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东市乐都区洪水镇位于湟水河南岸。据考证,流行于乐都洪水镇马家营、下王家、岗沟镇台子、蒲台乡山桃等地的传统社火活动“火龙舞”,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耍火龙”因其演出内容和形式的特殊性,属于典型的“夜社火”类活动。乐都洪水“火龙舞”旨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人丁平安,六畜兴旺,长期以来,这一传统项目已成为了具有浓郁西北地区地方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关于“火龙舞”的来历,在马家营一带流传着两种传说。
一是在很久以前,村民们在村后山上备有干柴、麦秸之类,遇到劫匪或乱兵来临,放哨者便点火示警。村民们看见山顶上的烟火,便互相招呼,扶老携幼,纷纷进入山口避难。这一烽火救村民的故事在当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二是这一民俗源自羌人的狩猎活动。古时湟水谷地森林密布,野兽成群。每当秋季来临,先民们就会举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当一天的狩猎结束,便会举行庆典宴会,夜幕降临,点起篝火,载歌载舞。
随着农耕文明的演进,这一习俗被延续下来,最后发展成为欢庆丰收,祈祷富裕安康的火龙舞活动。
另据当地火龙舞的组织者马福海老人讲,马家营村的舞火龙自明朝洪武年间就已开始了。据说起因是当时流行瘟疫,点火把可以驱逐死神,消除瘟疫。久而久之,成为习俗。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火龙舞”这一传统社火节目曾一度停止。如今,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洪水县马家营村、下王家村把火龙舞这项世代沿袭传承的民俗活动又开展了起来,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火龙是洪水镇村民们的集体智慧、心血的结晶。扎火龙需要村民与长者们商定后,由获得了“资格”的人才可以去制作。扎制火龙的准备和筹备工作早在腊月就开始了。
首先要扎制的是龙头。龙头的制作是体现手艺与功夫的关键,不但要扎制的气势昂扬,神态逼真,还要装扮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一般的龙头眼睛用灯泡制作,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同时还要突出龙舌,凸现张牙舞爪之气。除此之外,还要在龙头部位插上香烛,有的龙头还要披挂哈达。
然后再扎制龙身。龙身里面以一根粗麻绳以及铁丝连接(过去曾使用草绳),外面用干柳条、麻秆、油菜秸秆、麦草、烧纸等易燃的秸秆扎捆而成。要求扎制火龙者将油菜秸秆和柳条枝,整理平整,最后扎成长十二米的龙身,并用红布或红绸等结成细长绳将龙身捆扎,寓意给火龙扎上龙骨龙筋。
每条火龙都要扎成12节,每节长度视龙头比例而定。12节象征一年的12个月,预示着月月顺利。同时还代表着12生肖吉祥安康的寓意。
此外,另行扎制的24条小火龙,代表着24个节气,并按24个节气进行排列。
乐都区洪水镇的火龙舞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进行的。这一天,洪水镇的四邻八村,南北两山,几乎都要举行耍社火、扭秧歌、唱藏戏等活动,人群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夜幕降临,火龙由二三十个青壮年抬着向西山走去,奔向称为“点火嘴”的地方。上山的沿途也插上了近百个大火把,沿着山路盘行直至西山最高顶。在乡亲们的欢送中,,青壮村民分成两队抬着火龙,分别奔向两个相邻的山头。
当“送火龙”的号令发出时,其他社火节目也都跟着表演与扭唱起来,打起吉祥的横幅与祝贺语,欢送火龙出村。
火龙到达山顶后,进行简单的仪式,烧裱奠酒,祭拜山神,然后焚香点灯,领头人向山下发出信号。霎时,山下的吹弹歌舞声戛然而止,说笑吵闹的群众也屏声静气,缄默不语,一片寂然。
此时,两山头按事先说好的以鸣炮为号,同一时间燃火。当总指挥下达鸣炮号令后,炮声一响,人们点燃事先备好的火点,火点在山头燃起。
人们见“火点”燃火后,纷纷点燃山路上的大火把以及手中的小火把,从山顶的南岭、北岭分两路持火把蜿蜒而下,依次将山道上堆放的火点点燃,由点成线,一直连到山下。。此时人们一边大声呼唤,一边将两条火龙从尾部引燃,随后两山上的人员高举着已点燃的“火龙”,自山顶吆喝着沿山路而下。
此时,从远处望去,夜空中犹如是两条巨大的“火龙”从天而降,蜿蜒游动。
几十分钟后,舞动的火龙径直奔向布置好的广场。当最先到达的火龙进场时,后面的火龙还在半山腰,加上山道上的火堆,连绵几公里长,犹如一条巨龙的龙尾还在山上舞动。
当火龙进入广场时,小火龙在山下迎接。此时鞭炮齐鸣,锣鼓震天。当火龙绕场数周后,以每4条小火龙组成一个篝火堆,24条小火龙共形成6个篝火堆。依照当地民俗习惯,这时的人们便开始“跳火堆”的活动了。这时只见各个火堆旁,人们欢呼着来回跳跃,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兴奋与喜悦的欢笑。在他们的心目中,这吉祥的“火龙”之火可以烧去所有的烦恼与晦气,给来年带来美好的开始与希望。
在洪水镇火龙舞的带领下,乐都区各个乡镇的社火民俗活动有了长足的发展。现在每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社火队,据统计乐都区现有各类社火队200多个。逢年过节,这些乡村社火队走乡串村进行表演,有时甚至几十支社火队相约一起同场表演,场面蔚为壮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传统的瑰宝,青海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火龙舞代表性传承人是王应和,1967年生人,乐都区洪水镇下王家村人,多年来积极从事火龙舞的组织工作。
正是在当地政府文化部门的积极扶持和大力支持下,乐都洪水火龙舞才得以传承发展并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