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拦手门

项目编号:国Ⅲ-Ⅵ-56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拦手门


一、概述

   拦手门武术是天津地区优秀传统武术项目,也是天津古老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天津大直沽古老文化的瑰宝,2007年6月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天津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拦手武术的风格主要表现在招法简洁实用,气势雄壮,劲力浑厚,功底扎实,步活桩稳、结构严谨。特点以二十四个字为代表:练养相兼,行气催力。刚柔相济,内外合一。以攻代守,上下互动。

   拦手武术主讲五个字,刁、滑、毒、疾、实。要求:用独特的拦击手法和诡秘的手段来拦截并打击对方,法以神传,必当竭尽至理,须宜实致其功。



二、历史沿革

   拦手门武术的前身叫“拦路”,又称“拦路练手”。拦路和练手都是拳种的名称。拦路拳,是由明朝战将郑海宁多年厮杀在战场,所积累的丰富搏杀经验而创编的拳种。郑海宁所传功理、功法多以实战为根本,所以拦手武术的拳械,有单练就有对练。拦路拳是拦手拳的启蒙。武林讲:“有拳无门不成派,有派无谱不成门”。1650年,天津大直沽,李金刚等人在拦路和练手拳的启发下创编出新拳种,叫“拦手拳”。即保留了拦路拳的“拦”字,又不丢练手拳的“手”字。新拳种又不失“拦路练手”的技术要领和科学性。拦手拳延续至今360多年,拦路拳至今少有人练。

   “拦手门武艺”是拦手门武术的第一代传人李金刚等人1650年在天津大直沽天妃宫庙命的名。“拦手门武艺”解释为:用独特的拦击手法和诡秘的手段来拦截并打击对方的一种特技功法。单从字义讲:“拦”是拦击的意思,用拦截的方式来还击对方。“手”是手法,其手段诡秘,方法独特。“门”字在武林讲:“有拳无门不成派,有派无谱不成门”。有“门”可归派,有派才能立门户。“门”是自己的门户。“武艺”是理法独特方法多变的一种技能,也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形态的特技功能。拦手门武艺在民国时改称拦手门国术,解放后叫拦手门武术。



三、道具器材

   拦手门相关器械:主要有枪、刀、铲、戟、棍、刀、剑、矛、鞭、匕首、飞镖、峨嵋刺、链子锤等。



四、基本内容

   拦手武术讲究练养相兼,内外双修,从养生,修性到操打,演练独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和科学的修炼方法,从风格到练法都是别具一格,自成体系,是一种风格独特,实战性强,体用兼备,贵巧不贵力的优秀传统门派。拦手门武术动作朴实、明快,简洁实用,一招一式,一拳一腿,不藏奸,实实在在,练即是用,用也是练,劲力可随人而异,能使多大劲,使多大劲。动作虽简而手法、腿法、步法的招式全。

   手法有:缠、崩、按、摇、斩、拦、截、抱、撕等。以拦为核心。

   腿法有:勾、扫、踢、踹、蹬、弹、踩、戳等,多用低腿。

   步法有:进、撤、闪、滑、插、碾等,强调出步快,落步稳,换步灵活。

   功力练习主要有:抓坛子、拧棒子、打木桩、抖大杆子、耍石锁、玩石担等,尤重打桩。另有九种气功功法,一为二十一式童子功,其中包括凝神养气功、丹道呼吸功和铁档功;二为罗汉功;三为达摩老祖易筋经;四为十三太保功;五为五禽戏;六为六字吐纳功;七为太阳功;八为八段锦;九为十个大架。通过气功练习可调节神经,顺通气血,强精固本,达到内外兼修,自卫强身的目的。

   拦手门武术的拳种主要有:四套母拳,即拦手拳、拦手翻拳、拦手操拳和拦手五花炮拳。拦手拳和拦手翻拳是第一代传人所创编。拦手操拳是第四代传人集体创编。拦手五花炮拳是第四代和第五代传人共同创编。除拦、翻、操、炮四趟母拳外,还有第一代传人封水伯保留、传承下来的拦路拳、练手拳(现保留四套)。另外还有弹腿十二趟、燕青架一路,引捶八折,拦路八打、三十六盘手(第六代传人创编)、五路拦手(第七代传人创编)。还有徒手对练操拳,对练逃还散(也有人叫桃花扇)。

   器械主要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和软器械等。长器械主要有:六合大枪、大杆子、六合花枪、一字枪、拦门枪、五虎断门枪等,春秋大刀、日月连环方便铲、独月大戟、燕翅大铛、双头枪、朴刀、盘龙棍、拦门棍,齐眉棍、烧火棍(也叫少林火棍)等。短器械刀类有:陆合单刀、拔步单刀、拦门刀、四门刀、万胜双刀等。剑类有达摩剑、玄门剑、连环剑、拦门剑(很少有人练),龙凤双剑,另外还有:虎头双钩、拨筋斩(也叫腾杆蛇矛),拦马撅,小梢子、大梢子、峨嵋刺、匕首(单、双),飞镖、飞蝗石、双头双枪、双拐子、三节棍、二节棍(也称双节棍)等。软兵器主要有:虎尾鞭、十三节鞭、流行锤、甩头一指、链子锤等,再有是:三节棍对花枪、大梢子进枪,双手代破枪、单刀进枪、双刀进枪、单刀拐进枪、对劈棍、双梢子对棍、三棍对打、双撅对打等。



五、传承与发展

   拦手门武术以其传统性、科学性、竞技性和群众性的特点,同时蕴含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理论和重传统、重武德,尊师爱徒的人论观念,立足于世界武术之林,并得到广泛传播,展示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承发展至今三百六十多年,已传承到第十一代人。代代传承谱系完整。从鼻祖李金刚到第三代传人王海山,始终活跃在大直沽的天妃宫庙、药王庙和大直沽后台一代。

   第四代传人李兆兴捐出栈房五间和一个大院,在师父王海山的帮助下,由李兆兴、刘建兴、张德兴、王华兴(四大兴)等人在天津河东于厂下坡创建拦手门武术“弓箭房”。期间四大兴还开办了赫赫有名的“德晟”镖局。

   第五代传人冯仲元、刘长海、程云青等人在中共地下党的指引下在河东锦衣卫桥创办“武英国术馆”。期间为抗击日本帝国侵略中国,为抗日联军(二十九军)创编了“单刀破花枪”的对打套路,赵占魁到二十九军当武术教官。刘长海在二十九军大车队当队长,后升副官。

   第六代传人张文庆,在河东沈庄子上坡创办“武英国术社”,期间培养出多名国家级和省、市级优秀武术运动员,为我国武术运动的弘扬、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第七代传人张文仲在1963年创建“津拦武术团”。1970-1978年组建“沈庄子青少年武术队”,期间为部队、天津歌舞剧院和天津体育学院,输送文艺兵、舞剧学员、武术专业人员若干名。

   第八代传人吴振龙(张文仲弟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河北省邢台市创建“巨龙武术院”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招生,文武双修,至今二十余年,先后培养出国际,国内各项武术冠军八十多名,影视演员和武打替身等几百余人。吴振龙的弟子遍及国内外各条战线,现已发展到第十一代传人。

   拦手武术源于天津,属于世界。三百六十多年来,拦手门弟子和练习者遍布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了许许多多仁人志士、教育学者、优秀裁判、教练和运动员。拦手门弟子为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抗美援朝以及为新中国的体育、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向解放军部队和警察队伍,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本章图片均由传承人张文仲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