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太极梅花螳螂拳

项目编号:区Ⅰ-Ⅲ-74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太极梅花螳螂拳


一、概述

  太极梅花螳螂拳,是螳螂拳的三大流派之一(七星螳螂拳、太极梅花螳螂拳、六合螳螂拳),以囫囵劲为主,讲求黏、听、顺、化、缠、抖等劲路。拳势阴阳分明,刚柔相济,虚实相辅。动作轨道旋转弧形,而技击手法精密,招式连发,手无单行,招法一环扣一环,环环相绕,招招相扣,恰似朵朵梅花,瓣瓣相连,非常精悍壮观,故称“梅花”。此拳身形步法灵活如猿猴,手足曲伸如钢似棉,双手如螳臂,模拟螳螂格斗之法,运用勾、搂、采、挂、崩、圈、劈、挫、挑、截、斩等螳螂拳技,揉合“太极”、“梅花”、“螳螂”之形意,故称为“太极梅花螳螂拳”。

  太极梅花螳螂拳充分表现了螳螂攻防、进退的技击特点和动作姿态,既有勇猛顽强,奋勇不怯的战斗意志,又有栩栩如生的优美形象。将搏击技巧与仿生形象有机结合起来,故此练习与观赏螳螂拳,既可获得独特的艺术享受,又可从中感受拼搏格斗的震撼力,增强自信,并能陶冶性情,提高修养,是一项集锻炼身体与搏击技巧完善结合的运动。



二、历史沿革

  中国武术中的螳螂拳,大致可分南北两大派。北方螳螂所指的是山东螳螂拳,祖师是王朗。其源流为三大门派——梅花螳螂、七星螳螂与六合螳螂。其中,梅花螳螂体系中又分出太极螳螂、太极梅花螳螂。南方螳螂所指的是东江流域的螳螂拳,有朱家螳螂拳、周家螳螂拳等。

  在螳螂门拳谱《可使有勇》(梁学香著于道光年间)中记载为“昔者王朗老师,作为分身八肘,乱接、秘手,但论虚实刚柔,其妙无敌”。在《螳螂拳谱十八家拳祖姓名》中提到王朗的《螳螂总敌》。也就是说在道光年间,众所公认的螳螂门祖师为王朗。

  明末,山东省莱阳县赵家瞳人氏赵珠,从小攻文习武,文才横溢,武技超人,文科会试得中贡士,到陕西省溶化县任县令。其妹嫁王朗为妻。王朗见赵珠从小攻文习武,出类拔萃,便把螳螂拳传授给他。由于当时社会上武风败坏,王朗不满于世,传艺于赵珠后决心不再传人。赵珠将拳术带回了莱阳老家。从此螳螂拳在陕西淳化县一带灭迹。后来,赵珠又吸取了“崩补”和“八肘”,加入其它拳种精华加以变化,遵循著螳螂拳的劲路特点,编创了“乱截”,意即从截取其它拳招而得。

李秉霄从小习医,后弃医习武,拜赵珠为师。赵珠见他品德高尚,便苦心传授李秉霄成为一代螳螂拳大师。李秉霄晚年又摘取了“崩补”、“八肘”、“乱截”和其他技艺中的要招,博采众艺之长,编创了“摘要”,成了螳螂拳的精华。

  梁学香,字书圃,海阳县发城乡榆山夼人,生于清道光年间(1810年),外号“梁一眼”,拜李秉霄为师,乃螳螂拳第三代传人。他武学造诣非凡,据传曾在比武中一拳置对方于死地,因此亦有“梁铁锤”之称。梁学香半生以保镖为业,凭螳螂拳旗号,闯荡江湖无敌手。梁学香不但精通梅花螳螂拳,对太极拳也有极深的研究。从此,“梅花螳螂拳”又称为“太极梅花螳螂拳”或简称“太极螳螂拳”。梁学香将生平所学,写下了《螳螂拳谱》一书,为“太极梅花螳螂拳”的发展奠下了理论基础。《螳螂拳谱》除了论述螳螂拳理外,主要有三套拳谱,就是“棚补(崩补)”、“乱接”、“分身八肘”,从中可以看到太极梅花螳螂拳传承过程中的发展。

  自梁学香开始,打破螳螂拳单传习惯,传人不计其数,使“太极梅花螳螂拳”得到广泛发展。先后在海阳、莱阳、栖霞、黄县、文登、芝罘、荣成、牟平等地授徒。其在烟台地区的部分徒弟有梁敬川(梁学香之子)、张文清,郝宏,姜化龙、李明环、孙碤、石古都、王承志、王桂芳、蒋老七、修坤善等人。

  郝宏,字莲茹(1986-1914),烟台牟平莱山区初家庙后人。尽得梁学香真传,他创办的“螳螂郝宏”拳坊,是烟台近代极负盛名的三大拳坊之一。郝宏武功超群,在北京比武时,因其枪术出色,人称“神枪郝”。郝宏对“太极梅花螳螂拳”的技术理论进行了系统整理,著有《精神》拳论,精辟地阐述了拳理技法,使之达至完美境界。其子郝恒议、郝恒禄、郝恒常、郝恒信、郝恒坡、郝恒祥俱得父传绝学,武功精湛。

  郝恒禄,字绥唐,道号“云穀子”,外称“二老道”,是郝宏次子。自幼随父习武,终生研究武学,在郝家兄弟中功力最为深厚。郝恒禄依据螳螂剑法,吸取各家剑法精华,创立出饮誉武林的“螳螂达摩剑”,其剑法出神入化,技击性极强,风格独特。他在1926年重修拳谱,编写了《太极梅花螳螂拳论》,奠定了郝家门太极梅花螳螂拳的全面理论体系。郝恒禄先后在烟台、青岛、蓬莱、哈尔滨、上海、北京等地授艺,传人众多。其著名的弟子主要有丁香亭、宋浩礼、曹德坤、何世光、葛德安及其子郝斌等。郝家兄弟一门六杰,由此而衍生的传人不计其数。

  郝斌,(又名郝宾)字善卿,(1906-1984)是郝恒禄之子。自幼随父亲、祖父习武,十八岁时已获山东省国术决赛冠军,终生以授拳为业,是“太极梅花螳螂拳”的代表人物。其最擅长“螳螂达摩剑”及“摘要”,精于技击,艺高功纯。生平与人较技无数,未尝败绩。他曾任牟平县国术馆最后一任馆长,并传艺于牟平、烟台、青岛、东北三省等地。为纪念郝斌,青岛孙德龙已开办“郝斌螳螂拳武馆”,烟台曲滋君成立了“烟台太极梅花螳螂拳研究总会”,香港成立了“香港太极梅花螳螂拳总会”,南韩金寅来也成立了“韩国梅花螳螂拳总会”等。



四、基本内容

  太极梅花螳螂拳既有太极拳以柔克刚之精妙,又有少林拳长驱直进的刚猛。虚中伏实,实中寓虚,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快而不浮,散而不乱。打法讲究一招多变,攻守相顾,迂回闪打,刁巧灵活,远打近靠,长短结合,守静制动,固守待进,快速凶悍,以快胜慢。

  太极梅花螳螂拳有丰富的兵器套路,囊括刀枪剑棍。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螳螂双手剑和太乙枪。太极梅花螳螂拳大师郝恒禄以螳螂拳的特点风格、吸取名家剑法之精华,创编出“螳螂达摩剑”。近几年流传的“螳螂双手剑”就是从郝恒禄拳师所传的“螳螂达摩剑”中演变创编的。双手剑的剑身和剑柄皆较长,练习时双手握剑,身剑合一,动势较多。剑法以“十二字剑诀”为要求,包括撩、点、封、合、隔、刺、摔、窝、缠、崩、磨、气。太乙枪讲“托、带、封、刺”四字诀,贯穿于每一枪式当中,有传交手时只要枪械相交的声音一响,胜负就已分出了,这就是“千金难买一响,枪扎滚豆之力”的说法。

  表演形式主要为套路,从人数上划分,有单练套路和对练套路。从形式上划分,有拳术套路和兵器套路。

  拳术套路:崩补(崩步)、白猿串枝、梅花路、大小翻车、分身八肘(四段)、岳家捶、拦截、摘要(七段)、连五掌、白猿偷桃、螳螂指路、太极劈、白猿出洞、螳螂穿枝、白猿归山、螳螂捕蝉、白猿献果、螳螂斗蛇。

  兵器套路:梅花刀、梅花枪、四路剑、太极刀、太极枪、双剑、六合棍、梅花双刀、八仙剑、五虎群羊棍、春秋大刀、达摩剑、六合枪、扑刀。

对练套路:拍案、四捶、三捶、跷腿、棍对练、扑刀对缨枪、缨枪对三节棍、单刀进枪等。



五、传承与发展

  太极梅花螳螂拳在香港地区的传承人是危凤池。危凤池,一九五三年生于广州,十岁开始习武,习武四十多年,曾习练多种拳术。年轻时远赴山东拜郝家太极梅花螳螂拳第三代传人郝斌为师,感于其诚意,郝斌尽将武功传授,是为郝斌之得意门生。危凤池先在广州传播太极梅花螳螂拳,后在海内外多个民间武术团体任教,并于1990年来港发展,使太极梅花螳螂拳在香港得以发扬光大。

  2003年,危凤池创立了“香港太极梅花螳螂拳总会”,并担任主席至今。此外,还担任多个海内外武术团体之顾问教练及比赛裁判。2007年,香港太极梅花螳螂拳总会举办了香港首届国际螳螂拳群英大会,在世界范围内(包括山东、东北三省、广东、台湾、湖北、澳门、香港、加拿大、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等)的螳螂门佼佼者都前来参赛,大大促进了螳螂拳门派之间的交流和发展,多家媒体曾广泛报道。

 

  本章图片由传承人危凤池先生提供。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