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河北省涞水是黄帝部落东迁后落脚并长期居住地之一。2006年3月涞水境内大赤土村“雪山一期”遗址中发现大量石球,证明涞水民间踢石球活动确实始于黄帝时期。西长堤村春秋古墓中出土陶制花球,证明当时踢石球已深受民众喜爱。西汉刘向《别录》中说:“寒食蹴鞠,黄帝所造,以练武士。”东明义村出土的晚唐张佑明墓志铭中有“有隙弓球”文字,证明踢球活动在当时民间非常普遍。明清期间也有《踢球图》,反映了当时踢球的状况。可以说,涞水民间踢石球活动始于史前,盛行于春秋,光大于晚唐,传承至今。目前,涞水县城及农村仍有相当多的踢球活动在开展。
涞水由山区、平原两部分组成。山区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十分丰富,形成十几条小河流向平原,同时也带来大量泥沙和鹅卵石。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在泥沙冲积形成的土地上辛勤耕作,闲暇之时,便踢球状的鹅卵石嬉戏消遣。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集运动、技巧、娱乐、趣味于一体的体育竞技游戏—踢球。
2006年“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家文物馆、河北省文物保护中心考古队、内蒙古考古队等单位在涞水县大赤土村东南1公里处的“雪山一期”遗址内,发现了大量石球。另外,考古部门曾在东文山乡西长堤村春秋古墓中,发现随葬品“陶制花球”,说明早在2700年前,涞水人对踢球活动已经相当的喜爱。
涞水踢球是一种由多人聚在一起进行的传统体育活动。古人将“聚众”现象称之为“逑”。涞水人踢球成风,“逑”现象也就成了这里的一道独特景观(明义乡东明义村出土的晚唐张佑明石棺墓志文中有“有隙弓逑,是袭不绝门风”即为证明)。涞水在汉代建县之时,将其县名定为“逎”。到了北魏(公元439年),改为“遒”。因为“逑”与“逎”、“遒”不但音同(都念Qíu)
“逑”变成“遒”成为了涞水的县名,“逑”字也脱开原意,衍变为踢球所使用的主要器具—石球的专用名。受限于石球制作的复杂工艺,踢球活动的开展一直以涞水平原地区为主,京郊房山、涿州、高碑店、定兴、易州等相邻市、县、区次之,未能向更远的地区发展。直到晚唐时期,明义乡东官庄村人张佑明进皇宫做太子宾客,才将踢球带进了京城,很快受到京城官民的青睐。同样囿于石球的制作工艺,人们逐渐用布球或革球取代了石球,“逑”的名字也演化成“毬”。而在踢球的故乡——涞水,当地人使用的仍然是石球。不过因为沾了皇宫的边儿,人们就将“逑”改写作“球”。到解放初期,娄村、洛平一带的农村仍有数十家磨制石球的作坊。
涞水踢球使用的器具主要是石球,其次是“志子儿”。
石球分三种:第一种是大球,直径约7厘米,用于坑洼松软的场地。第二种是中等球,直径约3厘米,用于稍为平整、坚实的场地。第三种是小球,直径约2.5厘米,用于平整坚实、较为宽绰的场地。每种球五颗为一副,在当地集市或庙会中能够买到。
所谓踢球,就是通过用脚踢,使自己的球与他人的球相撞。因此,石球的球面很容易撞出麻坑,球体也容易碎裂,故现在人们大多用直径约3厘米的轴承钢珠来替代石球。
“志子儿”是用树棍或者竹竿、高粱秸做成,大拇指粗细,长约70—80厘米。它的作用一是划分球场地边界(俗称“搂”),二是测量球距。
踢球场以稍有凹凸、松软与坚实相间且宽敞的场地为最佳,如打谷场、庭院等。过于平整、坚实的场地并不好,如水泥广场或柏油马路。这样的场地会因容易打到球而减少了乐趣,而过于松软的场地也会让踢球者乏味,如新翻的土地。球在松软的场地上不易滚动。有的时候,为了增加踢球难度,踢球者特意选用刚收割的萝卜地、白薯地作球场,以增加情趣。场地以15米×15米的正方形场地为宜。长方形场地也可以,但窄边最好不小于3米。参与踢球的人数较少时,可以在大街、胡同、收割后的玉米地里踢,不必专门划球场。
(一)踢球前的准备工作:第一项是选场地,第二项是划球场边界,第三项是商定对输球者的奖罚方法,如:输球一次,输球者被赢球者用指头弹脑门一下等。踢球不设专职裁判、司线员等,这些职责由场上踢球人兼任。
(二)踢球的比赛规则:每场踢球人数以7~8人为宜,参加者自认头球、二球、三球、四球……直至末球。然后,在球场边外的任何一个位置选一个发球点,头球向场内发进第一个球以后,二球就可以从发球点瞄准头球踢打,如果打中,二球为赢,升为头球,退回到发球点重新发球。三球及后面所有的球均按顺序上升一位,分别成为二球、三球……,原头球则降为末球。如果二球未打中头球,三球就可以从发球点向场内任何一个球进攻,以此类推。如果三球、四球直至末球都未能打到场中之球,则再次轮到头球继续向其他球进攻。
如果头球附近有一颗或数颗距离等于或小于“志子儿”长度的球,那么这一颗或数颗球就叫做“定球”,不用踢打,这几颗球就算输给了自己。如果头球连续打到若干颗球以后未能继续扩大战果,被他打到的球将按照被打的先后顺序,分别从头球最后一脚的踢球位置向老球进攻。
攻球者未打到他人的球反使自己的球出了界,视为输球一次,赢球者是排位在自己顺序后面的人。此时,赢球者可以继续向其他球进攻,如果攻击不成功,输球者可以将自己的球放在赢球者最后一脚的踢球位置上,向场中任何球进攻。
游戏进行中间,如有新人加入,可在场中适当位置为其“栽”一颗球。这颗球的排位顺序是末球。如果一颗球连续打到了场中所有的球,本场球就算结束。所有人退到界外重新发球。
(三)踢球技巧:根据已故踢球高手、东明义村村民刘瑜生前介绍,踢球技巧大致有以下几种:
1、隔物打。利用强烈的旋转使球体越过砖头、木头等较规则的障碍物,最后打中目标。
2、借势打。在自己的球和目标球之间有不规则障碍物时,不照直打目标,而是打另外的障碍物,借其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球改变方向,打中目标。
3、借力打。偏打目标球,借其反作用力,同时打到第二颗目标球,或者将自己的球送到第二颗目标球附近。
4、挑打。用鞋尖连踢带挑,使球离地,以抛物线状打中处于坑洼中的目标球。
5、平打。用鞋后跟连踢带推,使球越过松软地面而打中目标球。
涞水民间踢球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自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以“耽误生产”为由被政府取消了。2000年以后,虽然民众自发恢复了民间踢球活动,但原有的一些高难度踢球技巧如“平打”、“挑打”、“借势打”、“借力打”、“隔物打”等已经失传,因而影响了踢球的娱乐性和观赏性,也影响了踢球活动进一步推广。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文化部门及民众的不断完善和充实,这种土生土长的健体游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人们农闲时踢,农忙时也插空踢。自家人踢,邻里间踢,集市、庙会上也凑在一起踢。当地人踢,外地人也来踢。只要有踢球场,只要场中有人踢球,哪怕过路的商贩、走亲的娇客,不管互相认不认识,都可以随时上场踢几脚。人们以球会友,快意抒情,欢乐祥和,其乐融融。
目前,涞水踢球的传承人刘阜,原涞水县文化局副局长,幼时即喜欢在村中踢石球,几十年几乎没有间断,并时常与村民探讨踢法和规则,推动涞水踢球的发展。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