有:

    阴阳合一:取鸳鸯之名暗合阴阳互补相生之意,虚实思想贯穿于拳法中。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内外结合:以内家功为基础,气沉丹田,气随意行,身随气动,底气丰沛而拳法周行,从而使得鸳鸯螳螂拳处处彰显刚柔浑厚的寸劲和弹力。

    左右对称:鸳鸯螳螂拳最直观的特点即套路演练中招式的左右对称。三十二套拳法中,既有单招左右对称,一组左右对称,也有整趟动作左右对称的。



五、传承与发展

    为使鸳鸯门功夫能被社会认知和持续传承下去,经过逐级申报,在201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鸳鸯螳螂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扩展名录,2015年5月鸳鸯内家功立项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孙日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鸳鸯螳螂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主要致力于鸳鸯门派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推广和宣传,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武术的瑰宝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被山东省授予首批“齐鲁文化之星”和山东省“十大模范传承人”荣誉称号,不断将鸳鸯螳螂拳发扬光大。

    鸳鸯螳螂拳多年来坚持走入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大中院校、军营等,在不同的人群中进行公益传习班,使鸳鸯门派的宝贵遗产受益于大众。2008年5月,青岛市市南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将鸳鸯螳螂拳作为首批推出进入校园的非遗项目在校园中设点传习,至今,公益传习之路已经走过近10个年头。应驻青部队邀请,第四代掌门人孙丛宅多次到驻青部队警卫连教授鸳鸯门派散打,经过多年的教习,使部队整体实战技能大幅提高,得到了部队首长的肯定,随着部队战士的不断更新,鸳鸯门派的功夫也被退伍复原的战士传入了全国各地。

    近年来鸳鸯螳螂拳连年受邀香港国际武术节进行精彩展示,派出选手屡次获得国际、国家及省市比赛大奖。

    传承人孙日成坚信:“鸳鸯螳螂拳”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精粹代表,其传承意味着武术文化的血脉相传,尽管“习文备武君子之业”的时代早已远去,但是它所传承下来的自立、自强不息的的武学内涵,期待着我们去振兴与继承,因为,文化需要传承,传承方能延续。


  本章所用图片均由2016年安丘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展演大会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