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拳相传由少林寺洪熙官所创,并保留了少林功夫的全面性。洪拳精要在于八个字,“长短兼备、内外双修”,既可打长距离,又可打近身战,由于内涵丰富,故被尊为广东五拳种(洪、刘、蔡、李、莫)之首,在南方功夫之中十分盛行。洪拳的武术风格有二点,一是长桥大马、长手长攻、大开大合的武术。另一种是短桥窄马、短手近攻、贴身攻防的武术。
洪拳强调拳架、桩功、桥功、腰功,姿势正确,方可配合呼吸练出功底。因为练功时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在正确姿势的基础上可透过呼吸运动内脏、强化心肝脾肺肾。洪拳要求修内气及精神意识,从而发挥人体潜能。
洪拳又称洪家拳,属岭南五拳十三家中的五拳之首。其拳派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出自少林寺,在明末清初分别由河南、福建传入广东。二是由福建茶商洪熙官所创立的一门武术。这两种说法大致都与少林寺有关。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洪拳是反清复明组织中的武术,并非一人创立或一门传承的武术。
洪熙官,广东广州人,相传为洪拳的创始者。1673年,在清兵四处追杀之下,洪熙官遁迹广州,匿身于大佛寺继续修习少林功大。当时由于清军入关,时局动乱,洪熙官利用这一大乱时机,广纳能人志士,建立地下武装,暗收门徒传授少林武功。同时广纳贤才,群英聚会共谋大事。后来因叛徒出卖,被清兵包围于庆云寺。洪熙官凭借少林武功绝学,横空挥拳出击,杀出重重包围,从此隐姓埋名,浪迹山野,吸百家武功精华,再将少林武功融会贯通,自创洪拳,游走四方,秘密传授。
黄麒英,广东民间传说的“广东十虎”之一,以虎鹤双形拳著名。黄麒英少时在街头卖艺求生,一日在镇粤将军署前旷地卖武。武术家陆阿采在场看见黄麒英资质卓越,是练武良材,便收他为徒。黄麒英向陆阿采学艺十年,尽得其武艺精髓。其后,黄麒英担任镇粤将军所部技击教练,但是工资很低,每个月的工资仅能赡养家用。于是在靖远街设生草药店,帮补家用,这就是后来的宝芝林医药馆。
黄飞鸿,黄麒英之子,1847年生于中国广东佛山,少年时随父在佛山、广州街头习武卖艺。黄飞鸿自五岁开始习武,得父亲传授,又拜“铁桥三传人”林福成为师,学得铁线拳,又从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黄飞鸿不仅武功超群,医术也尤为精湛,其驳骨疗伤之技,时称一绝。光绪年间,在广州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上至将军,下至百姓,功效显著。同时,因现代近百部电影推广而闻名于世。黄飞鸿绝技包括飞铊、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五郎八卦棍等。
林世荣,广东南海平洲人(1861年-1943年),清末民初武术家。少年时随胡金星习武,由于曾受雇于屠店工作,绰号为“猪肉荣”。后再拜北方康姓拳师及钟雄山为师,最后师从黄飞鸿。来香港后得到徒弟朱愚斋协助,在《华侨日报》等报章多番宣传林世荣和黄飞鸿的故事,从而使黄林师徒的故事,在香港流传甚广,并被拍成黄飞鸿系列电影。同时,刊印拳谱《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等广传后世。
莫桂兰,自幼习练南拳五大流派的莫家拳功夫,后随丈夫黄飞鸿学习洪拳。1936年来香港定居,并传艺于弟子李灿窝,保存宝芝林名号,医武兼备。
陈汉宗,是林世荣徒弟,在香港及世界各地致力发扬并推广洪拳。1969年被武林界推选为第一届香港中国国术总会主席,对推广传统国术不遗余力。
兵器有:行月双刀、五郎八挂棍、双头棍、单刀、春秋大刀、摇家大扒、刘家棍、梅花枪等。
洪拳入门基础套路包括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铁线拳、十二桥手等,马步包括四平马、子午马,要求身正步稳,马步沉实。拳套有梅花拳、刘家拳、蝴蝶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五形拳、十形拳、铁线拳等。
洪拳的步型有四平马、子午马、丁字马、一字马、麒麟步、独立步、扑步等,身型的要求是三平一直,即头顶平,肩平,胯平,脊骨直。手型有掌、虎爪、拳形(平拳,凤眼,插拳)。指形有单指插,二指插,四指插。步法有进、退、正、横、斜。腿法有钉腿、撑腿(正,侧)、蹬腿、旋风腿、内踩腿。身法有正、侧、斜(以腰脊带动为法)。手法有指法、爪法、掌法、拳法、桥法、肘法。眼法有随攻击主手为目标。因此,洪拳的打法理念是挑劈护中,正面突破,巧入偏门,闪穿封截,连环进击,以防为攻,攻防交替。
洪拳在香港地区的传承人是江沛伟。早年,江沛伟师承洪拳名师陈汉宗,后加入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开始长达数十年的服务。江沛伟以弘扬中国传统武术和龙狮文化为宗旨,举办各类高水平、高层次的赛事,例如“世界功夫群英会”、“世界夜光龙・醒狮锦标赛”、“全港国术群英会”、“内家拳锦标赛”、“儿童国术分龄赛”、“全港龙狮艺锦标赛”等。这些年来,与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合作的香港政府部门也越来越多,如香港教育司署、市政局、区域市政局、香港康体发展局、香港旅游发展局及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等,并致力于将传统武术作为一门运动课目带入学校校园。
本章图片均由传承人江沛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