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张氏皇苑龙舞技艺

项目编号:省Ⅲ-Ⅲ-17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张氏皇苑龙舞技艺


一、概述

  张氏皇苑龙,曾以张氏懒火龙、大古龙,在沈阳沈北新区特别是虎石台地区家喻户晓。张氏皇苑龙的历史久远,可以追朔到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表演技艺具备完整的传承脉络,形成了独特的表演形式和服务于宫廷皇族的舞龙风格和套路,现传承整理有近30个套路,有“龙抬头”、“二龙起雾”、“五龙盘柱”、“九龙口”、“龙桥宴”、“锁龙碑”等。从“喜歌”、“龙出洞”、“龙归巢”,“拜水、拜山、拜四方”的仪式都富有浓厚的神灵色彩。

  张氏皇苑龙不仅记录了满汉文化相互渗透的历史,更为我们再现了当年皇族文化的一角。张氏皇苑龙从内容到技艺,都体现了一种不同于一般舞龙的随意性,具有浓郁的皇宫贵族风范和崇高的神灵寄托。张氏皇苑龙承载着美术、音乐、表演、体育多门类技艺的特色,为时代的变迁留下了历史的印迹。



二、历史沿革

  舞龙起源于中原大地,后兴盛于南方,又传至关外东北。

  清初,祖籍山东随闯关东人群落脚东北辽阳的张氏家族,已经把从南方传至关外的舞龙,依照东北人的特点和风格,从制作到表演,改造成为张氏懒火龙。

  清代乾隆至嘉庆年间,张氏家族从辽阳迁至沈阳北郊的辉山。这时张氏家族的舞龙已很有名气,清庭出于政治和文化的需求,便诏至张氏懒火龙到沈阳故宫后院演出。为讨得皇族的欢欣,张氏家族在原来表演技艺的基础上,又编演了一系列专为皇族表演的套路,倍受皇族的喜爱。随着入宫演出次数的增多,张氏懒火龙便被宫廷内外称之为张氏皇苑龙。

  民国初年,张氏皇苑龙的表演依然很兴盛。这时,称霸东北的军阀张作霖,闻听沈阳辉山有一家曾为皇宫表演的舞龙队,又是与他同姓,喜出望外,便将张氏皇苑龙召至大帅府,每年表演一次。张氏皇苑龙的表演花样翻新,帅府赏赐也出手大方。

  1950年,解放初期,张氏家族从辉山先后搬到了沈北新区的大古城子村,并一直以舞龙世家名扬沈北大地。人们都称之为大古龙、张氏龙、懒火龙,却很少有人称之为皇苑龙。

 文革期间,张氏舞龙被当做“四旧”受到批判,宫廷舞龙技艺也被当作歌颂帝王将相和封建迷信活动而终止,使得一些表演技艺和内容失传。




三、道具器材

  1.制作工具。笔、刀、锯、案板、尺等。

  2.制作材料及工艺。制作材料有竹条、木棒、线绳、铁丝、白布料、五彩染料、彩色纸、灯泡、电池、电线。工艺有扎龙头、龙身、绘画、着色。

  3.制作标准。竹圈:直径55--65cm(共11个)。龙头:黄金色纸、银色纸(2米×2米)。龙肚:红布(24米长、1米宽)。龙鳍:黄布(3米×3米)。张氏皇苑龙为13只龙脚,前后龙脚间距有1.8-1.9米;龙体直径在55-65厘米,长25米,重达200斤-300斤。这便是张氏皇苑龙,原称“懒火龙”的“懒”字成因。但因此巨大沉重的龙体,才能演绎出适于北方大汉的表演和表达不同寓意的节目。

  4.张氏皇苑龙制作原材料的更新与选择。张氏皇苑龙在制作原材料的选择上,经历过主料由高粱秆润湿压扁扎把成圈——谷草扎把成圈——竹圈---树条圈等四个阶段,全龙重200—300斤。舞龙被支撑时,一个把(龙脚)所承受重量约为5—6公斤,龙头、龙尾可达10—15公斤,每个队员手执龙把,只能舞耍两三分钟即抡换其他人,队员互相喊着轮换的口号,上下协调翻飞,激烈紧张。




四、基本内容

    节令表演时间取自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当天的上午,表演地点在沈阳故宫后院西宫的戏台前。首先是参加舞龙人员从正门进入,队员统一着装,精力高度集中,不可讲话,随快节奏鼓点唢呐迈碎步行进。由舞龙珠者在前引领,龙头紧随,身尾不可脱节,直奔事先规定的表演场。先摆出龙门阵,龙头和龙尾分别从排前第六把和第七把依次穿过,面向正殿。最后是左右围成小圈,意为龙头龙尾围住两侧玉柱,龙身形成U型,构成龙门。舞龙珠者居于U型中间,面向正殿皇位下跪,全体队员亦跪着举着龙脚,乐止无言,龙头朝正殿皇位连点三下,意为行拜见皇上礼。礼毕,舞龙珠者起立,面向正殿皇位,高唱喜歌,舞龙珠者唱喜歌道:此龙进了皇家院,真龙天子坐上边;红红火火万万岁,亲王郡王香火传。

   唱毕,全体起立,返回长龙阵,继演第二个节目“龙抬头”,取意为新的一年开始,万事吉祥。伴随着唢呐锣鼓,舞龙珠者引导龙头旋转后,立刻跳出圈外,龙头在里,龙身龙尾依次在外,围成一圈,成圈之后龙尾趴地,龙身半蹲,龙头高高仰起,向四周观望游动的龙珠,如同观赏大千世界,显出勃勃生气。节目“龙抬头”只有在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可在皇家大院耍这个节目。接着是自选节目,如“九龙口、五龙盘柱、二龙出水、翻江倒海、腾云驾雾”等。

   在表演中,龙桥宴(也叫过龙桥)把整个表演推向了高潮,这是由故宫与舞龙队员互动联谊的节目,正是这个节目,代表了皇族与臣民同乐,交流情感之意。张氏皇苑龙在故宫里得到了“进餐”机会,吃到了皇族赏与的“龙桥宴”,接受了宫廷赏与的果匣子,整个龙桥宴表演就是领取果匣子并感受皇恩的过程。具体表演如下:

“龙桥”由故宫的主事提前“搭建”好。位置方向选在故宫后院西宫前的抢眼处,宽敞且方便皇族和文武官员观看。龙桥中间,是一个距地面1.5米至2米高,1.5米长,0.9米宽的桥面,两侧各搭着铺至地面6米长,0.9米宽的木板,地面与木板连接处呈15度角。皇族赏与的果匣高约0.3米,长约0.4米,宽约0.2米,由精质木料做成,里面装有槽子糕点心五六样,全重有三、四公斤,摆在桥面处一侧,果匣由刻有龙凤图案写着“赐”字的红布包着,供整个龙队表演时“吞下”(即取走)。

   表演过程中,舞龙珠者始终在前,倒退着跪下从左侧上桥,接着龙头、龙身、龙尾依次跪下随龙珠上桥。至桥面御赐果匣处,龙珠及龙头小心让开果匣,退着下桥,至第二把龙脚处,只见第二把龙脚舞者快速出手,将果匣挟于腋下,再快速传至第三把龙脚,依次至尾,至第十三把龙尾后,便交与旁边接匣之人。整个过程边跪边舞,从龙头到龙尾由高到低,由低向高,再由高向低,一起一伏,一伏一起,远看似有一条巨龙爬上爬下,左右扭动,甚是好看。当龙尾最后一个舞者从跳板处跪着站起,整个过龙桥吃“龙桥宴”节目表演结束。在故宫表演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在故宫之外严禁表演的“锁龙碑”。表演时,把龙舞成锁头状,意思是故宫,即是真龙天子居住所在,其龙神龙魂已被锁在这里,龙队虽然走出故宫,但龙魂依然还在。舞完后,再由舞龙珠者唱念喜歌:“此龙锁在皇家院,龙凤吉祥随心愿。神灵保佑百官忠,神灵保佑百姓福。”

   龙队所得皇上赐予果匣,均由舞龙珠者负责分发,得到果匣中果品者,尽管很少,终年舍不得吃掉,即使变质,亦愿摆放,以显示自己身价荣誉。随着入宫表演次数增多,每年表演“龙桥宴”与获取“果匣子”,便成了舞龙队员们的一个期盼。




五、传承与发展

    张氏皇苑龙舞龙技艺传承至今,历史悠久。由于宫廷的禁令,有些表演从未在宫廷外露面,清王朝退出历史舞台之后,就已失传一部分。后来又因“文革”的冲击,宫廷表演技艺被视为歌颂帝王将相,当作“四旧”受到严重批判,部分表演技艺和内容张氏家族不敢向外透漏,现多已失传。至今为止,96岁高龄的舞龙艺人张珍是第十代传人,现已口齿已经不清,耳朵已聋,朝不保夕,只能凭手势来回顾一些前辈向他讲述过的部分宫廷舞龙技艺,再由后人整理。

   现仅有张珍的次子张仲发,能够表演近30种技艺,但也已64岁,对动作激烈的舞龙技艺表演,显得力不从心。张仲发从小跟着父亲张珍学习舞龙头,跟着叔叔张祥学习舞龙珠,叔叔把自己知道的舞龙技艺传给了张仲发。张仲发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任,能够独自带领龙队,并恢复了几十种舞龙表演技艺和套路,现在是张氏皇苑龙的代表性传承人。但他是一名退休人员,无资金财力制作龙具,更无财力组织龙队表演,仅靠个人借钱制作龙具和购买服装,求人吹喇叭打鼓,并求助他人义务舞龙,一次两次,他人出于兴趣或情面,还可维持,但总是求助别人尽义务,已再无人上前。这使得张氏皇苑龙的传承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急需得到政府与社会的扶持与保护。

   


本章图片均由张仲发提供。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