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螳螂拳

项目编号:省Ⅳ-Ⅵ-6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螳螂拳


一、概述

  螳螂拳是我国传统武术优秀的拳种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完备的体系。螳螂拳法有含神不露、含刚蓄柔,快慢相容之劲;有逢硬避刚、迂隙攻拿,动在静中之法;有刚似瀑布直泻,柔却绵里藏针,技击刻不容缓之妙;有进退自如,变动敏捷之神也。自王朗祖师创拳首传北派螳螂拳,并经数百年的传习,后经由山东李之箭和河北杨俊普两人传至辽宁以来,少林螳螂拳、七星螳螂拳就成了辽宁人喜爱的传统武术。经王汝鹏、杨俊普及其弟子一代代的传播,少林、七星螳螂拳不仅在辽宁得到传承,在海外也得到传播。



二、历史沿革

  螳螂拳出现于明末清初,与很多中国武术拳种一样,早期源流历史众说不一,但较为认同的是,由明末清初山东即墨人王郞所创。据说王郞自幼习武,曾与人较技比武,因败而归,在返乡途中见螳螂捕蝉而受启发,依据螳螂灵敏而快速的动作创编了螳螂拳。

  少林螳螂拳自清代太平天国运动后,清咸丰十二年(1862),河北杨俊普将福顺镖局复业,后携带爱徒孙芝谱迁移至辽宁营口,并将少林拳螳螂拳传入辽宁。清末民初,杨俊普的另一位传人杨德符曾在奉天(今沈阳)开福顺镖局,并将少林螳螂拳传入沈阳。1928年,孙文渤投戎军旅,先后在张学良、于学忠部队传授少林螳螂拳、青萍剑、罗氏断门枪三大技艺,并在军旅中广为习练,深受军人所喜爱。随后,孙文渤又在大连设馆授徒,其著名弟子有沈阳王庆斋、大连王秀华、刘玉芳以及田炳江等人。

  清末民初,李之箭来奉天(今沈阳)、大连传授七星螳螂拳技艺。之后,有福山人肖树斌、烟台王传义、莱阳胡永福相继来大连传授七星螳螂拳。在1920年前后,王少飞传拳于辽宁的大连、山东的青岛等地,其著名弟子有沈阳王庆斋、大连王秀华、刘玉芳以及田炳江等人。

  王庆斋(1906-1993),山东晋州府安邱县人,自幼酷爱武术,9岁拜师习武,先后跟随张功成学习“地功拳”,跟随孙成云学习“长拳”等拳术。16岁拜著名武术家王少飞学习螳螂拳数年有余,习得武学真谛,后又拜著名少林螳螂拳大师孙文渤习练少林螳螂拳、青萍剑、罗氏断门枪三大绝技。1937年,王庆斋开始在沈阳设馆收徒,穷毕生之精力传承保护螳螂拳这一古老拳种。凭借高尚的武德,精湛的技艺,王庆斋生前曾担任辽宁省武术协会副主席,应邀出席全国武术工作会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两次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并获奖(1979年螳螂拳获三等奖,1983年青萍剑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和全国健康老人。王庆斋一生中培养了大批的弟子,弟子们为普及与推广螳螂拳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王淑萍,为王庆斋的女儿,受父亲影响,酷爱武术,从8岁开始随父习武,至今从未间断。王庆斋对女儿王淑萍在练武的要求上异常严厉,每天必须与父亲到公园跟随师兄们练习基本功,晚上放学后,在武馆里随师兄弟们练习拳术、器械等套路。在父亲王庆斋的严厉督导下,王淑萍刻苦努力,王淑萍武术基本功扎实,掌握了螳螂拳、青萍剑、刀术、棍术、掌法等父亲一生所学的武功。从11岁开始,就代表沈阳市皇姑区参加沈阳市和辽宁省举办的各种武术比赛,均获得好名次。之后,王淑萍被选送到辽宁省武术集训队,代表辽宁参加了第一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比赛,辽宁省获得总分第三名。王淑萍20岁时就开始在中小学校授徒、传艺,在皇姑区天山一校、克俭小学、机车一校、机车二校、沈阳市152中学和153中学等都开设过校外武术学习班,培养武术爱好者数百人。王淑萍同王庆斋的其他弟子孔祥龙、李建国、吴彦章、何雅杰一道对沈阳螳螂拳进行了总结和整理。2019年,由李建国主编的《七星螳螂拳》由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此书的出版,填补了沈阳螳螂拳专著的空白,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王庆斋去世后,弟子们为了纪念父亲和恩师,也给师兄弟们提供交流、聚会的场所。2005年,王庆斋的女儿王淑萍、女婿孔祥龙夫妇,继承家父遗志,将自己位于皇姑区宁山路的一套住宅拿出来,按照过去拳房的1:1比例原样重新复建了拳房。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王庆斋老的照片,斜对面是沈阳市皇姑区七星螳螂拳研究会的牌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代表性传承人连金山、王淑萍的牌匾,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兵刃和武林界各门派赠送的匾额,看后让人肃然起敬。自辽宁省政府将螳螂拳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为了更有效的传承王庆斋的武学思想和文化,保护螳螂拳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王淑萍、孔祥龙夫妇决定,将拳房正式定名为:“王庆斋螳螂拳武馆”。



三、道具器材

  螳螂拳器械主要有剑、刀、枪、棍、双钩,与其他武术拳种所使用的器械形制、材制相同,可按练习者的身高、手感等选择。



四、基本内容

  螳螂拳以功法、套路(拳术、器械)、实战对打为基本表现形式。

(一)基本技法

  手法上运用刁、勾、搂、提等惟妙惟肖的模仿螳螂的前爪动作。在步法上模仿螳螂在搏击对抗时的上、下、退、进、闪、让、跳等。在身法上吸取螳螂的闪让、含收、俯仰等,表现出螳螂拳的身法灵活巧妙、攻守兼备。功法主要有推送沙袋功、铁砂掌功、周身靠打功和午子功等。

(二)拳术套路

  拳术套路,少林螳螂拳术套路有前七蹚、后九蹚、翻车打四蹚、螳螂打六蹚、破骨打八蹚、九转十八跌等。七星螳螂拳术套路有小虎燕、大翻车、小翻车、崩步、擂鞭、拦截、拙刚、八肘、滚龙肘、落叶卷、扑蝉和摘要等。

(三)器械套路

  螳螂拳器械套路主要有青萍剑(1-4路)、罗氏断门枪(1-4路)、双手十八刀、春风剑和行者棍等。、

(四)实战对打

  实战对打是指少林螳螂拳、七星螳螂拳皆能对接对练,亦可拆招实战,在理解攻防含义的基础上,或攻或守、灵活运用。



五、传承与发展

  螳螂拳代表性传承人王淑萍,以及王庆斋的弟子,孔祥龙、连金山、田宇时、李德昱、李建国、吴彦章、李长勇、霍瑞亭、葛占库、李文义和刘世俊等人均为辽宁螳螂拳技艺的传承做出积极的贡献。

  孔祥龙,王庆斋女婿。1956年拜王庆斋为师,因武术结缘,与王庆斋的女儿结为夫妻。恢复高考后,他第一批考入辽宁大学,毕业后从事环保事业,但他一直没有中断传统螳螂拳的习练,掌握了王庆斋的全部武学。退休后,他与妻子王淑萍致力于传统武术的推广和发扬,义务传授螳螂拳,年逾七旬的他时常出现在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中,宣传螳螂拳武学文化。

  李建国,现任沈阳市皇姑区七星螳螂拳研究会会长。1964年从师王庆斋学习螳螂拳,继承了王庆斋所传全部技艺,此外还精通拳击、中国式摔跤。近年来,整理出数种螳螂拳古拳谱,对拳谱进行了认真查找校对,使其更加完善具体,易读易懂,他主持编写的《七星螳螂拳》一书,2019年由辽宁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新华书店发行,为继承弘扬螳螂拳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受聘于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任武术总教练、沈阳军区传授散打和擒拿格斗以及一招制敌术,为弘扬传统武术技艺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武术选手。1980-1994年,李建国多次担任各级各类武术比赛裁判工作。1991年,作为运动员参加在江西举行的全国武术交流大会,获得优秀表演奖。90年代末至今一直在北京传授螳螂拳技艺。 

  李长勇,50年代末拜师学艺,始终跟随王庆斋,练功刻苦,讲究实用,善于技击。他的擒拿手法独特巧妙,功力深厚。1996年,李长勇自费去河北沧州印证少林罗汉螳螂拳、青萍剑、罗氏断门枪法。李长勇为人忠厚,王庆斋在世时受到师父的器重,在同门师兄弟之中威信极高,极具影响。

  霍瑞亭,作为王庆斋的徒弟,数十年潜心挖掘与整理螳螂拳史、拳技与螳螂拳文化现象,曾多次深入河北、山东、天津、辽宁等地,寻访螳螂拳前辈生活与传艺之地,虚心问学于老拳师,并收集了大量的祖传孤本、善本、抄本等老拳谱。整理了二十余套螳螂拳古传套路,曾担任《中国螳螂拳规定套路》编委,参与中华武术展现工程《七星螳螂拳》、《青萍剑》、《中国武藏之七星螳螂拳、少林螳螂拳》系列VCD教材的出版发行工作,并多次在报刊杂志以及电视等媒体上宣传螳螂拳技艺,并在俄罗斯、法国、日本等国的武术杂志上发表螳螂拳专题专访文章等,对该项目的传承与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章图片由王淑萍与吴彦章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