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店龙船源于端阳龙船竞渡的民族习俗,自明代起,罗店龙船就成为当地民俗文化盛会。罗店龙船这一传统节令,讫今已历400多个春秋,光绪《罗溪镇志》称“檀一邑之胜”。
罗店龙船,始于明、盛于清,重观赏、轻竞渡,以表演、竞技为主,船体制作工艺精细、造型别致,既全面传承了吴越地区龙船特色,又有诸多的独特创新,地域文化风格明显。船身小、船底平、行驶快、宜在当地狭小河道行进,龙头用香樟雕刻,栩栩如生,龙嘴朝天张开,龙尾高翘,船的前部有本镇标志性古建筑“北极阁”的牌楼式样,后有艄亭,牌楼前扎“台角”,船上旗帐鲜明,锦彩夺目,整体布局,别具一格。罗店龙船的表演别开生面,舵手以脚踩船板,指挥划手,船上的乐班演奏专门曲目以配合表演。表演时,数船并发,或前后追逐,或左右穿梭,或旋转调头,或交叉迂回,更能以“打招”变换出千姿百态。
罗店龙船所独有诸多特色,既是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体现,也是民间传统艺术发展的积累。
罗店划龙船,与吴越古时的端午文化、龙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是当地人民依据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历代相传形成的风尚与习俗。罗店市中有河穿镇而过,西承江水,清澈如练。宋代郏亶《吴门水利书》载名为“练祁浦”,又称“罗溪”,全长3000米,平均宽度20米。沿河石板铺路,两岸枕河人家,为天然自成的划龙船水道。
明朝初叶,在罗店由渔村兴起为集镇的过程中,当地商贾开始集资发起在端午节以“水上划龙船”活动来举行庄重的祀祭活动,祈求神龙庇佑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年景丰收,当时成为轰动乡里的盛举,被乡民认同为地方盛事,后渐成习俗,“罗店划龙船”,也成当地民间端午日最重要的活动。据《宝山县续志·卷五·礼俗篇》称:“五月五日以龙舟竞渡,有戏舞、军器、赛拳者,名曰快船,尾龙舟后,各劳以酒,罗店此风最盛”。“重午轻桡逐胜游,尖尖龙尾接龙头;水戏别作凌波舞,赢得菖蒲酒满舟。”——清·宝山邑人周兆鱼《潜溪杂咏》这首清代文人的诗歌,记叙了清代罗店端午日“划龙船”习俗的盛况。
罗店龙船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传统的特定模式,造船和划船者都是以“子承父业”的形式传承。活动时以“立钻”(又称“立竿”,在镇中心竖竹竿)发布信息,以参与活动的船数为活动举行天数,以“拾鸡蛋”(抓阄)确定轮流做东道主的顺序,并称东道主为“头港”,行驶指挥权。龙船表演于每天下午开始,连续进行2至3个小时,尾随龙船的还有许多“快船”和“小划船”。与此同时,陆上表演也是丰富多彩,民间表演形式多达十几种,龙船由民间自发组织,经济来源于“大户出大份,小户出小份”。造船、划船所有劳作全无分文报酬,能者皆争相参与,并以此为荣,百姓也对此倾注极大热情,或备礼酬劳出力者,或煮茶款待观赏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罗店龙船也几经周折,面临困境,又几经重生,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抗战时期,整个国家陷于战争和动乱,繁华的罗店镇,荡然无存,但“划龙船”风俗一息余脉尚存,战后得以恢复。1993年,罗店各界人士联名呼吁恢复“划龙船”活动,并有“造船世家”张氏四兄弟自发聚资建造龙船,镇政府遂顺应民意,每年举办“龙船文化节”,由此端午日“划龙船”风俗进入了新的历史鼎盛时期。
罗店龙船的主要道具器材是龙船本身,适宜于表演的观赏性龙船,无论船体、船上装置,还是饰品、船上人的衣着都有俗成的模式。
船体:小巧玲珑,底平而吃水浅,宜在当地狭小河道行驶,船身长(不包括龙头和龙尾)6至8米,宽2米左右,载重约3吨,昂首翘尾呈龙状,遍体绘龙鳞。
龙头:用香樟独木雕刻,虾眼、鳄鱼嘴、麒麟角、垂长须,整个龙头可拆装。
牌楼,建于首部,按当地古建筑“北极阁”设计。阁内设供桌,有“肃静”、“迴避”牌,门口挂灯,角上有铜铃。
“台角”:位于牌楼之前,用熟铁条制成架子,将10多岁小孩(8、9岁也有)扎缚在上。“台角”扮成戏剧故事中人物,一般为2人(也有3人的)。
“艄亭”:建于尾部的一个漂亮亭子,艄公、艄婆可居于内,后立架子,上插九件古兵器。(划船用具:舵、桨)
乐队乐器:唢呐、笛、笙、打击乐,也可用江南丝竹乐器。
旗仗:中央立“帅”字旗1面(或有类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文字),中央旗前后有平顶圆形绣伞各1面,左右两边各5面(略小),船头船尾也各有一面。14顶平顶圆形绣伞为仅次于中央旗高度的上层装饰,(大伞比小伞更高一点)。在绣伞之下,插3层旗仗:第一层,两边各插8面薄刀旗(呈刀状的旗);第二层,两边各插8面蜈蚣旗(呈蜈蚣状的旗),蜈蚣旗斜插,形成向外扩展之势;第三层,两边各插10面三角旗,三角旗插得更斜,飘垂在船舷之外。
整条龙船共用绣伞14顶,大小旗帜53面,分为上三层,下三层六个层次,上三层自上而下,其中第一层中央旗1面,第二层大平顶伞2面,第三层小平顶伞10面(前后2面小伞与下三层的第一层旗仗高低相仿)。下三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层薄刀旗16面(左右各8面),第二层蜈蚣旗16面(左右各8面),第三层三角旗20面(左右各10面)。从龙船船头看,旗仗又可分为九行,中间是中央旗和与此成一线的二大二小平顶圆形绣伞,依次两边左右各一行小平顶圆形绣伞(每行15顶),紧接着是左右各一行薄刀旗(左右各8面),再接左右各一行蜈蚣旗(左右各8面),最外边是左右各一行三角旗(左右各10面)。
服饰:舵手、划手服饰为古式彩衣,“台角”服饰为戏衣。与“划龙船”一起进行的其他民间表演所用器材,按表演形式自身的要求配备。
端午“划龙船”是以端午正日为始,天数由参赛龙船数而定。清末民初,最盛时有7条之多,每年都要进行5到7天。
最初的水上表演遵循着传统模式。“头港”是当日东道主,驶在最前面“领航”, 其他船依次相跟。抽得2号签的第二天就变成“头港”,以此类推,直至末号签在最后一天也担当“头港”,明显地遗留了初始的“送标”形式。上午,“头港”东道主的龙船,须先去迎船,把各街坊的龙船,都邀请到自己的码头上来,名曰“导龙出游”。下午,划龙船正式开始,先放“百响”、“高升”,然后在东道主领航下依次前行,途中在重要码头或观赏者多的地段进行“打招”表演,舵手、划手、乐师、“台角”各献技艺。河边人家纷纷以红包、“黄篮”(果篓)助兴。
龙船上左右两边8名划手,有“头浆”、“二浆”之分;掌舵刀的舵手在船尾艄亭,同时还通过脚跺船板向划手发出招式指令,跺一次向左拐,二次向右拐……“打招”是划船切口,不同的招式形成不同的队形和走向线路,左转叫作“左招”,右转叫“右招”,连续转叫“连环招”,“链条串”,走成一个接一个的圆圈;“荷花箍”,交叉荷花状;“交叉环”,走出“S”形;“团团转”,原地旋转。船队行进时,由“领港”船统一指挥,数船配合,交叉往返,旋转迂迴,变换出各种姿态,或同向追逐,或相向穿行,或顺流竞驶,或逆水调头。划手们的力度,关系着“打招”的速度,往往整个身体都横浸到水中。
音乐表演:晚清时代,罗店“划龙船”开始有乐队介入,标志着“观赏性”的成熟。乐队由8人组成,位置在龙船中仓偏后。演奏曲目早期为江南吹打乐乐曲,清代是依据民间乐曲“三幢迭”、“傍妆台”改变而成的“龙舟曲”,曲调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罗店“划龙船”作为岁时节令习俗,传承于中华民族的端午节和龙文化传统,也与古时江南龙文化的精粹一脉相承,其传承关系表现于建船工艺、划船技巧和与行船表演有关的音乐演奏等三个方面。
建船工艺:据《宝山县志》称:上世纪七十年代“韩家湾滩船厂”依然是罗店镇的主要乡镇企业。其中出于造船世家的张氏四兄弟,老大张福明、老二张福恩、老三张福成、老四张福根。一九九二年,四兄弟退休后就自己出资购材料,自己动手造龙船,凭着记忆、经验和手艺好,在脑子里勾划出龙船的图样,经过起早摸黑的努力,终于造出了龙船。老大张福明是全面掌握龙船制作工艺的主要代表。现在四兄弟的五个儿子也都加入了建造龙船的行列。
划船技巧:罗店在宋代始为渔村,村民以打鱼为生,直至一九四九年解放,这里还有不少渔民家庭,渔民群落大都聚居于韩家湾。
罗店龙船每条载有24人,骑龙头1人,“台角”2人,护旗2人,艄公艄婆各1人,舵手1人,划手每边各8人,(“台角”也有3人的,舵手也有2人轮流掌舵的,故最多可达26人)。龙船上的人都有明确分工。他们都由韩家湾渔民担任,形成为当地独有的半职业化水上龙船技术力量,舵手、浆手和统筹协调的“出头人”,家族世袭相沿,对“划龙船”的仪程招式,有着固定的传承方式。现尚健在的张泉林,祖上为渔民,他父亲从上一代接过划手之班,他又接了父亲“划龙船”之桨,也属于第五代传人。
音乐演奏:传承于镇上蒋家巷有400年历史的“和合堂”凌家班、“兴福堂”陆家班吹打班子。现健在的老乐师仅凌振宣一人,属于第四代传人,近年来他培养的多名年轻乐师,则为第五代传人。
现罗店造船的船匠,表演的人才现皆已年逾古稀,相关技艺濒临失传。近年来,在罗店镇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对罗店龙船进行了及时的保护和发展,并连续举办了数届上海罗店龙船节,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罗店龙船,这一久负盛名的传统活动,在“金罗店”又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本章图片由上海市宝山区罗店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