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鼓舞俗称“羊皮鼓舞”或“扇鼓舞”,是流传在甘肃省武山县一带的汉族民间舞蹈,它集粗犷与豪放于一身,保留了当地独特而鲜明的陇原地方特色。2008年6月,“武山旋鼓舞”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申报地为武山县滩歌镇的代沟村。代沟村是最早发现旋鼓舞的地方,也是武山旋鼓文化积淀最为深厚的村庄之一。在滩歌镇代沟村中共有320户左右的村民,其人口约有1300余人,大多都是汉族人。其中,从年近耄耋的老人,到垂髫之年的孩子,老老少少都会打旋鼓。他们信仰佛教与道教,在每年的端午节,代沟村都会进行祭祀活动。从每年五月初一开始,各个村子的村民们欢聚一堂,一起等待着各村旋鼓队的表演。
滩歌镇位于武山县南部,地处秦岭山区,平均海拔在2260米左右。滩歌镇历史悠久,自古商贸繁荣,形成了规模较大的茶马等市,众多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相传旋鼓舞始于汉、兴于宋、盛于明,关于武山滩歌旋鼓舞起源的说法也较多,包括:牧羊人发明说、古代祭祀说,伏羲舞鼓之说、以及军事起源说。
其中第一种说法是牧羊人发明说。在远古时期武山一带生活着以牧羊为主的羌族,有一牧童常年在野外牧羊,经常遭受恶狼叼羊之害,为了叱狼,保护牛羊,于是小牧童想到点燃火堆,用火屈弯树枝成扇形,将羊皮蒙上后烤干,围着火堆用树枝敲打,明亮的火光和震耳的鼓声便吓跑了恶狼。据说这就是最初旋鼓的模样。
第二种说法是祭祀起源之说。有学者考证认为,旋鼓舞的出现远可推至上古,近可至夏代,源于原始部落的图腾舞,带有浓厚的原始信仰色彩。古人称天为旋或者玄,旋鼓即天鼓,所以武山旋鼓的鼓面上常绘有太极图。 传说伏羲是人面蛇身,因此在旋鼓舞表演时的鼓手行走路线是模仿蛇行之“禹”步,表演中鼓手“甩莽头”的彩色发辫是人首蛇身扮相,击鼓娱神,取悦神意,祈求保佑。
第三种说法为伏羲舞鼓之说。相传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曾在滩歌一带生活,他在一次出行中听到了当地人们为了驱逐狼群而精心设计的羊皮鼓的巨大声响,一下子被那震撼人心的铿锵鼓点所吸引,于是他爱上了高亢粗犷的旋鼓舞,击响了华夏第一面羊皮鼓。
第四种是军事起源说。传说旋鼓是在元朝时期,因汉人不满胡人的统治,而研制的一种武器。其中鼓锤为箭,鼓圈为弓,羊皮作鼓面以掩护,以旋鼓为名。也有说旋鼓是古时用来传递军情信号,以防外敌的军事说法。
武山旋鼓舞表演中所使用的主要道具即为旋鼓。旋鼓,形似芭蕉扇,其鼓面最长为47厘米,最宽也是47厘米,加上槌柄一共长78厘米,整个旋鼓重约4斤。其中,旋鼓的鼓面是由羊皮制成,厚度仅为一毫米,其制作过程需先将羊皮用水浸泡,再把浸泡过的羊皮削薄并去掉皮毛,最后用顶针将处理过的羊皮固定在扇形的钢圈之上,并在鼓面上绘制太极八卦图,制成了旋鼓的鼓面。其中鼓面所绘的八卦图与当地人所信仰的道教文化教息息相关。
武山旋鼓的鼓槌长为50厘米,槌身是由铁丝与竹子捆绑制作而成,其直径大约是1.5厘米。同时在鼓槌上还系有三节由毛线和鬃毛制成的装饰物,把鼓槌共分成了四节,象征着一年的四季。最后在鼓槌的尾端还系有30到40厘米的彩带。旋鼓的槌柄部分是由连接鼓面的把手和槌柄末端的两个相接铁环所组成。末端的两个铁环与鼓面被称作“大三环”。在槌柄末端缀着9枚看似古币的铁环,俗称“九连环”。整个旋鼓有着“大三环套小九环”制作之工艺,其中的九连环寄托着先祖一统九州的美好意愿。
此外,表演者还会手持一面旗子,旗子的形状为三角形,旗长65厘米,红底白边,扎有黄色布条,寓意生活红红火火。
在武山,打旋鼓的服装并没有明确的统一,以代沟村为例,旋鼓表演者的表演服装共有夏冬两套,在夏季打旋鼓的村民身穿白色的坎肩,并在腰间带有形似古代护甲的黑色宽腰带,并在腰带上绣有不同的图案,寄托不同的美好意愿。 有的表演者还会头戴形似喜鹊窝帽子,以此来辟邪。 在冬季打旋鼓的表演者,身着白色绒毛虎皮花边的外套,下身除了长裤以外还穿有虎皮围裙,头戴定制的长款假发,整身服装极其复古。
在武山地区,每年春末夏初的端午节前夕,便会由牧童稚子在各村寨敲鼓先行娱乐,时至正午,便到了打旋鼓的高潮,四面八方的人们都会赶到会场,等候各村旋鼓队的到来。如有两只旋鼓队伍相遇,则会进行“斗鼓”,两个队伍各不相让,奋力击鼓,如果一方节奏被另一方带乱,即为败下阵来。
在进行旋鼓舞表演之前,羊皮鼓面会因为长时间的放置,而吸水变潮湿,鼓面松弛,打起鼓来也没有了响亮的鼓声。所以在在表演前,大家会烧一堆麦子,旋鼓的表演者围着点燃的麦堆用火烤鼓,边烤边用鼓槌敲击鼓面,随着阵阵有序的鼓声,鼓面越绷越紧,鼓声愈发响亮。在这番鼓与人的共同“热身”之后,便可进行旋鼓的表演。
旋鼓舞队少则数十人,多可上百人,因旋鼓的表演时间和表演的动作套路对打鼓者的体力要求较高,所以参加旋鼓表演的人多为青壮年男子。图12 旋鼓舞动作粗犷、技巧复杂、旋转自如、队形纵横穿插,行如风,声如雷,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刚健豪迈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旋鼓队的表演套路有多种,其中最典型的是“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剪刀步”、“太极八卦阵”、“齐五乱点兵”、“十字梅花”、“太子游四门”等。其中每个套路的击鼓声、节拍点和步伐均不相同,其动作灵活多变、且协调统一。旋鼓在表演时鼓点的节奏富于变化,击鼓多以重击、轻击、点击和擦击等方式为主。震耳欲聋的旋鼓击打,配合着变换多样的队伍阵形,其鼓声震天,场面气势恢宏,极具感染力。整个表演充分展示了西北人的强悍之风,是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舞蹈活动。
多年来,武山滩歌镇党委及镇政府高度重视对旋鼓舞的传承与保护,把旋鼓舞作为当地文化旅游业的一张知名品牌精心打造。积极参加国家、省、市节会的调演和大型活动表演,进一步扩大了旋鼓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2012年,武山县文化部门围绕武山旋鼓舞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产业开发,制定了分区域文化生态保护规划和重点传承基地建设计划。政府多方筹资,在代沟村建起了一处占地1800多平方米的旋鼓舞传承文化广场,新修了380平方米的旋鼓舞传承保护基地。代沟村旋鼓舞传习场所和传承文化广场的建成,为武山探索非遗项目的保护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
在旋鼓舞的非遗申报地代沟村,政府每年会对于旋鼓舞的传承情况、演出次数以及招收徒弟人数等情况进行考核。政府每年都会给予传承人一定的补贴。同时,为了保护武山旋鼓舞,武山县文化馆也成立了专门的保护部门,进一步深入开展普查工作。鼓励那些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并帮助组建规模较大的旋鼓舞队伍。同时还积极保护民间制鼓的手工艺者,并评出县级、乡级和村级的旋鼓舞传承人,相应发放特殊津贴给予资助。
目前,“武山旋鼓舞”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代沟村的代三海与代思贤,代思贤今年55岁,代三海今年53岁,两人都住在代家沟,以务农为生。两位传承人都十分热爱旋鼓舞,并且熟练掌握着旋鼓舞的各种套路与技艺要领,同时也组织并参加过各类旋鼓舞的表演活动。
旋鼓舞的传承方式是非家族性的,秉着自愿性的原则传授技艺,代三海与代思贤正在积极培养打旋鼓的好苗子。旋鼓舞的另一位代表性人物是洛门镇的曹真,他对旋鼓舞进行了创造性地改编,并将其应用于学生表演,对于旋鼓舞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旋鼓舞也作为强身健体的课外体育活动进入学校校园,习练旋鼓舞即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的,也保护传承了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武山旋鼓舞的代表,近年来武山旋鼓舞在代沟村得到了很好的发扬与传承,曾多次在天水、兰州、西安、北京、等地的重大活动上进行表演,并赢得了较好的赞誉。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武山县滩歌镇代沟村文化站和传承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