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秆龙来源于古代民间求神祈雨的民俗仪式。每逢天气大旱,民众用麦秆、稻草、树皮等材料扎成龙的模样,穿上用麦秆稻草、树皮做成的简单衣服遮体,舞龙焚香祈告苍天求降甘露,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麦秆龙的原形。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麦秆龙的表演套路通常用“出棚”、“祈天”、“仰天哮雨”“龙滚翻香”、“金鼎寻雨”、“盘龙庆丰”等。其表演粗犷豪放,大合大开,配有鞭炮和枣梆、竹筒、木鱼、碰铃等,表演形式独特,演员穿着麦秆或麻布做的服装,上露膀子,下露腿脚,光脚表演,头扎麦秆摇子,大鼓颜色为米黄,上印有阴阳鱼和八封图,大有原始野人的风情。
麦秆龙充分显示了原始社会的风土民情,对研究原始人类的民间舞蹈,生活起居、民俗、民风具有重要作用及借鉴价值。麦秆龙的制作严谨,造料精密,对研究原始社会的农业和手工业制品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麦秆龙来源于古代民间求神祈雨的民俗仪式,每逢天气大旱,民众用麦秆、稻草、树皮等材料扎成龙的模样,穿上用麦秆稻草、树皮做成的简单衣服遮体,舞龙焚香祈告苍天,求降甘露盼望丰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麦秆龙的原形。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舞蹈的辉煌时期,民众把麦秆、稻草、树叶做成的龙,改成全部用麦秆做成。舞龙者身着麦秆、麻布做成简易服装。汉王朝在求雨,庆丰年之余又把麦秆规范于舞蹈形式。
元泰定四年(1327年)久旱不雨,民众们用麦秆扎龙,把“龙王”请到事先扎好的龙棚里,舞起麦秆龙、烧香、磕头、祈求“龙王”降下甘露,保佑风调雨顺,擂鼓声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伴以弥熳的烟雾,形成一种富有神话感的表演形式。
1、麦秆龙的制作
龙头:用竹圈扎个原形,用麦秆经过相关处理在竹圈上,龙眼用麦莛编织而成,龙身用竹圈扎龙骨,龙鳞是麦莛经过编织用细麻绳固定在竹圈上。
龙脊:用麦秆做成,将麦秆拧成两边留有8寸长的麦茬的样子。
龙须:用麦莛编织而成。龙尾:是用麦茬拧成。
2、服装:麦秆龙演员服装用麦秆或麻布编织而成,头上用麦秆编上个小结,腰间系上一个麦秆草绳,赤脚光腿表演。
3、大鼓:用牛皮在水中浸泡后蒙在事先用椿木做成的鼓腔上,与众不同的是大鼓不是红色而是胶泥色,上画两个阴阳鱼。打鼓者的服装全是麻布或麦秆拧成,赤臂赤脚表演。
4、表演时配有鞭炮、乐器,传统的打击乐器很富有特色:大锣是低音,较一般的片大音低,两片相击发出“扑”的声音。小锣是高音,音尖而明亮。此外,还有大鼓各一对,俗称“四大扇”前者音色为“哄”,后者音色为“哗”,总体音响为“哄哗”,外加铜制的“尖子号”。
麦秆龙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人们都盼望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因此创造出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麦秆龙表演。麦秆龙经过几十代人的传承,依旧保留着原始的表演风格。
麦秆龙表演套路通常有“出棚”、“祈天”、“仰天哮雨”“龙滚翻香”、“金鼎寻雨”、“盘龙庆丰”等。表演时舞龙头动作优美、大方、粗犷豪放,把麦秆龙的各种表演技能充分展现。尤其在表演麦秆龙“神龙祈天”、“神龙出棚”、“神龙摆尾”等动作时更是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舞龙者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表演技巧和制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从山西洪洞等地迁民,把麦秆龙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传至清丰。
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丰大旱,在韩村集大户刘春仁带领下,民众扎麦秆龙,祈降甘露。
1921年清丰大旱,民众在韩村刘殿甲、常守仁等人的带领下,扎麦秆龙,祈求降雨,并应邀在清丰县的仙庄、马村、大流的青石滚、纸房留买固、高堡英满城,巡演祈降甘露。
1942年清丰大灾荒,民众想扎龙求雨,但力不从心,从此麦秆龙几近失传。
2004年在各级领导关怀下,在清丰县韩村乡大韩村村委会的支持下,几位热心事业之人,走访老艺人,挖掘资料,整理麦秆龙的制作工艺和表演套路,使麦秆龙重见天日。麦秆龙作为一项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表演项目。在濮阳市、清丰县各大节庆活动和民间艺术表演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再次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麦秆龙在清丰县已传至第七代。其中第四代刘付庆,16岁随父学习麦秆龙的制作和编排演练,1997年加入清丰县梅花艺术团,1998年任梅花艺术团艺术师,常年率团在全国各大城市表演。2009年参加中国炎黄拜祖大典荣获表演金奖,2010年获中国炎黄拜祖大典表演一等奖,多次参加社会文化活动表演,受邀于电视台对麦秆龙进行宣传。2009年被清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评为麦秆龙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2013年任清丰县龙韵艺术团副团长,参与挖掘整理出了“清丰高跷”“寸跷秧歌”“麦秆龙”“傀儡戏”等多项民间艺术,并记录在案,归类存档。刘付庆现存有“麦秆龙”的制作工艺谱、麦秆龙传承谱系、麦秆龙的历史分布图和各种麦秆龙的表演道具。他充分利用了艺术团常年表演的优势,以团带徒,以徒养徒,传徒十三人,把麦秆龙的各种表演技能毫不保留传授给演员,使青少年演员充分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本章图片由清丰县梅花艺术团团长刘洪恩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