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花样跳绳

项目编号:省Ⅳ-Ⅵ-11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花样跳绳


一、概述

   跳绳运动在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属于传统民俗项目。西安地处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由于受宗教、民俗等传统文化影响,形成了武术、丢方、社火等独具特色的地域性文化活动。其中,花样跳绳更是西安地区特有的文化娱乐活动,尤其是在春节、元宵节以及当地的赶会活动中,花样跳绳都是这些节庆假日中不可或缺的娱乐表演。绳舞飞扬交错形成的绳阵,六星阵象代表着龙飞凤舞,无不体现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崇和热爱。




二、历史沿革

   跳绳运动是我国民间一项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历史悠久,早在马王堆出土文物中就有“跳长索”的记载。在我国历史长河之中,对跳绳都有不同的称谓,唐代称跳绳为“透索”,宋代称跳绳为“跳索”,明代称跳绳为“白索”,清代称跳绳为“绳飞”,直至民国以后才称之为“跳绳”。同时,通过古代丝绸之路,我国的跳绳运动流传到了世界各国。

   史料考证发现,位于西安市南门外大唐皇家印书馆大刁家遗址的刁家村,是陕西西安著名的花样跳绳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清光绪年间,刁家村胡德寿之母胡氏将宫廷中的娱乐花绳与民间的跳绳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集健身娱乐为一体且更具有观赏性的“花式跳绳”,而西安市“花样跳绳”则是从刁家村“花式跳绳”发展演变而来的。



三、道具器材

   跳绳。陕西省西安市刁家村的“花式跳绳”所使用的跳绳,其跳绳的绳把选用秦岭产的纯天然木料,由此制作而成的绳把古香古色,手感温润,不昜开裂或变形。同时,通过科研所及西安工业大学共同研制,跳绳的绳是由十几种聚合物混合而成。其跳绳既不会因冬季天气的寒冷而变得硬脆,也不会因夏季的炎热而变得柔软。此外,跳绳规格有短绳、长绳和特长绳之分,长绳长度7至8米,特长绳有10多米长。

    旗子。用于跳绳场地的旗子是由绸布制成,颜色由红、黄两色构成,旗身主体为红色,上面的字体为黄色。同时,字体的上下各有两条刺绣的飞龙,旗子周围由黄色绸布制成的流苏装饰。

    服装。男女衣裤均为绸缎制成且颜色鲜艳,以红、黄、篮、白等颜色为主,领子均为中式立领,扣子为中式传统的盘扣。




四、基本内容

   相对于“花样跳绳”而言,起源于西安市刁家村的“花式跳绳”动作相对简单昜学,可参与人群更为广泛,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

    花样跳绳表演包括12大类,60多套绳路,300多种跳法。可分为绳操、绳舞、绳技、绳拳等类别。绳路常见的有初级八套绳路,健美跳绳操等,花样跳绳表演通常由4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绳舞、个人绳技、长绳和绳阵。其中,绳操:跳绳和体操相结合称为绳操;绳舞:跳绳和舞蹈相结合称为绳舞;绳技:跳绳和杂技相结合称为绳技;绳拳:跳绳和拳术相结合称为绳拳。

    初级八套绳路:初级八套绳路是由(1)跳绳的四个基本功;(2)跳绳八节操;(3)跳绳舞;(4)行进跳绳;(5)健美跳绳操;(6)跳长绳;(7)跳双绳;(8)绳舞操这八个绳路所构成的。

    个人绳技:个人绳技有五摇跳、脚尖跳、蹬腿跳、空中旋转式、前后打二摇跳、四面转身式等数10种跳法,目前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

    长绳绳技:花样跳绳中,跳长绳最为引人入胜,包括大绳绳技、一绳二波、双绳内抡和多绳套跳等。

    绳阵:绳阵有六星阵、飞龙阵等。




五、传承与发展

   西安市花样跳绳的传承方式,主要有家族传承、民间组织传承和国家政府扶持传承等三种形式。家族传承是指以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刁家村为花样跳绳家族传承的核心区域,其“花式跳绳”为花样跳绳的根。民间组织传承是指以西安市跳绳协会、陕西省跳绳协会筹备组、西安“绳王”艺校以及西安市防病健身科院所为支持单位,并由“绳王”胡安民先生出资筹办的民间组织为核心,以点带面,为花样跳绳积蓄后备力量。政府扶持传承是指在花样跳绳推广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各种扶持政策以及社会倡导。

    1957年,胡德寿之子胡安民在继承“花式跳绳”的基础上,经过探索与创新,将其发展成为了一种更加新颖独特的跳绳方法,称之为“花样跳绳”。从“绳王”胡安民母亲跳花绳开始,再传至其子孙,这项运动已经传承了6代人,历时近100多年。其间,胡安民在其子女胡宏伟、胡红霞以及儿媳董芬勃的协助下,经过多年的创新、充实及发展,使花样跳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绳路、跳法以及规则,并发展成为一项大众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全民健身运动,在西安市及周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推广,使花样跳绳成为了西安市的文化品牌。

    目前,花样跳绳表演队共有队员100余人,目前实际参与表演的主要队员有30余人,年龄从十几岁到几十岁不等。表演队成员由各个学校抽调而成,参与日常的训练。除参加比赛外,花样跳绳表演队也参加政府及地方公益性演出,但从不参加商业性质的演出。

    陕西省西安市花样跳绳在继承原有“花式跳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先后参加了全国、省、市至国外的各种比赛活动,并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1992年5月参加“西安首届跳绳大赛”、1999年9月参加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一等奖;1999年10月参加天安门的国庆游行及国庆联欢表演、2000年12月参加全国总工会“大众体育创编展示系列活动”、2003年9月参加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荣获一等奖;2007年8月赴南京参加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和全国亿万职工剑圣活动启动仪式展演献礼、2010年7月参加“全国农民跳绳观摩展示大赛”。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花样跳绳已在校园中逐步开展。早在1959年,胡安民在陕西师范大学第一次举办跳绳培训班并组成文艺表演队,共计参加了10届西安市国庆节的游行活动。1964年9月在安康县学生运动会展演并帮助安康师范、培新小学开办跳绳培训班。1983年向胡耀邦同志写信“论跳绳”,并建议在中小学开展花样跳绳活动,1983年4月(中国)体育报发表了“论跳跳绳、踢毽子、跳皮筋)的试点工作。1999年8月国家体委下发文件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三跳”(跳绳、踢毽子、跳皮筋),在近万名学生中开展“人人一条绳活动”。此后,为了推广普及“花样跳绳”,深入到西安中小学校。在并建立了17个中小学跳绳基地,坚持长期培训为“花样跳绳”蓄积骨干力量。目前全省各市区都在举办“三跳比赛”(跳绳、踢毽子、跳皮筋),基本实现各校都有跳绳表演队。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