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黎族打柴舞

项目编号:国Ⅰ-Ⅲ-32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黎族打柴舞


一、概述

  黎族打柴舞是流传于海南省中南部地区的一种黎族民间传统舞蹈,于2006年入选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传承地位于我国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的黎族村落郎典村。

  黎族打柴舞是崖州区黎族村落一直流传的一种群体性活动,参与人数众多,参与者需要在击打竹竿的间隙中寻找一定的规律,不断地躲避竹竿的击打并跳出形态各异的优美舞步。

  过去,凡黎族村落中有老人去世,亲人便会在村中组织人跳打柴舞以悼念老人。如今,黎族打柴舞的这种祭祀文化已经逐渐消失,而舞蹈中娱乐、健身以及观赏性质在不断增强,黎族打柴舞在许多地区已经成为了喜庆节日的必要表演节目。同时,黎族打柴舞经过一系列的改编与编排,已经普及到海南省各个市县之中,成为了许多中小学及大学的体育课程内容,人们习惯将之称为“竹竿舞”。



二、历史沿革

  打柴舞,黎语称为“转刹”,起源于海南省古崖州地区,是当地黎族人在亲人去世后用于祭奠逝者的一种舞蹈。据清代《崖州志》卷十三《黎防志一.黎情》记载:“丧礼......贫曰吃茶,富曰作八,诸戚必以牛羊纸灯鼓吹来祭......作八必分花木,跳击杵”。其中所记载的“跳击杵”便是指今天的黎族打柴舞。黎族打柴舞是黎族最古老和最受欢迎的舞种之一,如今经过当地文化部门的加工与整理,已经给黎族打柴舞赋予了更多的新鲜元素,将古老的打柴舞搬上了现代的表演舞台,并多次参加全国大型文艺汇演获奖。

  从前,黎族打柴舞只流传于黎族村落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黎族打柴舞中的祭祀寓意已经逐渐淡化消失,休闲娱乐的性质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打柴舞中的许多规则与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前打柴舞使用的柴杆多用红铃木制成,如今已多采用青竹制作。打柴和跳柴的舞蹈方式也由简变繁,舞蹈动作也更加具有观赏性。过去只限于“女打男跳”的舞蹈习惯,如今也改为了男女均可以打跳,打柴舞已经成为了当地极受群众喜爱的一种体育舞蹈活动。与此同时,在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下,黎族打柴舞经过了相应的改编,使其它民族群体也能够参与其中,从而突破了黎族打柴舞的传承空间,发展成为了海南各民族群众群体普遍开展的一项集体性体育活动——竹竿舞。目前在海南省的各个市县都可以见到竹竿舞的身影。



三、道具器材

  打柴舞的主要舞蹈道具即为打柴者使用的柴杆。柴杆由当地的红铃木或竹竿制成,其中包括一对粗柴杆,直径约10厘米,长度约3至4米,其次还有若干对细柴杆,直径约3至4厘米,长约3米,同时还有用于固定两根粗柴竿的若干沙袋。优质的柴杆会在打柴者的手中不断击打出清脆而响亮的声音,节奏感十足。

  打柴舞的服装基本保持着当地黎族人的传统着装习惯。以前,男性舞者通常穿着黎族男子日常生活的服装,头缠布巾,身穿无领无扣长袖衣,系腰带,穿便裤,赤脚舞蹈。如今黎族的男性舞者穿着服装略有改变,男性舞者上身穿着无袖黎族坎肩,下身为黎族传统的男性短裤或长裤,同样赤脚舞蹈。女性舞者的着装并没有较大改变,在表演中女性舞者通常穿着黎族传统服装,身穿无领无扣长袖衣,下身穿黎族筒裙,同样赤脚舞蹈。

  打柴舞的活动场地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只要有平坦的空地就可以作为打柴舞的活动场地。一般在村中的广场或家中的庭院空地都可以组织跳打柴舞,首先要在地面平行摆放两根粗柴杆,两杆相距约3米远,并在两根粗柴杆的下方铺垫沙袋以固定柴杆,然后在两根摆放好的粗柴杆上再横放若干对细柴杆与两根粗柴杆形成网格形状即可。



四、基本内容

  黎族打柴舞分为“打柴”和“跳柴”两种舞者,打柴者和跳柴者分别需要掌握不同的技术动作,经过合理的搭配与相互的默契配合才能跳出连贯而优美的打柴舞。跳舞时,打柴者分别位于固定好的粗柴杆两侧击打细柴杆,每一对细柴杆是由相对的两名打柴者控制,在舞蹈中两名打柴者需相互做类似于镜像一样的打柴动作,以左右、上下、分合、交叉等方式击打柴杆。跳柴者则在不断变化的网格中,配合打柴者的打柴节奏先后表演各种舞步,其中有青蛙步、猴子步,鹿步等等。

  在打柴舞中,打柴者的柴杆握法为一手握一杆,击杆时两只手前后略微错开,以柴杆相碰时不磕手为度。打柴有跪地打柴和站立打柴两种方式,两种方式中又各有若干种打柴方法。跪地打柴的具体打柴方法有开击、关击、磨刀、夹头几种打法,其中开击打法为打柴者双手分开时以细杆击打粗杆的打柴方法。关击打法为打柴者双手合并时以细杆击打粗杆的打柴方法。磨刀打法是打柴者在打柴中以细杆摩擦粗杆的打柴方法。夹头打法则是打柴者上举柴杆,手背相对,用两根细杆相互击打的打柴方法。站立打法中有合击、开杆和高低杆的打法,在合击打法中打柴者需手心向上,在腹前有力的相合竹竿以击打出声。开杆打法为合击后将竹竿分离的动作。高低杆打法则是打柴者将竹竿上下分离的打法。

  跳柴者在舞蹈中的表演舞步具体有跑马步、鹿步、猴子步、青蛙步等。其中有许多的舞步都是黎族人在长期的生活中观察并模仿动物的具体动作而发明的。

跑马步的具体动作为跳柴者身体侧对行进方向,双脚分别跳过竹竿,双手随双脚的跳动左右摇摆的舞步。单跳步则是跳柴者面向行进方向,左脚先跳过柴杆,随后右小腿后抬,双手随即向左摆动的舞步。跳跺步与单跳步类似,是在单跳步的动作做完后,左脚原地跳一次的舞步动作。

  鹿步跳同理,是在单跳步的基础上,右腿再向后跳过竹竿,左腿屈膝前抬,双手随势向右摆动的舞步。

  猴子步需跳柴者身体侧对行进方向,双腿半蹲或全蹲,左脚向左跳一步,右脚随即跟上,随后保持半蹲状的舞步。同时,猴子步还需要打柴者在结束的半蹲状态中模仿猴子抓耳挠腮的具体形态以引人发笑。

  青蛙步同样是身体侧对行进方向,跳柴者呈双腿全蹲,上身前俯,双手撑地的准备状态,行进时跳柴者需双手先离地越过竹竿并支撑在竹竿的另一侧,双脚随后迅速蹬地跳过竹竿,落地成全蹲状态即为青蛙步。

  优美的打柴舞表演不仅需要打柴者和跳柴者各自做出完美的表演动作,还需要舞者之间具有很高的默契与配合。在舞蹈中操作每对细柴杆的两名打柴者的打柴动作需要协调并统一,一旦有一人出错便会造成整个打柴节奏的混乱,也会对跳柴者产生干扰。同时跳柴者与打柴者也需要有着完美的配合,跳柴者需要掌握切入柴杆中的最佳时机,熟练的跳柴者可以根据竹竿的击打声音以及打柴者的击打动作来分辨进入柴杆的时机。如果出错就会被移动中的竹竿夹到肢体。若在舞蹈中打柴者和跳柴者能够完美的将打柴动作与跳柴舞步默契地配合在一起,就可以跳出节奏鲜明,动作连贯而优美打柴舞表演。



五、传承与发展

  黎族打柴舞是集击打乐、舞蹈元素为一体的黎族集体性舞蹈活动。作为一种古老的黎族民间传统舞蹈,黎族打柴舞流传至今已经拥有了悠久的传承历史。在打柴舞中不仅有着黎族人对于死亡的独特认知,同时也在跳柴者的动物舞步中表达出了黎族人对于自然生灵的敬畏之心。它不仅是黎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活态象征,也是记录黎族人民长久以来的生活文化的一种民族记忆,对于研究黎族的历史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目前在黎族打柴舞的传承地三亚市崖州区郎典村中已经设立了黎族打柴舞协会,村中也建造了具有黎族村寨特色的黎族打柴舞广场,为郎典村的打柴舞活动提供了优越的活动场地与发展空间。黎族打柴舞的国家级传承人黄家近老先生也在村中组织了一只打柴舞队,活跃与附近的乡村之中,同时也会受邀带队去参加一些地区的表演演出。

  如今,古老的黎族打柴舞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由于受到社会、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正在发生着变化,在时代的洗礼下,黎族打柴舞已经成为了当地大众健身娱乐的一项体育活动。同时打柴舞在经过一定的改编与简化后,又以“竹竿舞”的新形态在海南省的各个市县地区得到普及,现已为海南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三亚市群众艺术馆提供提供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