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人民时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返回

项目名称:广东醒狮(南海醒狮)

项目编号:国Ⅰ-Ⅲ—5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私人转载,违者将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广东醒狮(南海醒狮)


一、概述

   广东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既是一项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也是一项通过夸张的声、色、艺以及其叙事性,与鼓乐混为一体的体育竞技活动。

  醒狮造型以民族吉祥物的高度综合和强烈的英雄崇拜色彩,显示出浓郁的民族风情。醒狮用武术的基本功,由艺术(舞)转变成为体育竞技,成为民俗性的娱乐健身活动,既有喜庆吉祥的象征性,又有赏心悦目的技艺性。自古以来,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庆,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二、历史沿革

  舞狮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有资料记载广东醒狮在明代出现,起源于南海县。

  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在佛山镇的附近墟集、村落,舞醒狮已是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每当逢年过节,或遇有重大喜庆(如乡人中举、新建宗族祠堂落成等)事情,定必出动醒狮助兴。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

    广东醒狮的历史起源说法很多,据资料记载:明代初年,南海佛山有一只独角怪兽,眼大中阔,发出“连连”的怪叫声,人称“连兽”,这怪兽常夜出践踏农作物,残害禽畜,弄得鸡犬不宁,于是众人商议,要消灭连兽。狮子是兽中之王,人们便以竹篾、彩纸扎成外形凶猛的狮头,用彩布做成狮身,选身强力壮的汉子戴着狮头,带上锣、鼓、钹,埋伏在连兽出没之地,当连兽出现时,锣鼓齐鸣,群狮齐向连兽冲去,吓得连兽拔腿逃走,自此,怪兽再也没有出现,舞狮驱邪亦相沿成俗。也有另一传说:相传佛山镇曾流行瘟疫,人畜伤亡较大,群众相信狮子是吉祥之物,于是当时有“狮会”团体,鸣放鞭炮,舞着狮子逐家逐户去驱邪祝福,以驱瘟疫之邪,保国泰民安,狮子被认为吉祥象征逐渐流传开来了。

    清末民初,广东南海黄飞鸿以武术、狮艺闻名于世,他的“飞砣采青”、“竹梯青”、“蟹青”等技艺,开创了南狮技艺的先河,也被誉为南派醒狮的一代宗师;黄飞鸿在广州十三行开设“宝芝林”武馆授徒,使南狮技艺广泛承传,民间舞狮活动日盛;南狮套路发展至150多种,而且流派众多,名家辈出。明清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人到海外谋生,外迁,同时也把舞狮传到国外,在有南海同乡会的地方,就有醒狮活动。新中国成立后,遍布城乡的舞狮活动仍普遍存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舞狮、武术的发展停滞了一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舞狮武术逐步恢复,政府也把舞狮作为群众体育活动和与海外联系的文化纽带加以提倡,促进了舞狮活动迅速发展。




三、道具器材

  醒狮的制作,以神似为基础,狮子的艺术形象较夸张。分“佛装狮”、“鹤装狮”,南海盛行“佛装狮”。狮头制作主要分扎作、扑纸、写色和装饰四大工序。佛山狮头扎作大量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戏剧人物脸谱应用到狮头制作上来,如张飞狮,黑色铁角,牙擦须,饰以黑色绒球,给人一种凶悍骁勇、威武刚强的气势;又如著名的佛山黄飞鸿狮,青鼻,铁角,长须黑白相间,显示其威中带仁的性格特征。狮眼、狮耳、狮嘴可活动,狮头上嵌反光镜片(现以胶片取代)并系小铜铃若干枚。醒狮头分为四种型号,以重量作划分:特号狮头6.5公斤;一号狮头5公斤;二号狮头4公斤;三号狮头3.5公斤。“狮被”(狮尾)是狮身艺术形态的象征,以绸缎、化纤等为原料,各种颜色相互搭配,完全摆脱模仿真狮的局限性,使醒狮表现力更丰富活泼。狮尾的长度,以前传统的是4米(丈二市尺),现普遍改为2.6-3米左右,舞起来更为灵活。

    醒狮的敲击乐器主要有大鼓与鼓槌、铜锣以及钹三类。此外,表演常用桌椅、板凳拟作台阶、平台、山崖;竹梯拟作桥梁;采青则按不同形式灵活使用,如木盆、竹箕、筷子、板凳等;民间狮队配置仪仗队头牌、旌旗,绣着姓氏、堂口、武馆标志;还有男女大头佛(罩式面具),以及表演者引狮逗乐娱悦观众手持的葵扇。




四、基本内容

  醒狮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采青过程有起、承、转、合,使其更具戏剧性和故事性。

  醒狮的传统舞法主要有:佛引狮、狮子采灵芝、狮子出洞、过山(上山)、狮子滚球、狮子上楼台、狮子吐球,狮子过云桥、狮子桥底寻青、八仙贺寿、七星伴月、狮子采青等。醒狮的桥马完全采用武术之四平马、子午马、丁字马、座盘马、吊蹄马;步法如麒麟步、碎步、马步、弓步、虚步、行步、探步、插步、提步、摆步、丁步、趟步、扑步、跳步等。

  醒狮表演以锣、鼓、钹三种敲击乐器相配,击鼓的技法、姿态、节奏变化花样繁多,鼓乐有轻巧、雄壮、威猛的鼓点,以表达狮子的饱、饿、喜、怒、惊、疑等动态;鼓的打法有“三星”、“五星”和“七星”之分,“五星”鼓又称梅花鼓,此外还有“混合鼓”的打法,鼓法根据需要而有所变化,使表演达到最佳效果。

  醒狮的发展大致是从传统的地狮、凳狮,发展到高台狮、高竿狮,由高竿狮又发展到桩狮。据民间相传,从明时起至今曾经形成过的表演套路有150多个,可惜至今大部分已经失传。现传套路大致还有常用的“狮子出洞”、“狮子吐球”、“桥底采青”、“飞砣采青”、“狮戏蜈蚣”、“毒蛇拦路”、“悬崖夺宝”、“青云直上”、“百鸟归巢”等,以及传统的“生蛇青”、“盆凳青”、“蟹青”、“地青”、“水青”和迎合国际竞赛套路的“桩狮”表演等。桩狮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如走钢丝,腾空跳等,桩的高度也越来越高,有的已接近3米,这对舞者的武术功底、表演艺术甚而杂技水平都要求越来越高,观赏性也越来越强。因此,武术是醒狮的基础,有醒狮就有武术。




五、传承与发展

   作为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的传统体育活动,广东醒狮在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作为传统项目的醒狮队,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仅南海地区十七个镇和县属机关、企业,便有醒狮队1800之多。佛山一带,每一个自然村只要有祠堂,都有自己的舞狮活动。一年四季,开张庆典锣鼓声不断,逢年过节,狮队便上街采青、巡演。各镇、乡村群众性的狮艺普及也盛况空前,南海大沥、盐步、官窑、松岗、里水、黄岐等地,在农历正月都举行狮会或生菜会,大沥镇于1990年元宵节举行的“生菜会”,就有500多个醒狮队来贺庆。里水镇的每一所小学都建有少年醒狮队。南海县各镇更有一些以家庭为单位组成的醒狮队,三代同堂齐上阵舞狮者常有之,此外还有女子狮队。1996年南海兴建了西樵黄飞鸿狮艺武术馆,组织狮艺表演和比赛,培训裁判员,研讨狮艺,不仅推动各路龙狮队发展提高,也使得传统狮艺表演逐渐走向竞技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赵继红先生和黄钦添先生是广东醒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致力于广东醒狮的训练、比赛和表演等传承活动,在国际和国内各种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广东醒狮传习所正式挂牌成立,传习所设在南海黄飞鸿中联电缆武术龙狮协会内,是目前全国最具规模,集食、住、练三集中的综合性龙狮训练基地。

   近代以来,随着珠江三角洲人移居海外,醒狮活动也广泛流传于海外华人社区,成为海外同胞认祖归宗的文化桥梁,其文化价值和意义十分深远。广东醒狮不断发展、升华,独具魅力,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已然成为了一项极具民族特色、走向世界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项目。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南海区博物馆非遗中心提供


相关视频
相关动态
项目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