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恩施板凳龙

项目编号:省Ⅱ-Ⅲ-16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恩施板凳龙


一、概述

  湖北恩施地区的板凳龙最初形成于清末民初,主要流传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恩施城区及周边乡镇也有分布。由于深受群众喜爱,由原来带有武术特点的粗犷舞蹈逐渐发展成了一项农闲或农村喜庆节日、红白喜事中老少皆宜的文化娱乐项目,成为芭蕉侗族乡及周边地区群众团结合作和美好祝福的象征。




二、历史沿革

  恩施芭蕉乡流传的板凳龙源自当地楠木园村杨家家传武术“板凳拳”。杨家祖居湖南,于清朝初期迁涉于此,家传习武,已有三百余年,其子孙于农闲之余,习武强身,同时也招收外姓学徒传其技艺。

  板凳龙的形成,始于清末民初。最初为杨家少数子弟在习武之余结合板凳拳招式舞弄而来。由于杨家广收门徒,开班授艺,学习板凳拳的人越来越多,闲暇时也都爱趁兴舞动板凳龙,因为动作好看,吸引了很多人观看和模仿。由于受到欢迎,人们就经常在娱乐、集会、婚丧、节日之时舞弄表演。开始时由偶尔一人表演,逐渐形成经常性的,有多人舞弄的表演。再后来还配以土家人、侗人婚丧所用的响器(鼓、锣、钹等),借用丧舞的节奏,人们或分或合,或长或短,踏节而动,随器而舞,逐渐形成了较固定的板凳龙舞蹈套路。




三、道具器材

  板凳龙表演道具为普通长条板凳,也有用特制的两足或三足板凳。为了增加观赏性,表演时还会在板凳上扎制由竹篾和皮纸制成的龙头龙尾,配上以布为质的龙皮。板凳龙平常演练时,板凳不加任何修饰,拿起来就舞。遇正式上台表演时,则在板凳上扎上由皮纸、布、竹篾制成的龙形彩绘,增加观赏性。

  伴奏乐器为鼓、锣、钹等常用打击乐器。




四、基本内容

  板凳龙玩法多样,动作风格独特,动作特点讲究圆、翻、缠、窜、转。由于表演的传统套路出自板凳拳,特别讲究板凳拳起势和收势,起势为一个振步,收势则是单足踩板凳上抱拳行礼,有始有终,动作十分干净利落。

  基本玩法:一是两足、三足或四足的独凳龙。两足的由二人握持组成长龙表演,也可由一人握持单独表演。三足的则由三人组成一条小龙表现其灵巧优美的穿插,旋转,飞腾等动作。二是由九条板凳组成的多凳龙。表演时二人各执龙头龙尾,另外数人举板凳于其中,形成一条长龙,或翻或转,或缠或穿,或摆或窜。表演时可分可合,分时可拆分为若条小龙,合时可为一条长龙,在分合中表现出龙的神奇变化。其主要动作有九个:分别是龙抬头、龙回首、龙翻身、龙抱柱、龙戏珠、龙抢宝、龙飞天、龙入海、龙摆尾。在舞动时,板凳龙的伴奏乐器主要为鼓、锣,通过锣鼓击打节拍使表演者步调一致。




五、传承与发展

  代表性传承人杨天明,男,1929年生,侗族,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楠木园村双鹿井组村民,传统板凳龙、板凳拳传人。自7岁时跟其叔父杨宏彪学练板凳拳、板凳龙,技艺精深,在中医骨伤医治方面也有独到之处。

  近年来,当地政府及文化部门开始积极重视板凳龙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不仅投入了专门资金,并从1998年起对板凳龙进行搜集、整理和加工,将原来的板凳龙动作和舞蹈节奏进行了改编,使之更利于传承演练,使板凳龙成为了一个既能在庭院、田间,也能在舞台上及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中经常表演的节目,并多次参加恩施州、市组织的各种文艺演出活动。

  自2005年开始,板凳龙已被恩施市、恩施州以及湖北省政府批准为市、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当地政府己将板凳龙引进芭蕉乡民族小学,并作为学校教学内容。

  在未来进一步保护发展计划中,芭蕉乡政府积极向上申报,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增加板凳龙项目保护经费,努力改善民间艺人的生活现状。进一步挖掘、整理杨天明等老艺人的表演技艺及相关技艺,扩大对板凳龙的宣传推广面,增加演出、展示机会。同时,开展普及教育,把板凳龙作为地方中小学的课外教学活动内容,积极培养年轻人学习传承板凳龙,掌握传统板凳龙的表演精髓。

 

  本章图片均由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相关图片
相关视频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