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五禽戏

项目编号:国III-Ⅵ—63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五禽戏


一、概述

  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是东汉伟大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法则,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亳州市位于皖西北,是闻名中外的“道源圣地”、“药都酒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华佗五禽戏的孕育发展和传承光大提供了肥沃滋养的厚土。

华佗创编五禽戏最早记载于西晋陈寿《三国志.华佗传》,南北朝名医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介绍了“五禽戏”具体动作。隋唐、宋元时期非常流行,孙思邈、柳宗元、陆游等大家论述或描述了五禽戏机理和当时的操练情景。明清时发展更快、专著增多。民国时期,华佗五禽戏主要流传在亳州华佗故里小华庄和周边地区。路武举、董文焕、刘时荣等各代传人将五禽戏不断发扬光大。如今亳州已经形成政府支持、部门联动,各界参与、全民习练的华佗五禽戏保护、传承和发展兴盛局面。五禽戏在全国已形成不少流派,习练者遍及海内外,但华佗五禽戏始终在华佗故乡亳州世代流传,发扬光大。

  华佗五禽戏真实反映了我国各时代人民健身文化的发展变迁,开创了祛病健身的体育医疗先河,展现了养生哲学和道家文化深厚审美底蕴,构建了中西文化之桥,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养生医疗价值、美育价值和文化交流价值。一千八百多年来,生生不息,长盛不衰,影响日益扩大,遍及五洲四海,成为中华传统历史文化中最宝贵遗产。



二、历史沿革

  华佗五禽戏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尧舜时期人们已经知道模仿某些动物的跳跃、飞翔等活动姿态,用以舒筋壮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如吕氏春秋古乐篇》所载:“昔唐陶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导之。”这种“舞”即模仿飞禽走兽动作、神态,正是远古中华气功导引的一种萌芽。《庄子》说:“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其中,“熊经鸟伸”,就是对古代养生之士模仿动物姿势习练气功的生动而形象的描绘。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44幅帛书《导引图》中也有不少模仿动物的姿势,如“龙登”“鹞背”“熊经”,有的图虽然注文残缺,但仍可看出模仿猴、猫、犬、鹤、燕以及虎豹扑食等形状。

  华佗编创五禽戏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晋时陈寿的《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南北朝时期范晔在《后汉书华佗传》中的记载与此基本相同,只是对个别文字略作修饰,全段并没有太大出入。这些史书证明了华佗编创五禽戏确有其事,遗憾的是仅有以上文字,未及其他,动作更无从引证。从现有文献资料看,南北朝时名医陶弘景所著的《养性延命录》最早用文字描述了五禽戏的具体动作。由于南北朝距东汉末年不过300年,因此,可以认为该套五禽戏动作可能比较接近华佗创编的五禽戏,但是习练起来动作难度较大。魏晋南北朝时期,华佗五禽戏有了很大发展,各种导引术专著和导引图相继出现,名目更加繁多。晋代葛洪在《抱扑子》一书中记载有“龙导、虎引、熊经、龟咽、鸟伸、猿据”等各种名称。

  隋唐时期,华佗五禽戏更为流行。唐代柳宗元对当时操练五禽戏的情况作了生动描述,留下了“闻道遍为五禽戏”的诗句。五禽戏的盛行,带动了其他医疗技术的发展。孙思邈继承华佗的医学思想,提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提倡适当的运动,包括五禽戏、天竺园按摩十八法等,认为这种方法,可以施用于平时,也可以用于患痛时。可见,华佗五禽戏在隋唐时代不仅用于锻炼身体,而且可以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明清时期,华佗五禽戏有了较大发展,华佗五禽戏的研究专著很多。影响较大的有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赤凤髓》,他将华佗五禽戏的动作精心绘成图案,编入《赤凤髓》一书。清代曹若水的《万寿仙书导引篇》和席锡蕃的《五禽舞功法图说》等著作中,都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比较详细地描述了五禽戏的习练方法。这些五禽戏功法与《养性延命录》所载有较大出入,“五禽”动作均为单式,排序也变为“虎、熊、鹿、猿、鸟”。但其文字说明不仅描述了“五禽”的动作,而且还有神态的要求,并结合了气血的运行。这些宝贵的文献资料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五禽戏发展至今,已形成不少流派,每个流派都有着各不相同的风格和特点。总的来看,他们都是根据“五禽”动作,结合自身练功体验所编的“仿生式”导引法,以活动筋骨、疏通气血、防病治病、健身延年为目的。其中,有偏重肢体运动,模仿“五禽”动作,意在健身强体的,为外功型,即通常所说的五禽戏;有仿效“五禽”神态,以内气运行为主,重视意念锻炼的,为内功型,如五禽气功图;有以刚为主,通过拍打、按摩来治疗疾病,甚至被用于散手技击、自卫御敌的,如五禽拳、五禽散手等;还有以柔劲为主,讲究动作姿势优美矫健,以舞蹈形式出现的,如五禽舞、五禽舞功法图说等。

  华佗创编五禽戏后亲传弟子吴普等,而后在家乡等地代代相传。亳州路武举、王泽、王乃普等传承人不断将华佗五禽戏发扬光大。当代以董文焕、刘时荣为代表的老一代传人,分别出版了《华佗五禽戏》和《古本新探·华佗五禽戏》。培养了周金钟、马伟才、修海燕、陈静等一批年轻传人。图6图7



三、道具器材

   华佗五禽戏训练和表演时,配有专业的服装,主要以绸缎为主,有不同的色彩,且每一套服装只能一种颜色,常见的有白色、红色等,训练用的服装和其他武术用的服装大致相同,主要以宽松,自在为主,不宜过长,但表演需要的服装再宽松、自在的前提下,讲究美观,根据需要增加服装的长度、绣花等。



四、基本内容

  《华佗五禽戏》由其弟子吴普口述传下来,最早文字记载《华佗五禽戏》的是晋代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可以认为该书记载的“五禽戏”动作接近华佗创编的“五禽戏”,其内容:

  一、《养性延命录》“五禽戏”主要内容

(一)虎戏:“虎戏者,四肢距(据)地,前三掷,却三掷,长引腰,侧脚,爷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即: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3次,然后引腰、昂头,如虎行步,前进、后退7步。

(二)鹿戏:“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返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即:手足着地,回头顾盼2次,然后左脚右伸,右脚左伸2——3次。

(三)熊戏:“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辟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即:仰卧,两手抱膝抬头,躯体向左、右倾侧着地各7次,然后蹲起,双手左右按地。

(四)猿戏:“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钩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各七。”即,双手攀物悬空,伸缩躯体7次,或以下肢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然后手钩物体作引体向上7次。

(五)鸟戏:“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即一足立地,两臂张开作鸟飞状。然后取坐位,下肢伸直,弯腰用手摸足耻,再屈伸两臂各7次。

收势。

  在每禽操练转换下一禽时,中间做调息,移境、转形、换意,功法过渡下禽中,使之吻合衔接,以促进内气正常运行,在训练或表演过程中,有单独表演、对练和集体表演等形式。



五、传承与发展

  五禽戏代表性传人周金钟,男,1962年10月15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人、掌门人,健身气功七段,武术六段,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中国健身气功会员,中国武协会员,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二级武术裁判员,皖北武术名家;陈静从小随父习武,1986年拜华佗五禽戏第57代传人刘时荣为师,学习五禽戏、五禽剑等传统项目;1990年9月-1993年7月在亳州市第一高级职业中学读高中;1993年8月-2011年10月先后在亳州市邮政储蓄所、局工会工作(期间:2007.9-2012.7在亳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读法律大专、金融本科);2011.11公选录用到亳州市体育局五禽戏推广中心工作。

  二十多年来,董文焕、刘时荣等传人先后为法国、德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表演过华佗五禽戏,传授美国、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友人华佗五禽戏,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传人。近年来,陈静、何建华等还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先后出访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英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走进当地学校、社区等地,向外国友人展示和传授华佗五禽戏,引起外国朋友的极大兴趣和学练热潮。周金钟、马伟才、陈静、修海燕等人还在全国武术比赛、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国农民运动会等重大赛事及安徽省各类赛事的五禽戏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1992年,由于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惠泽千年,享誉中外,而且在亳州传承不辍、不断发扬光大,亳州市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首批“中国武术之乡”称号。2007年11月,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武术研究院主办的武术挖掘整理最大、最完善、最有社会意义的《中华武藏》工程摄制组专程来亳拍摄,将华佗五禽戏收录其中,充分显示了华佗五禽戏在中华武术中的特殊价值和地位。

  2003年中共亳州市委、亳州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体育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把我市体育传统项目五禽戏作为武术馆校必修课程,推广普及五禽戏、晰扬掌、查拳等”。近来,市委、市政府站在全局高度,制定了致力挖掘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大力推广华佗五禽戏,全面推进“养生亳州”的发展战略。亳州市体育局、文广局等部门十分重视华佗五禽戏的挖掘整理和传承保护工作,扶持建立了华佗五禽戏研究会、传统华佗五禽戏俱乐部、全国佗五禽戏养生推广指导中心、华佗健身文化俱乐部等华佗五禽戏民间研究机构和培训组织,组织和指导传承人常年举办华佗五禽戏培训班,编写教材,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在全市各晨晚练点推广华佗五禽戏,接待来自国内外的五禽戏求学者,积极组织开展与韩国、日本、英国、德国、丹麦等多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并受邀去国内外展示和传授华佗五禽戏,还在日本设立了华佗五禽戏培训机构。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传承人周金钟提供。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