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李家拳及南蛇过垌

项目编号:区Ⅳ-243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李家拳及南蛇过垌


一、概述

   李家拳是汉族传统拳术,属于南拳流派之一。在全国己流传四百多年,在广西合浦流传也超过了一百年历史。李家拳是中国南拳之洪、刘、蔡、李、莫五个流派之一。

  南蛇过垌拳是中国南拳五大流派之李家拳的最高层次单项拳种,这套拳套路模仿南蛇过垌的形态,由左顾右盼、蛇出洞、爬行、缠绕、觅食、捕食、受惊、归垌等部分组成,作为一种拟形拳,讲究刚柔相济、一气呵成。

    据《广西体育史料》记载,“南蛇过垌”即源自南拳中的李家拳,其创始人为“南方五虎将”之一的合浦客家人赖成己(已故),于20世纪30年代创编。并以其传授的李家拳为正宗。



二、历史沿革

  李家拳相传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2年)发源于广东惠州鹅埔角火地村(现属惠城区河南岸米村),由村民李义所创,是广东五大名拳之一。该拳集南派功夫的扎实硬朗,融合北派功夫的快捷利落,且独具一格。严景山师傅是李家拳的第六代传人。又一说法李家拳为少林寺僧人李锡开所创,后由广东新会李友山在少林五形拳基础上改进所成。

  李义回乡十几年后,火地村重建,他便在村中设立武馆,教村民习武练功。一天,李义正在竹园里练功,看见一蛇一鹤在竹林里相争,鹤攻防有致,闪展腾挪;蛇,招招狠毒,起伏不定。李义当时看呆了,忽然心中大悟,遂取南北派之精华,仿蛇鹤相争之形态,独辟蹊径,创立了李家拳。在李义的倡导下,火地村村民农时耕作,闲时习武。长此以往,村民们身体强健,习武之风得以流传。只有一百多人的火地村,居然有三十多位拳师在外面设馆传授武艺,以武为生。后李家拳流传至广西合浦,并在当地发展开来。

  南蛇过垌拳是在李家拳的基础上创编出来的,李家拳在20世纪初传到合浦,合浦的客家人赖成已拜李家拳拳师张茂廷为师。赖成已博采众长,兼容并包,借鉴北方龙行八卦拳的精髓,并将龙行八卦拳与李家拳相融合,在蛇的运动和攻击中寻找动作灵感。经过不断地交流切磋,研习修改,于20世纪30年代在李家拳的基础上创编出南蛇过垌拳,轰动广州武术界。作为李家拳中最高层次的拳种,南蛇过垌拳开创了南北拳派文化交流融合的先河。



三、道具器材

    李家拳与南蛇过垌拳,顾名思义,是以拳术为主,衣着服装为日常习武服装即可。器械方面也可以结合三步穿杨刀(蝴蝶双刀)、双锏、飞山大钯、棍等武器。三步穿杨刀的具体规格要与使用者相协调,每个人的具体尺寸都不一致。



四、基本内容

  李家拳是以长桥大马、偏身偏步、朴实刚劲为主。身法上则是以肘攻击为主,要求沉实稳重,出手准确,由于是以肘攻击为主,所以也要求着点准确,以避免一击不中,被别人有机可乘。其拳诀:奇肘卅六有谁知,出挫沉缠捆最宜。剪切盘循成妙用,穿栏拱折护相施。尖横下反兜归后,顿揭连攻腕在前。纂伏低寻高割就,平钩扫脚势难移、尖桥宜用连肘法,巧妙功夫在顿肘。我桥在上宜顿打,我桥在下用缠攻。

  李家拳拳术套路有五连手、中六连、七连手、三十六肘、哨打、短扣、子午连环棍、双头大圈点棍、金锁连环双刀等。李家拳流传有先练拳,后练脚的习惯。练习中注重腰部运动,要求以腰带手,步法稳健,落地生根,动作朴素矫健,上肢活动范围大,技巧上运动多种肘法,主张健身、侧步、长桥大马。有李家拳谱(动作)十段六十二式,肘法组合四式,拳法组合七式,李家车轮掌对练,李家拳歌(八句),李家拳经(三十四句),器械有三步穿杨刀(又名蝴蝶双刀),棍,钯等。

  南蛇过垌拳,属于南派拟形拳。全套路模仿南蛇——过垌的动作,共九段五十一式。目前,南蛇过垌拳传授和习练的主要动作组合共分为十三式。南蛇过垌拳形象地刻画了南蛇在欲动非动,似静非静的状态,出击时迅速猛烈,快时如电闪雷鸣,静时似行云流水。身法自始至终贯穿沉、浮、吞、吐。要求动似疾风卷劲草,静似落霞映森丛。该拳完全剔除南拳的刚猛气势,讲究以腰道为主,蓄气运劲,以柔克刚,刚柔并济,用意不用力,先化后发,后发制胜。模仿蛇的灵巧变化,隐锋芒于无形,把刚体现在柔和的功夫,灵巧轻松的变化之中,运动中处处带弧形,左右逢源,一气呵成,浑然一体,颇具实战价值。



五、传承与发展

  李家拳创立两百多年来,在广东的河源、花县、新会、佛山、淡水、宝安、博罗、东莞,以及香港、新加坡海内外等地广为流传,是一支富有特色的地方拳种,为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名拳之一。

  赖成已于20世纪20年代前往广州发展,在广州仓边街开设诊所,一边诊治病患,一边坚持从事武术活动,力求广博,精益求精。在穗期间,他和张茂廷师傅还经常在节庆之日被邀请登台献艺。北伐战争开始后,赖成已还在李济深的总指挥部担任医官兼武术教官。随着自身拳术的日益精进,赖成已被公认为当时拳术“南方五虎将”之一。他博采众长,兼容并包,集多年练习李家拳的经验和体会,融会贯通,在李家拳的基础上创编出“南蛇过垌”,轰动广州武术界。1938年赖成己卸任返乡,定居广西合浦并开馆收徒,传授李家拳,并将“南蛇过垌”传于得意门徒陈同庠,陈又将之传于黄永初。

  李家拳及南蛇过垌拳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4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黄永初为目前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作为上世纪60年代代表广西钦廉地区参加全国武术比赛的第一人,黄永初数十年来不曾中断过拳法练习,并取得过许多荣誉。经过黄永初二十多年的体会与揣摩,在手法、身法、步法、攻防技巧上加以适当调整,形成现在固定下来的套路。首次将李家拳及南蛇过垌拳用文字整理成拳谱,并自费制作了一套拳术DVD光盘。在此之前,这套传承了三代的著名拳法均为师徒相传。为了传承与普及李家拳及南蛇过垌,黄永初在合浦县文化馆开办了“李家拳及南蛇过垌拳”培训班,为李家拳及南蛇过垌拳的普及和推广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代表性传承人黄永初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