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运动几乎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它成为狩猎、强身、健体、军训、娱乐、自卫各方面的首选,不仅具有社会历史价值,也对现代人身体健康有着特殊的意义。天桥摔跤即中国式摔跤,同时,在双人对抗的过程中加上言辞幽默风趣的语言,构成了天桥摔跤的表演艺术,因此被称之为“武相声”。天桥摔跤的实战技术动作主要为4个部位,即头部、脚部、腰部和步法。拥有多达50多种徒手训练方法,10多种器械,上百种训练方法,100多个技术动作名称。有句行话形容为“大动作三十六,小动作似牛毛。”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群雄并起,烽火连天,摔跤作为一种格斗技巧,曾广泛地运用于军事训练之中。进入秦汉时代,除了运用于军事战争,摔跤逐渐演变为节庆和宫廷的表演项目。三国鼎足之后,一代枭雄曹操曾经大力提倡摔跤运动,除了把摔跤列为训练士兵的必备课目,还列入百戏之内。到了唐代,摔跤运动得到空前发展,就连皇帝也要上场助威,鼓舞士气。明代以后,摔跤逐渐在广大民众中普及开来,并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曾流传至日本。
到了清代,清朝统治者崇尚武功,专门选拔训练优秀跤手拱卫京畿。为此,摔跤运动进入鼎盛时期。当年康熙帝“擒鳌拜”,就是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孩子天天练习摔跤,后来带领少年跤手将鳌拜擒获。可以说,这就是天桥摔跤的雏形。此后,清庭设立“善扑营”,专门训练摔跤高手。
辛亥革命之后,“善扑营”解体,“善扑营”的扑户流落于民间,或开设跤馆,或街头卖艺。当时任职于天坛侍卫的头等扑户宛永顺,人称“宛八爷”,为了生存,在北京红庙(现在的狗尾巴胡同)建立了红庙跤馆,收徒传艺,使皇家摔跤技法进入了民间。此后,在北京天桥形成百姓娱乐市场后,曾出现过很多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节目,如杂技、武术、中幡、摔跤、戏法、说书等。其中,中幡、摔跤是当时最红火、最火爆、最受大众欢迎的节目。尤其是具有很强实用性、互动性的摔跤活动更为大家所推崇。由于天桥的特殊地理位置与文化氛围,使得摔跤运动在此立稳脚跟,被称之为“天桥摔跤”。
在沿用传统的训练器械基础上,如今的天桥摔跤器械从材质上对器械进行改良,增加了许多现代化训练器材。目前天桥摔跤的练习器械有:大棒子、小棒子、霸王砖、千斤坠、炙子、推子、大推子、皮条(麻辫子)、沙袋、双石头、哑铃、杠铃等,主要用于基本功训练。其中,大、小棒子、炙子和推子等用于基本技术练习。霸王传、千斤坠、沙袋、哑铃、杠铃等用于身体素质的练习。
天桥摔跤的服装主要延用传统的服装服饰。主要有三种,即“褡裢衣(多层布制成的上衣),骆驼绒绳(腰带),螳螂肚靴子”。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褡裢布料柔韧度比以前更好,整体褡裢各部位较以前宽松,中心带也不再使用骆驼绒绳。现在天桥摔跤人员使用国家规定的褡裢服饰,摔跤必须穿褡裢,故有“褡裢有八把手,一把手四下绊”之说。
1、跤架。即摔跤的基本姿势,是指对阵双方交手之前所采取的姿势,称为“跤架”。摔跤讲究“四正四圆”。其中,“四正”是指“头正、脚正、腰正、手正”。“四圆”是指“胸圆、背圆、裆圆、气圆”。脚站“前三后七”,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提胸、竖顶、吸胸、紧背、耸拉尾巴骨”。此外,跤架分左右跤架。右跤在前即为右跤架,现跤手们普遍使用右跤架。
2、步法。俗话说:“走对步赢跤,走错步输跤”。可见步法在摔跤中的重要作用。摔跤的步法有很多种,但无论变换哪种步法,双脚一定保持走斜丁步,一旦换步法,必须是底桩(后脚)先动,前脚跟进。灵活运用步法是每个跤手必须掌握并熟练的技术环节。
目前天桥摔跤比赛规则依然沿用传统规则:褡裢衣、中心带可以抓,全身都可以握或者抱,但不许抓裤子,不许击打对方,不准使用反关节动作,三点着地(两脚加一手或者一膝着地)为失败,三跤两胜,没有时间限制,也没有年龄、体重级别之分。
在近百年的传承过程中,北京天桥摔跤曾出现过四位核心人物,他们分别是宛永顺(人称宛八爷)、宝善林(人称宝三)、付顺禄和付文刚。
宛永顺(宛八爷)是将摔跤从皇宫带到民间第一人,他在红庙开设跤馆,收下多位徒弟,如当时颇为有名的魏德海、沈又三(沈三)、张文山(张狗子)、宝善林(宝三)等,带动了摔跤在民间的大力发展。
宝善林(1900-1965),著名的摔跤手、中幡艺人。宝善林在天桥撂地卖艺,他编排了一套适合北京百姓口味的表演,既诙谐幽默,又不失真功夫,成为北京民俗文艺的代表节目。新中国成立后,宝善林随团出访日本,在各地进行摔跤表演,曾多次与日本高手切磋摔跤技艺,并获得好评。此外,还参加了我国各地组织的摔跤比赛,多次取得冠军、亚军的优异成绩。宝善林有四位徒弟,分别是陈金全、马贵宝、付顺禄和徐茂。
付顺禄(1928-1997),是宝善林所有徒弟中最得意的一位,他跟宝善林的摔跤经历颇为相似,都是初期到跤场进行帮忙,由于自身条件较好,得到师父青睐,最后得以入师。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参加全国各地摔跤比赛,并取得冠亚军的优异成绩。曾参加中国第一届、第二届的全运会,均获得冠军,极大地推动了天桥摔跤在体育界的地位,曾被国家领导人接见,并代表国家出国表演。上世纪60年代末,由于“文革”的冲击,天桥摔跤被“封存”,但付顺禄并没有放弃摔跤技艺,依然坚持训练,并把一身技艺传至他的两个儿子(付文友和付文刚)。
付文刚(1962年— ),天桥摔跤第四代传人。付文刚自小跟随父亲学习摔跤、中幡技术,自1985年恢复庙会以来,第一次在地坛庙会登台表演,一直坚持到现在。在北京市政府、市文化局和宣武区文委的大力帮助下,付文刚先生组建“北京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艺术团不仅有中幡、中国式摔跤的表演,也有五彩戏法、拉洋片、双簧等老天桥绝活儿。2006年,“天桥中幡”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天桥摔跤”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付文刚分别成为了“天桥中幡”、“天桥摔跤”两项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近年来,尽管天桥摔跤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使天桥摔跤的传承与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目前天桥摔跤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依然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困难,天桥摔跤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多数表演人员老龄化,新生人才不足,青黄不接,人力与经费投入不够,活动本身难度大,社会影响力日渐萎缩等。
目前,天桥摔跤的传承保护工作主要依靠政府、社会团体及传承人的扶持与投资。政府对天桥摔跤的保护有一定扶持力度,但还远远不够。天桥摔跤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还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政府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期望历经百年风雨的“天桥摔跤”,能够在不断发展、创新、传承和保护的过程中,继续为国内外游客展现其独特的健身价值、艺术观赏价值、技艺价值和社会价值,并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争取再次辉煌。
本章图片除署名拍摄外,均由代表性传承人付文刚提供。