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射箭,指的是居住在青海省乐都区南山地区(即“卓仓巴”藏族主要居住地区)的瞿昙、中坝、城台、峰堆、蒲台、下营等十个乡镇约100个行政村的村民,不定期举行的各类射箭比赛。每年射箭比赛在端午节前后开始举行,可在本乡镇的村与村之间举行,也可跨乡镇比赛,一些村庄射箭比赛次数每年达到20场之多,射箭成为当地群众最喜爱的一项民间体育活动。
南山射箭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是一项社会活动,它是促进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媒介,同时也成为举办传统“花儿会”、物资交流会的重要平台。每到比赛日,商贩云集,气氛热烈,群众“漫”(唱)起了花儿和“拉伊”(当地藏族情歌),虽然射手们是赛场上的主角,但每个观众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娱乐活动之中,使南山射箭比赛成为当地全民参与的狂欢节。
河湟羌人以畜牧业为主,且勇猛剽悍,长于猎射,这在范晔的《后汉书·西羌传》中有记载:“羌无弋爰剑者,秦厉公时,为秦所拘执,……。河湟间少五谷,多禽兽以射猎为事。”自古以来河湟地区战事频繁,不管部落间的冲突厮杀,还是大规模的军事战争,娴熟高超的弓箭技能则往往是获胜的必要保证,习射成为军事中的主要项目,操练至紧。吐谷浑、南凉、吐蕃、唃厮啰、西夏等,无不以骑射立国,以弓矢为作战的重要武器,尤其是鲜卑族秃发部在河湟地区建立南凉王国后,崇尚骑射,取士拔才,必先弓马。
数百年来,乐都地区每年都举行规模空前的马射比赛,至今,南山射箭古风犹存,也许在其历史渊源上与南凉“善骑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南山射箭”风俗的形成,则可以追溯到500多年前的明朝中期,当地藏族群众为抵御周边部族欺辱,大多擅长骑射,并形成独特的射箭文化。同时由于该地区多民族聚居,受藏族群众影响,当地汉、土、回等民族也渐渐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并逐渐形成“人人能射,户户备弓”的风俗。
乐都南山射箭,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不论弓箭制作、场地布置,还是积分道具,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且与众不同。
弓箭:南山射箭活动所使用的弓箭,对材质和工艺要求很高,当地广为流传“一弓二箭三手段”、“箭再端,翎毛要扶持”等反映弓箭工艺及材质重要性的俗语。弓箭制作工艺讲究,用料严格。弓体由内到外用牛角、黑刺木(或桑木)、牛筋、桦树皮制成,箭杆选用当地松木,箭体尾翎(箭羽)最佳材料选用黑鹰翎和雕翎,其它羽毛次之。
场地:箭靶距起射点一般约70米至100米之间,根据地形条件而定。靶是用杨树或柳树枝编成的,约2平方米,中间涂有碗口大红心,叫做“月儿”。靶顶插有四至六面小彩旗,用以醒目和辨别风向、风力。靶根培土为堆,恰好是以靶宽为直径的一个半圆,用杨柳枝条固定连接起来,名曰“土堆”。箭手射中靶子和土堆即为命中。在起射线后边分客、主两方,各挖有一个小土坑,准备些小石子(叫“羊儿”)记录成绩,现在有的地方以记分牌取代。
南山射箭活动程序分为祭弓、烧箭茶、请箭、比赛、置公馆、送箭手等几个环节。整个活动除充分展示射箭技艺、服饰着装、歌舞艺术、民间餐饮外,还展示了很多传统的仪式和礼节。
乐都南山群众对弓箭非常尊重,平常不射箭时就供在家中最显要的地方,不容亵渎,需要时则更为敬重,要举行集体祭弓(箭)仪式,可以说祭弓(箭)是拉开射箭活动的序幕。
祭弓(箭)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三举行,据说这天格萨尔出征并取得胜利的日子。这一天,各村庄的箭手们身着民族服装,背上弓箭,来到俄博前,燃起桑烟(“桑”是藏语译音,本义为“净”。桑烟又称熏香),献上祭品,虔诚叩拜。众箭手围着俄博(蒙语称俄博,藏语称拉则,汉语称山神)转完三圈之后,全体箭手高吼着奔向村里的集合点,开始烧箭茶,并初步制定不成文的规章制度和射箭活动计划。
“请箭”即下战书,临赛前主赛村先商定被邀请的对方,然后“箭头”选定两名精干箭手,各带一对箭和哈达前去对手村庄拜访“箭头”,对方接受后,两只箭留下,并商定好比赛人数、日期。主办方面的箭手们,在“箭头”的指挥下,每天到箭场练箭。比赛临近,主赛村各家各户开始杀鸡宰羊,采购烟酒,修整靶场和赛前一切事宜。
比赛届时,主客箭手穿着民族服装,当客方莅临赛场,献哈达,敬下马接风酒,互致“扎西德勒”,依宾左主右入座,献茶敬烟,然后主客双方欢歌跳舞,射手们物色“对摹子”(即对手)后,开始比赛。第一箭叫开靶,一般是属虎或属龙且箭技高超之人开靶。接着箭手各自找的“对摹子”按次序,先宾后主,依次开弓。比赛时双方各选一名监靶人,手持柳条,站在靶子旁,射手命中一箭,摇晃柳条一次。同时,双方各选一名公证人(记分员),射手命中一箭,向坑内投放一“羊儿”作记录,以坑内的“羊儿”多者为优胜。凡射中靶者,一手举弓,一手叉腰,又呼又叫地向箭场中央跑去,本队的其他射手和帮手(即啦啦队)一起欢歌跳跃紧跟其后,大家吆喝齐唱同一个调子,跳着整齐划一的舞步,将射手迎回队列。虽然双方在射箭中是一争高下的对手,但当对方连射不中时,也会以低沉的吼声加油助威,当对方射中时,也会以欢呼和舞蹈的方式表示祝贺,一客一主轮流进行直至第一轮比赛结束。中午,主人请“对摹子”到家,用美味佳肴香烟青稞酒款待客人。南山射箭极为重视招待和宴请客方箭手,当地人称之为“置公馆”。下午,第二轮结束时,双方选出优秀箭手射最后一箭,叫盖靶。主人又请“对摹子”到家吃长面、凉粉,以示友情长在。当客人返回时,主人家的男女青年在村口拦住客箭手的马,高唱“花儿”,热情送客。客箭手们也以“花儿”回谢,他们即兴编词,一唱一和,直至夜幕深沉,才依依惜别。
南山射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的传统体育活动,保留了当地人民对历史记忆的追溯和认同,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鲍仁欠本(藏族,1952年2月生,瞿昙镇石坡沟村人)和李尖参(藏族,1953年4月生,下营藏族乡下营村人)两位代表性传承人年少时就随父亲参加比赛,对儿时射箭活动均记忆犹新,现在虽年愈花甲,仍不遗余力仅积极整理南山射箭过去的记忆,而且经常辅导村里的年轻人射箭的技法,并参加各自村里的射箭比赛。鲍仁欠本为第二代传承人,他认为民间的射箭活动就应该用民间传统弓箭来体现,才能充分体现真正意义上的民间传统射箭活动,而且身体力行参与传统牛角弓制作生产,积极发掘、改良传统弓箭的制作技术。
解放前,许多当地人不惜以当短工、典青苗得来的钱,作为参加射箭活动的费用。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民间各类文化活动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南山射箭”日益受到政府的重视,加上当地农民闲暇时间较多,射箭文化活动随之更加活跃起来,夏季几乎日日有射箭比赛活动。就青海河湟地区的射箭活动而言,已由原来的村与村、乡与乡之间的射箭活动发展到跨县、跨州(市)、跨省、跨国的射箭活动。青海河湟地区从2006年至今,成功举办了4次国际民间射箭邀请赛和一次国际民间骑射邀请赛,不仅大大提高了南山射箭的知名度,而且使牛角弓受到了国内外射箭爱好者的赞誉和青睐。赛前射箭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的射箭文化研究专家、弓箭制作专家,为射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表真知灼见。
南山地区弓箭制作生产,完整地保存了清代牛角复合弓的工艺特点,虽在文革期间走向萧条,濒临失传。但可喜的是,由于民间遗留不少几百年的老弓,为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参考。随着民间射箭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活跃,人们对弓箭的需求不断提高,由南山射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主,组建的民间传统弓箭制作机构,在完全保留传统制作工艺的前提下,应用现代设备批量加工生产,为不同群体、不同对象制作经久耐用、精美灵巧的传统弓箭。成立于2014年的青海河湟传统弓箭有限公司,在“弘扬历史文化,拯救遗失传承”的背景下,旨在挖掘、整理、传承和发展传统射艺和传统弓箭文化,聘请代表性传承人鲍仁欠本为技术骨干,对传统角弓木箭的研究及制作进行发扬光大。
南山射箭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地域文化特色浓郁,群众基础坚实,尤其是其娴熟的射箭技艺,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和舞蹈,生动体现了民俗文化的神奇和底蕴。我们期待,乐都南山射箭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在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