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甘肃临夏一带的天启棍是蜚声我国武坛“西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久远、内容丰富、风格独特、技击性强。“南拳北腿,东枪西棍”,西棍是指流传在西北地区的棍术,其中便包括了西北特有的鞭杆和从外地传入的天启棍两大流派。天启棍法是西棍的核心,以甘肃临夏地区为发源地,流传近二百年。经过历代棍术名家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得到了广大武术爱好者的珍视与喜爱。其传播地域广至西北五省,并衍生出了各种天启系列棍术套路近百个。
天启棍也称为河州棍、魏家棍或河州魏家棍,此外还有“天齐棍”的之称。“天启”一名最早见于临夏县志,它是至今可以查找到的有关天启棍名称的最早文字资料,其可信程度和参考价值极高。
关于临夏天启棍的历史起源,民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王富海从山东学来之说。这种说法源于临夏县志的记载:“王富海俗名王大脚,咸丰同治年间年近古稀,精技击,幼从山东得一拳术,名曰天启棍。”另一种说法为至善禅师传棍之说。传说在清朝乾隆年间,少林寺因从事反清活动,被清廷焚毁,方丈至善(另说智善)禅师北逃至宁夏固原,在天齐庙传此棍法,并借庙名而曰“天齐棍”。
第一种说法出自县志,据民国年间编纂的《导河县志》记载,天启棍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从山东传入甘肃的,导河县便是今天的临夏县。从王富海咸同年间即咸末同初(1861—1862)年近古稀和幼学天启棍推算,王富海在山东学棍约在1810年左右,如果在那时王富海就将棍法带入了临夏,那么此棍法流传临夏至今应有近200年的历史。
同时,王富海是临夏北塬区三角乡上王村人,方汝楫老师曾多次走访其后代,在走访中据古稀老人王子房老先生讲:前辈传言,先祖王富海武功高深,是天启棍在临夏的首传之人,并且脚大力大……。显然,这些口碑和县志记载相印合。所以临夏天启棍法由外地传入临夏和王富海为首传之人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在历史上人们对棍的称呼大不相同。棍最早称作“殳”,列为五兵之一;到晋代称作“翘关”;唐代棍称为“掊”;宋代称棍为“棒”;明代也有将棍称作“长剑”,如明代抗倭名将,著名武术家俞大猷写的棍法专著就以《剑经》命名;直到清代以后均称为“棍”。棍一般由木质材料制成,作为长兵,直长而圆韧、无刃无刺是它的形制特点,所以棍身处处均可用来防守进攻。同时棍长的优势,可以出长而击远,击打一片是它固有的击打规律,也是这种优势的能动发挥。
天启棍是我国武坛众多棍术门派中的一家,它既有棍术运动所共有的风格特点,又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流传在甘肃的天启棍法,风格古朴粗犷,梢把并用,握法灵活多变,转换巧妙,技击犀利刁钻,多用兵法,是少林双头棍揭打流派中的典型代表。
天启棍家讲究“棍棍着力”,忌空冷虚华,强调抡棍击打时松肩活肘,伸臂展腰,蹬腿探身,使棍长伸击远,不论是猛抡大扫,还是长劈远挑都重腰部发力,使棍头生风,落地成坑,表现出长而不空,远而不散,是粗犷中张驰有度的运动风格。快速勇猛,力透棍尖,风声呼呼,击打一大片是棍术运动的共同特征。换手调把,梢把并用,在不断地变化握法中变换棍法乃是天启棍有别于其它棍派的个性特征。
天启棍的换手调把是在快速的运动中进行的,其棍法变化的突然性,给人以出其不意,变幻莫测,防不胜防的感觉。同时,换手调把在天启棍的棍术之中也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通过换手调把,使棍在前力将尽时而又生后力,表现出势势相连,招招紧接,一气呵成的演练效果。
天启棍注重长棍短用和以短制长的战法,一旦对手近身入怀,两棍相靠,呼呼生风的大抡大劈就无法施展。这时通过巧妙地换手调把,使用小巧疾短的短打棍法反显灵活机动的威力。天启棍法内容丰富,尤以抡子、折子、排子、条子、串子等棍法套路而自成体系。
抡子,抡子即棍术基本功。有平、立、斜三种,初时习练以熟悉棍性并达到身械协调为目的。其要领是:平抡如磨盘,平而沉稳;立抡如车轮,竖而快疾:斜抡如刀剑,利劈劲砍。
折子,折子即组合棍法。“折”借意于戏剧的折子戏之“折”。天启棍有十二大折、三十六小折的传统说法。在临夏县志上也讲天启棍“内分十二门,三十六着”,这显然是宋明占星学三十六天罡等在中国武术中的体现和假借。其实,天启棍的折子并非此数,一大折一般有八、九棍组成,一小折三棍左右。
排子,又称对练,也称走排子、跑排子或合排子的对抗性棍法。即在直径二臂加二棍长的范围内,按一定的程式,你来我往,左右周旋,变势运棍,练习折子棍法的假设性对抗练习。排子有活排与死排之分,活排以点到为止,死排讲“点点要见红”,是真打实击的较量。这种见血的搏斗方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运用。
条子,条子是在一般套路中加进若干折子棍法所组成的套路。条子不得将华而不实的棍花混杂其中,故有“条子无花”之说。至于讲条子和棍的区别在于前者器械细长,后者粗短,这是人们对“细条”和“棍棒”的习惯概念。条子和棍在天启棍中则是区别套路质量的代名词。天启棍条子繁多,优秀者诸如迎风条子、六合条子、追风条子等。
串子,以大、小折子为素材,并将其按起伏转折、动静疾徐的要求排列组合而串联成的套路。其中一无虚花,二无重势,其质量优于条子,是天启棍发展到近代的产物,首创人为方学义先生,他创编的数套串子棍,至今仍不失为优秀的套路。
综上所述,三种抡子是天启棍的基础训练。小折子是组合棍法,它短小精炼,技击性强,是天启棍最宝贵的内容。大折子已具有套路运动的雏形。条子和串子则是天启棍自身发展的套路。排子即对抗,其中活排是假设性对抗练习,死排则是实战。天启棍是以实战为主,没有相应的竞赛规则,一人单练,两人则对打。
天启棍被列入甘肃省省级第三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启棍的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传承或家族传承为主。相传天启棍是在乾隆年间传入甘肃,由第一代宗师王富海将三十六式天启棍带回临夏并开山授徒。随后的第二代传人魏廷魁将天启棍法打出了名声并广为传播。第三代名师为魏廷魁之外甥穆惠来及徒弟梁庚学、冯善成等人,还有回民中的马孝个、马兴燕、拜正雄、苏云山、大古拜等人,在他们的努力下,临夏回汉两个民族都在研习天启棍,并承认天启棍同宗同源,使天启棍的演练和传播在整个临夏地区达到了高峰。
第四代名师则以方学义先生为代表,同时还有韩子芳、李静悟、赵硕洲、何玉书等优秀的棍家,他们把天启棍传播到了兰州及陇南、天水一带,对西棍系列的形成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第五代宗师则首推方学义之子方汝楫及其徒弟侯尚达。方汝楫是著名的武术家、大学教授,自幼继承家学,对天启棍的历史源流、名称作了严谨的科学考证,并对传统的天启棍术技法、套路、对练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最终写成了《天启棍研究》一书。
本章图片全部由传承人侯文琳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